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篇一:人教版有机化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教学过程【引入】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有机化合物)环状化合物)【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常见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第二课时[思考回忆]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板书)[板书]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同分异构体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体现象。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 [知识导航1]引导学生再从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出发小结上述2答案,从中得出对“同分异构”的理解:(1)“同分”——相同分子式(2)“异构”——结构不同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或结合方式不同、性质不同。
(“异构”可以是象上述②与③是碳链异构,也可以是像⑥与⑦是官能团异构)“同系物”的理解:(1)结构相似———一定是属于同一类物质;(2)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分子式不同《随堂练习》下列五种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一物质;互为同系物。
3ch3ch-ch=ch2︱︱ ch3-︱chch3-c=ch-ch3 ①②③ 3-ch=cch3 ︱ch3 ④ ch2=ch-ch3 ⑤ ch2=ch-ch=ch2[知识导航2](1)由①和②是同分异构体,得出“异构”还可以是位置异构;(2)②和③互为同一物质,巩固烯烃的命名法;(3)由①和④是同系物,但与⑤不算同系物,深化对“同系物”概念中“结构相似”的含义理解。
(不仅要含官能团相同,且官能团的数目也要相同。
)(4)归纳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的类型;由此揭示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同分异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板书]二、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和判断方法 1.同分异构体的类型:a.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b.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c.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小组讨论]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方法能够判断同分异构体? [小结]抓“同分”——先写出其分子式(可先数碳原子数,看是否相同,若同,【篇二: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教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江苏省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安排】共13课时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4课时复习:1课时测验:1课时讲评:1课时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重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
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有机物种类繁多。
(2000多万种)一、按碳的骨架分类: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
(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
)如:ch chchch3 ch2 ch2 ch2ohch3223正丁烷正丁醇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
它又可分为两类:(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
如:环戊烷环己醇(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
如:苯二、按官能团分类: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分为以下12种类型:练习: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no2oh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ch3ch2— ch3ohch = ch2ch3 ch3cooh oh cooh 3.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3 —ch3 ch3ohch3 ch3oh c2h5 coohh2c = ch —cooh h —c—h ho—c—o c2h5 h4.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ooh ohc= ch2 ch试判断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指出与具体的物质发生反应)作业布置: p.6 1、2、3、熟记第5页表1-1h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篇三:有机化学卤代烃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三节卤代烃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新教材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有机化学 ,旨在掌握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而有机合成在有机化学学习中 ,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版块。
因此 ,学好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极为重要。
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有机体 ,由于卤代烃中的取代基性质活泼 ,可以通过发生水解反应、消去反应等转化为其他烃的衍生物或含氧衍生物。
通过卤代烃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 ,是各类烃与其含氧衍生物之间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 ,也是后面学习有机合成知识的基础。
溴乙烷是卤代烃的代表物,教材在概括式的介绍卤代烃的概念、分类和物理性质 ,简单陈述了溴乙烷的分子结构(展示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和物理性质后 ,从结构引出了溴乙烷的两个重要化学反应: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把溴乙烷与乙醇联系起来 ,从有机化学取代反应的机理出发 ,定义了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通过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又把溴乙烷同之前学过的乙烯联系起来 ,同时对比溴乙烷的水解反应 ,又给出了有机化学中消去反应的定义。
让学生明确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本质区别。
学好溴乙烷的性质 ,明确溴乙烷在乙醇、乙烯相互转化中的桥梁关系 ,能更好地掌握卤代烃及其在醇类、烯烃转化中的桥梁作用 ,建立有机知识网络。
为接下来的有机合成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烃及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 ,已初步了解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对有机物官能团有了初步的认识。
且在之前脂肪烃及芳香烃的学习中已积累了烃类的部分基础知识 ,对结构决定性质有所领悟 ,而且高二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 ,顺利的完成卤代烃的教学。
本节课在新知识掌握方面 ,由于消去反应是新接触的一类有机反应 ,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 ,因此老师在授课时除了指导学生通过学生实验、听讲等方式深刻理解消去反应的基本原理外 ,还应注重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 ,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巩固练习掌握消去反应这个重要知识点。
三、教学思路分析通过两条消息了解卤代烃对大气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进而提出学习卤代烃的重要性。
通过ppt展示几种重要的卤代烃(化学式或名称) ,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有关有机物命名及官能团相关知识的同时 ,通过讨论、比较和归纳 ,小结出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并结合之前所学烃类的相关物理性质 ,通过启发、设疑、对比学习 ,引导学生总结出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在老师的引导下 ,通过实验探究及分析 ,认识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性作用 ,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