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新课标)】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新课标)】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有机化合物是有空间结构的,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

2.通过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球棍模型教具
四、教学过程
【总结】3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链状,1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环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还可以是环丙烯,而两个双键相邻的有机物不稳定。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展示】丙烷、环丙烷的球棍模型
【合作探究】观察下列几种碳骨架的连接方式,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组织成果展示。

【总结】1、3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直链的,2、4分子中含有支链。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有机物碳骨架的链状可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

【思考讨论】观察以下几种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碳骨架的连接方式两方面分析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数目:4个共价键
2.
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链状
环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