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


(四)持续评估
• 持续评估示评价患者对给予的治疗的反应和初步治疗后病 情变化时所再进行的评估。其内容有: 气道、呼吸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氧饱和度、清醒 程度、皮肤温度、颜色及湿度、脉搏速率及强度、血压和 尿量
五、实践要点:
• 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致伤因子,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
的征象。如心跳呼吸骤停,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对
• ③颅脑损伤搬运时尽量平抬上担架,头部抬高,昏迷 者将舌牵出,头偏向一侧。
• ④四肢骨折的患者用夹板固定后应将患肢抬高以减轻 肿胀,并尽量将患肢保持于功能位,以利于伤后功能 恢复。
• 3、加强呼吸道管理 • 多发伤患者气道梗阻险情的发生率较高,如呼
吸道分泌物积聚或呕吐物误吸、舌后坠、疾病 或药物的作用、体位不良、气管导管脱出或移 位等均可导致呼吸道不畅。因此,密切观察患 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时彻底地清 除口腔及气道分泌物,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 止脱出或移位,避免不良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氧气供应等措施是安全 运送多发伤患者的保证。
伤情重、变化快 、 死亡率高
并发症
多发伤
休克发生率高
低氧血症发生率高
伤情复杂, 诊断困难, 易漏诊、误诊
三、批量伤员分拣方法
适用于有生命危 险需立即救 治的伤员, 用红色标记
A 危重伤
B 重伤
所有轻伤, 用绿色标记
伤员分拣
C 轻伤
D 濒死伤
步骤
伤情并不立即危 及生命,优先急 救在4~6小时内得 到有效治疗,可用 黄色标记
多发伤与复合式的现场急救
急诊科 叶婷婷
内容提要
• 概述:定义 • 多发伤的特点 • 检伤分类方法 • 病情的评估与判断 • 实践要点:急救护理
一、概 述
• 多发伤:在同一致病因素作下,人体同时或相继 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 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 创伤性休克者。
已死亡、没有生还 可能性治疗为时已 晚的伤员,用黑色 标记
四、病情的评估与判断
(一)初级评估:快速有序地检查伤员,确认有无可致命的危 重情况并及时实施干预,分为首阶段和次阶段评估。其目的 是:
1 确认是否存在致命性损伤并需要处理
2明确Biblioteka 在的损伤3判断处理伤员的优先次序
根据评估实施恰当的救护降低死
4
• 3、紧急处理 根据情况和现场 条件给予止血、包扎、固定骨折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处理。
伤口处理
• 对于有创面的创伤,条件许可时可用无菌敷料覆盖;如 无现成无菌辅料也可暂用洁净的毛巾、衣服、布类覆 盖创面,及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对患者离断的肢体 ,应用无菌急救包或干净布类包好,有条件的可装入 塑料袋内,周围置冰块,低温保存,并将断肢随同患 者送往医院,以备再植手术使用。
亡率及伤残率,改善 预后
7.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详细询问病史、受伤方式、受伤时 姿势以及伤后有无感觉及运动障碍 、x线、CT、MRI
8.四肢损伤的评估:局部情况、血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筋膜间隔综合、脂肪栓塞综合征
(三)确立诊断
凡因同一伤因而致下列伤情两条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 1.颅脑损伤 2.颈部损伤 3.胸部损伤 4.腹部损伤 5泌尿生殖系统损伤 6.骨盆骨折伴有休克 7.脊柱骨折伴有神经损伤 8.上肢肩胛骨、长骨干骨折 9.下肢长骨干骨折 10.四肢广泛撕脱伤
多发伤的护理
• 多发伤发生率高,伤情既严重又复 杂,抢救过程中规范化、程序化的 护理措施,能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 且行之有效
现场急救护理
• 1、脱离危险环境 •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是迅速
排除可能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和搬 运患者的障碍物,使患者迅速脱离 危险环境。
• 2、评估伤情 现场急救应争分夺 秒,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观察患者 神志、面色、瞳孔、呼吸运动、 受伤部位,测量生命体征,询问 患者或其陪伴人员其受伤情况, 进行初步估计。
转运途中的护理
• 1、保持最佳体位
搬动和转运途中要保持患者的最佳体 位,尽可能避免加重损伤,特别注意 以下几种情况:
①颈髓损伤常规予颈托固定,平行搬运,用沙袋固定头 部两侧,防止颈部旋转、侧弯、过伸或过曲活动,以 免再次损伤脊髓,造成严重的呼吸肌麻痹而加重呼吸 功能障碍。
• ②对疑有或确有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搬运时要使 患者平卧于硬板上,保持颈、胸、腰呈一直线,禁止 将患者头颈、躯干旋转或扭曲。
休克者予以抗休克治疗。
•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 3.伤口的处理:用无菌纱布或敷料包扎伤口,
对开放性气胸或胸壁塌陷致反常呼吸者需用大块棉垫 填塞创口,并予以固定。
• 4.疑有颈椎损伤者应予以颈托固定,胸、腰椎 损伤者应用平板或铲式担架搬运,避免脊柱的任何扭 曲。
• 5.骨折须妥善固定,常用各种夹板或就地取材 替代之。
• 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病因素同时或相继作 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 现代创伤以高能量的高发生率为特点,而高能量 损伤使多发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 多发伤常伴休克或迅速死亡,对创伤急救提出了 更高要求。
• 如果院前时间不太长,现场急救以基本生命支持 为主。
二、多发伤的特点
多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发生率高
转运原则:
• 1.创伤经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后方可转送。 • 2.途中继续给氧,确保静脉通道通畅。 • 3.必要时心电监测。 • 4.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继续途中抢救。 • 5.对于无法控制的胸、腹腔内脏出血导致的低血
压状态,不要把血压升到正常作为复苏目标,以 收缩压80 mmHg,平均压50~60 mmHg,心率 <120次/分,Sa02>96%(外周灌注使氧饱和度监 测仪可以显示结果来)即可。
• 2、选择正确的卧位方向 患者在救护车上除了保持最佳体位外,还要选择

• 6.对合并胸腹腔大出血者,需快速补充血容量, 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7.离断指(肢)体、耳郭、牙齿等宜用干净敷料包 裹,有条件者可外置冰袋降温。
• 8.刺入性异物应固定后搬运,过长者应设法锯断 ,不能在现场拔出。
• 9.胸外伤合并张力性气胸者应紧急胸穿减压。 • 10.有脏器外露者不要回纳,用湿无菌纱布包扎。 • 11.严重多发伤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