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实战经验之研究生求职面试技巧面试,是找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是进入下一轮还是被淘汰,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这个环节表现不好而被淘汰的。
实际上我也被淘汰了无数次,后来通过一次次的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正,才逐渐对面试更加有信心。
在这里,我把自己积累的一些面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对那些深受面试打击的同学有指导作用。
首先要理解,不同面试形式所具体考查的能力分别是什么。
第一类面试:小组面试,考查应聘者的团队合作能力。
个人感觉,参加这类面试,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1、不要过分表现自己,表现最多的那个人一定首先被淘汰。
道理很简单:既然考查的是团队合作能力,那么,集体利益显然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总是抢着表现自己,那只能说明,你把自身利益放到了集体利益之前,集体观念淡薄,肯定会被第一个淘汰。
当然,也有例外,但那绝对是极少数。
大家可以仔细回味一下。
2、说话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了就不会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要注意掌握小组的发展动向,在最关键的时刻,说出最有分量的话,简言之,要么不说,要说就要选在最该你说的时候说。
例如:当小组意见分歧严重,时间所剩不多时,你可以试着提出一个缓解矛盾的折衷方案;或者当大家讨论的问题偏离主题的时候,你可以及时提醒大家;或者当你发现其他人的意见忽略了某些重要方面时,可以及时提出来。
具体的请参考后面的成功案例。
3、要多与你旁边的人交流,多交换意见。
团队合作离不开交流,多跟他们交流,交换意见,会对你个人有很大启发,也会对小组达到统一意见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这一切考官都看在眼里。
4、考虑问题和说话时,要把集体利益放到第一位,一切都要服从集体目标。
要多说我们小组...,少说我...,要多向你旁边的人或团队核心成员提意见,让他代你说。
5、总结时,要首先肯定、强调其他每个成员在团队的这次任务中的作用,向他们表示感谢,再说自己为团队作出的贡献,同时还要提到自己的不足。
心形分割线第二类面试:非技术面试,考查应聘者的性格特点。
这类面试是最常见的面试形式,几乎每家单位的面试都会有这个环节,形式可能是1对1,或多对1,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关注你的性格特点,不问技术细节。
对于这类面试,相信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过失败的教训,因为经常会被问到一些刁钻的问题,同时一些很常见的问题也并不好答。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技术面试往往不是问题,问题常常出在非技术面试和英语面试这两个环节。
个人认为,在进行这类面试之前,应该提前作好以下准备:1、自我介绍(中英文版)任何单位都必问的第一个问题。
看似简单,却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是面试官了解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而对你产生第一印象。
如果你的自我介绍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已经成功一半了;而如果你的自我介绍很平庸,让人看不到亮点,那么你基本上已经失败了,因为面试官不可能主动去寻找和发现你的亮点。
尽管每个人都会准备自我介绍,但是好坏却有质的差别。
首先要明确,你应该向面试官介绍些什么。
个人认为,应该把自己简历中的亮点和闪光点有层次、有条理地介绍给面试官,让他在第一时间对你产生兴趣,引导他去看你简历的对应部分,对你进一步发问。
切记:1)要简明扼要、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经历,不要说得过于详细;2)对于应聘这份工作没用的信息,不要介绍,例如:对家乡的介绍,以及个人爱好的介绍。
然后把自己抽取出来的亮点记录下来,用最有逻辑的方式表达出来,一般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介绍,如学习方面、项目研究方面、实习方面、社会工作方面等等。
最后,最好加上对自己性格特点的总结,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下面是我实际使用的自我介绍,供虫友们参考:大家好,我叫xx,天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xx年3月份毕业,研究方向xx。
我想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1)学习方面。
大三时保送研究生,之后进入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
在x年时间里,先后参与了x个项目,其中x个纵向项目,x个横向项目,纵向项目主要是关于xx,横向项目主要是关于xx。
本科绩点3.8,研究生绩点3.4。
2)实践方面。
曾在软件公司实xx年时间,曾在xx当过计算机讲师,主讲xx,另外,本科时曾参加过xx比赛,并获得了xx奖。
3)社会工作方面。
本科和研究生都担任所在班级班长,同时也在校学生会工作过。
我的性格特点是,性格沉稳,考虑问题全面、仔细,做事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和计划。
我的优势是自身全面的综合素质。
我的职业生涯目标是,做一个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非IT企业用)。
2、职业生涯规划(中英文)这个也是每个单位几乎必问的问题,同时也是你在参加每个面试前必须要想清楚的问题。
面试官通常通过这个问题来考查你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以及你的规划是否与公司的大目标相符合。
所以,这个问题后面总会被问到的,如果你在自我介绍部分就说出来,无疑是给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要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来说,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跟这家公司刚好吻合。
例如:如果是技术职位,就说自己想走技术路线;如果是具体业务岗位,就说想走业务路线;如果是销售,就说想沿着销售的路走下去。
这里必须强调一句:在找工作前,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规划,想清楚,自己的性格究竟适合做什么,自己希望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自己更看重什么,自己想走一条怎样的人生路线。
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表现。
可能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先找到工作再说,先就业后择业,这是不对的,请抱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先想清楚这个问题。
在面试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我通常会这样说: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基于技术,但不拘泥于技术(Basedontechnique,butnotlimitedonit),就是说,我想以技术为主线,同时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最终做一个既懂技术、又懂业务,兼具沟通和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应聘单位的背景、主营业务和发展动态在面试前,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应聘单位的背景、历史、发展现状有详细的了解,而且要了解你所应聘的职位在单位中所处的地位及具体职责,这些都是你在面试中跟考官沟通交流的基础。
4、自己经历过的成功的例子、失败的例子这是宝洁的面试题,在其它单位的面试中也经常用到,更重要的是,挖掘出这些例子,有助于你在面试中更好的回答考官的问题,即有时候考官的一些问题,你可以采用实际举例的方式回答他,这样的回答更有说服力,更能让人信服。
5、自己的优势/劣势(优点/缺点)准备这个,不光是为了面试回答用,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这个过程想清楚,自己面试这家单位时,跟别人比,优势在哪?劣势在哪?弄明白了这些,在面试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回避自己的劣势。
可爱灯泡分割线6、你想问的问题记住:这一点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你是进入下一轮还是被淘汰。
几乎每个面试官在结束时都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这决不意味着你可以不问,因为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实际上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表达对公司的一些想法。
一个有水平而让人印象深刻的问题,可以帮你直接获得offer,而一个糟糕的问题可以让你直接失去offer。
这两方面,我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一般至少要准备两个问题,一个问HR的,一个问技术主管的。
建议问HR的可以选择公司最近的发展动态及下一步发展规划,问技术主管的可以选择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的问题。
记住: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让人印象深刻,决不能和别人问重复了,更要显出你对公司的关心。
以下举例说明我在面试不同公司时被问过的问题(建议适当参考),个人成功案例:1)IBMa)【问技术主管】我们知道,IBM是以服务著称的,可是很多时候顾客的需求是反复多变的。
请问:IBM的产品是怎样满足顾客多变的需求呢?例如,我在项目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顾客提出,所有的业务流程都要求可配置,请问,这种需求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吗? b)【问HR】很多人经常拿微软和IBM比较,我们知道,微软的产品经常会出现各种案例漏洞,可是IBM的产品却很少听说出现漏洞,请问:IBM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2)瞬联a)【问HR】瞬联的主要业务是通信软件外包,请问,瞬联下一步有向其他领域发展的计划吗?b)【问技术主管】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想跟您请教一下。
像我们做技术的,是应该在具体的某一个领域钻得更深呢,还是应该更广泛的涉猎不同领域的技术知识?很多时候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
当时问完这个问题后,技术主管深有感触地说,我现在也在整天想这个问题呀!前几天我们老板还给我们开会,让我们别光学自己领域的知识,也多关注一些其它技术。
给你的建议...(注:因为这个问题,我直接拿到了瞬联的offer。
)铅笔分割线我个人的失败案例,吸取教训:1)中航信当时面试过程进行非常顺利,结果在面试马上要结束的时候,我问了面试官一个弱智的问题,并因此丢掉了offer。
我问:我13号参加了贵公司北京的笔试,现在既然已经天津这边面完了,还用再参加那边的面试吗?面试官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说:原来你已经参加过北京的笔试了,那你还来参加这边的笔试?难怪你答得这么高,原来是题已经做过了!那边的面试你不用参加了。
后来,果然没有给我offer。
可实际上,北京的笔试我也过了,第二天就接到了面试通知,当知道我的情况后面试机会也没了。
两边的分数都很高,可惜最后,两边的面试机会和offer全错过了。
2)新华社顺利通过了笔试,进入面试。
前面进行的都很顺利,结果到最后提问的时候,我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因此丢掉了offer。
我问:我想问一下,不知道新华社的加班和出差情况怎么样?考官当时脸色就变了,义正言辞地说:加班,那是必须的!出差,那是一定的!理论上讲,你一天24小时,随时都要上班,我们的记者走到哪,你们技术服务人员就要跟到哪。
可能年轻时会向往出差,但过几年以后,你可能就没办法忍受频繁的出差了。
但没办法,这就是工作!后来,我果然被拒了。
3)联发这是前期最开始面试的一个公司。
那时,主要以积累面试经验为主,所以也参加了这家公司的面试,但是,我只想攒面经,又不想去,所以要尽量避免被录取。
面试的最后,我有针对性地问了几个问题。
a)因为我是北方人,担心到了南方,对那边的气候不适应。
不知道深圳的气候怎么样?我们到了那边能适应吗?b)我听说深圳的治安情况不太好,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地方,不知道您能说一下深圳的治安情况到底怎么样吗?后来,这家公司果然没给我offer。
教训:面试时,有些问题是绝对不能问的,如:工资、待遇、福利、加班、出差、升职、工作地点等,如果你不想被拒的话。
元宵节分割线下面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些面试中常见的问题:1、为什么应聘这家公司(为什么应聘这个职位)绝大多数单位都会问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人可能答的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