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7.1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七章说明
本章主题“化学与生活”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章。

学生在学完各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后,对自然界中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机物做个常识性介绍。

教材分为有机物介绍和食品中的营养素两块内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初中学习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归纳的能力。

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教学中可利用此资源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密切联系,自然渗透“两纲”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生活的意识。

本章知识结构:
7.1 生活中的有机物(共1课时)
一、设计思想
课题导入: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接触的物质,然后进行物质分类。

一方面进行物质分类的复习,另一方面有意列举甲烷、酒精等几种有机物,发现甲烷、酒精归不进现有的分类中,从而引入有机物的概念。

认识有机物种类繁多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有机物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探究有机物的特点和甲烷的性质时应用初中学习的科学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特别是对生成物的检验,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通过甲烷的学习之后,乙醇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

让学生体会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机物的概念,能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自然界中有机物占绝大多数,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物。

(3)知道有机物的组成和特点,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4)知道甲烷、酒精等一些简单有机物的分子构成,掌握甲烷和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2.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有机物的特点和甲烷的性质实验过程中,感受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

(2)通过甲烷的学习过程,乙醇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感悟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在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过程中体会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资料收集体验有机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形成科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通过是对甲烷燃烧生成物的检验,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是重点,甲烷和乙醇的分子构成和主要性质也是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四、教学用品
药品:植物油、食品袋、蔗糖、食盐、甲烷气体、石灰水等。

仪器:烧杯、镊子、酒精灯、石棉网、试管、试管夹等。

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1. 流程图
2. 流程说明
[1]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接触的物质,然后按物质分类进行分类。

[2] 从字面含义到有机体与有机物名称的关系引入概念。

[3] 含碳物质并非全部是有机物。

[4] 常见的有机物。

[5]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离不开有机物
[6] [7] 有机物的组成。

[8] [9] [10] [11] 通过三个学生实验来了解有机物的特点。

[12] [13] [14] [15] 点燃甲烷,并检验产物,学习甲烷的性质和用途。

[16] [17] [18] [19] 阅读归纳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20] 甲烷和乙醇的结构,启发学生去发现有机物名称中“甲、乙、丙、丁……”和化
学式中碳原子个数的关系。

[21]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22] 小结本课和布置作业。

六、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2. 主要板书
3. 相关链接
有机物
科学家们最早把从有生命的有机体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例如尿素、蔗糖、淀粉、油脂等,而把从没有生命的矿石、水等提取出来的物质称为无机物,
如硫酸钙、氧化铁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从有机体中提取越来越多的有机物,而且还可以利用无机物进行人工合成有机物,从而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区别的界线,因此人们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结构,重新给有机物下定义: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即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例如:CO 、CO 2、CaCO 3等物质,它们的组成中虽然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物质基本上与无机物相同,因此把它们都划为无机物。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的燃料、塑料制品、药物、以至我们身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

所以,有机化学可以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它的发展更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素。

通过研究,多数有机物都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且容易燃烧。

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表明有机物一般都含有碳和氢元素。

此外,还可能含有氧、氮、氯、硫等元素。

另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甲烷分子式CH 4(结构简式与分子式一样)。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会发生爆炸。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如H 2SO 4、HCl )、强碱(如NaOH )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甲烷的结构式为:C H H H H。

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空间构型,H —C —H 键角为109°28′,C —H 键能为413kJ/mol ,甲烷的结构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连接情况,并不能真实表示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

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114.1℃,沸点:78.3℃。

乙醇的用途:①燃料;②有机溶剂;③化工原料;④饮料;⑤医用消毒剂。

乙醇可渗入细菌体内,在一定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

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75%,因为在浓度为75%的情况下,乙醇与细菌内胞液等渗,利于分布均匀杀菌,而在高浓度时(如95%),由于乙醇使细菌表面迅速脱水,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完全杀菌。

因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故不能直接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

50%稀醇可用于预防褥瘊,25%~30%稀醇可擦浴,用于高烧病人,使体温下降。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学生不陌生,所以如何上得有吸引力,就要从有机物的用途,种类和发展前途作为突破口,知识落脚点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上。

本节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可以有相当的空间进行发掘。

初中化学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的常见的有机物:
以下内容可作适当介绍:“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就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煤矿“瓦斯爆炸”就是由于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发生急速燃烧所引起的;重要的家用气体燃料管道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少量的甲烷,用管道输送。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丁烯(C4H8),储存在钢瓶中。

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发热量特别大。

氢气可以用水作为原料来制取,有广泛的来源。

便于贮存。

乙醇的引入可从假酒案的甲醇毒性讲起。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有毒,不能饮用,饮用工业酒精,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