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A公司物流配送管理研究1国外采购管理研究现状Mike Fogg(2008)在《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一书中提出:电子采购(E-purchasing)的定义为电子采购是指在采购活动的全部流程中运用所有的相关电子技术来提高内外部客户的服务,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来自CIPS的专业实践团队给出的电子采购定义为:是指商品和服务的电子购买过程,包括从认定采购需求直到支付采购货款的全部过程,也涵盖了延迟付款这一类活动,例如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与开发等。
Emiko Banfield(2005)在《战略采购管理》一书中认为:战略采购就是指公司和它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盟,这种联盟的最终目的是使连接采购原料和服务每个环节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处理得当的话。
战略采购将打破用户、购买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传统壁垒,这样公司就能从供应链中取得最大的价值。
战略采购的关键成功要素有:提供管理、提供领导能力、使用引导团队、制定变革管理战略、有效使用顾问、利用总成本模型、制定全面沟通计划、提供培训和庆祝成功。
超越战略采购:建立公司之间的关系、扩展供应链和创造价值网络。
Michiel R.Leenders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一书中阐明: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方法,全面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工厂、库房再到最终用户的信息、物资和服务的流动。
供应链管理代表的是一种强调过程与整合的企业管理思想。
2国内采购管理研究现状2.1 有关采购管理理论的研究甘华鸣(2002)在《采购管理速成》中提出:采购管理是指管理采购业务单元,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
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
徐杰在《市场采购理论与实务》中提出:企业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所进行的管理活动,是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是整个物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采购活动的管理、对采购人员的管理、采购资金的管理、运储的管理、采购评价和采购监控,还包括建立采购管理组织、采购管理机制、采购基础建设等。
2.2 有关采购管理水平研究(1)采购成本控制研究现状胡军(2007)在《采购与供应概论》中写道:采购成本控制的核心是采购价格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控制采购价格。
控制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实施全方位、开放型的采购订货方法。
②开辟降低供货成本的新途径。
③选择先进的技术,实现采购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阎明(2008)在《浅议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中表示目前, 中国许多企业普遍存在着“三低现象”, 即低品质、低价格和低利润, 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企业不注重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 只注重利润造成采购成本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企业内部计划管理水平较低。
②采购部门混乱。
③采购流程冗长。
④采购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⑤供应商管理制度没有体现其真正作用。
⑥企业自身运行的采购成本过大。
⑦信息沟通反馈方式落后。
⑧企业地理位置特殊。
⑨库存严重积压。
解决问题的措施:①降低采购环节成本,如加强企业内部计划管理水平、实行归口管理、简化采购流程、完善采购员的培训制度、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制定供应商考核办法、客观考评供应商的业绩、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形成战略供应商。
②降低物流环节成本,如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
蔡云松(2009)在《基于采购流程再造降低制造业采购成本研究》中指出制造业传统的采购存在的弊端:①传统的采购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②物料采购周期过长。
③存货积压和待料停产并存,响应顾客需求的能力迟钝。
④职能式管理,供需关系松散,质量控制的难度大。
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①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从为库存而采购到为顾客需求而采购的转变。
②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这是将事后控制转为事中控制的有效途径。
③MRPII、ERP和数据互换( EDI)等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改善企业采购流程和物料流程的关键。
④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网上采购平台。
(2)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意义郭凤喜(2009)在《控制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方法研究》当今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产品生产周期逐渐地缩短,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多样化,以及产品技术层次不断提升的情况,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根据杠杆作用,一般认为,1%的采购成本降低,可以使企业利润有5%~10%的提高,有的更高。
尤其在采购资金占平均销售金额比重逐渐增加的趋势下,降低采购成本既是企业“第二利润源泉”,也是实现第一利润的坚实基础。
如何降低成本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企业采购管理,是面向市场按质、按量、按时、以低成本采购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资,它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购进物资及适量的调节库存。
从而最大化地降低采购成本。
降低采购成本,是采购人员提供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2.3 有关供应商选择的研究(1)供应商选择研究现状战丽梅(2005)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中对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财务成本能力、研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合作可能性等五大方面着手,分析了供应商的圣餐柔性、财务、人力、设备、管理水平、信誉、管理与文化等细分十几个项目指标。
供应商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进行供应商评价。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的方法处理的指标,方便参与评判的专家快速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能综合考虑影响因素,消除评价时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
贺红燕,朱军勇 ,许丽红 ,王媛(2005)在《供应商选择方法综述》中写道供应商选择的方法有:①定性法,包括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法。
②定量法,包括采购成本比较法、ABC成本法、层次分析法、线性权重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糊综合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张圭圭(2010)在《关于中小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探讨》中认为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虽然已建立起一套对供应商的管理方法,但从整体来看在供应商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如下: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是单纯的供求关系企业。
②企业未建立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体系。
针对现状采取的对策:①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互利共赢目的,如改变简单的供求关系为合作的关系,加强供应商管理:对应商进行分类;对不同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②建立供应商的选择体系,如前期资料收集、现场考察、样品认定、签订协议。
③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如主要针对重要供应商进行月度评价,针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年度综合评价。
(2)供应商选择研究意义翟斌,周支立(2004)在《采购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中写道: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及成品库存、提高对市场的应变速度、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通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可以保证企业前期产品的质量水平及供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大幅节约采购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还可以使企业与供应商的联系更紧密,这有助于在企业间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认为,采购是供应链的源头,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一环,采购管理是为了保障企业物料供应(包括原材料、配件、服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对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包括支持、审核、优化、批准、实施五个步骤。
管理的对象是计划、认证、订单、合同四个环节。
中国企业要从传统采购的误区中走出来,正确认识采购的地位、作用,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向着战略采购、电子采购的方向发展。
零部件采购,采购的速度,效率,订单的执行情况会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能够快速灵活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所以在供应商选择方面要谨慎选择能够满足采购要求的优秀供应商。
优秀的供应商对企业有积极的意义,可以确保物料供应的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充分利用供应商的技术能力。
这既是现代企业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赖以生存的一个基本保障,也是现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1] 许可人.消费电子产品的物流配送项目管理[D].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2] 邬星根.仓储与配送管理[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3] 钟灶春. A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采购与配送研究[D].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4] 蒋泰. 桶装水配送管理系统的设计[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年.[5] 张玉波. 条码技术在仓储配送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07(4).[6] 张文君. 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J]. 供应链,2007(32)[7] 杜雪. 连锁经营中的物流配送管理战略[J].现代商业,2008(3)[8] 朱江华. 新玛德公司物流管理优化策略及实施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9] 王玉珍. 翁富集团的物流配送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574).[10] 余志伟. 江中公司物流管理研究[D]. 江西:南昌大学,2009年.[11]尹攀峰.荆门石化供应物流管理研究[D]. 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12] 柳伍生. 实时订货信息下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研究[D]. 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13] 卢天军. 基于JIT物流的整车产前零部件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8年.[14] 黎杰. ABC移动公司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 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5] 曽广颜. XX土木公司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16] 谌微微.基于渝烟物流的烟草配送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17] 罗莉. 金佰利公司物流管理优化研究[D]. 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9年.[18] 朱颖.改进的蚁群算法在优化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08(4).[19] 杨军.完善物资配送管理模式提高物资配送效率[J].改革探索,2010(8).[20] 林晓羽.运输与配送管理隐藏的第三利润[J].引进与咨询,2003(12).[21] 隋艳辉.基于UML的同城配送管理系统建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22] 林祖伟.基于Multi-Agent的服饰企业分销与物流配送管理系统[J].纺织学报,2007(4).[23] S.H. Ghodsypour. he total cost of logistics in supplier sele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multiple sourcing, multiple criteria and capacity constrai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3.[24] Ronald. Business Logisitics Management[M]. A: In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