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致听力障碍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时听力受损情况。
方法对30例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病例进行听力检查,并归纳分析,从而了解听力损害情况。
结果化脓性脑膜炎并发听力障碍者达40%,有急性期合并症者,其发生率更高,达66.7%。
结论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听力损害发生率较高,应常规测试听力。
【关键词】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听力障碍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听力障碍,但早干预仍有望恢复。
本文收集30例婴幼儿化脑临床病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反应测定,利于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观察对象为2004年2月至2006年7月我院儿内科住院的存活化脑患儿,共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个月-
2.5岁。
均经脑脊液检查,诊断符合文献标准,并予正规治疗。
所有患儿生后1个月内均一次性通过听力筛查。
无耳聋家族史,无外伤史,未曾应用耳毒性药物。
1.2方法于住院期间对30例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反应测定,采用丹麦Dantec公司生产的Kagpointim测试记录系统。
刺激频率20次/s,刺激强度范围0-100dBHL,滤波选择100-3000(Hz),扫描时间10ms,叠加2048次,电极间阻抗小于5kΩ。
测定听力正常值<30dBHL,轻度听力障碍30-50dBHL,中度听力障碍50-70dBHL,重度听力障碍>70dBHL。
2结果
30例中,18例听力正常,12例听力损害,发生率40%,单耳损害7例(左耳4例,右耳3例),双耳听力损害5例。
其中轻度听力损害9只耳,中度损害5只耳,重度损害3只耳。
在急性期发生合并症者15例,有听力损害10例,发生率66.7%,单耳损害6例,双耳损害4例,其中轻度听力损害6只耳,中度损害5只耳,重度损害3只耳。
损害表现为诱发电位的波形,反应阈值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及其相应波间期均有不同程度异常。
由表1可见,化脑致听力障碍发生率高,尤发生合并症者,其异常例数增加,中、重度损害亦增多。
3讨论
化脑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因其神经系统后遗症高发,占存活儿的1/3。
因此仍是小儿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尤其是婴幼儿,因抵抗力差,早期诊断较困难,故发病率及致残率更高。
若感染波及周围颅神经或因颅内压力增高使颅神经受压、坏死,则可引起相应的颅神经功能改变。
其中听力障碍发生率较高。
据报导,发生率10%-30%,大约65%发生在疾病早期,而小于1岁婴儿患化脑时几乎均有合併症,凡有合并症者的1/2-2/3有不同程度听力障碍。
本文观察结果与此相似。
另据报导,对化脑时听力损害,早期干预,则仍有望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
因此,重视化脑患儿听力监测,对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提高民族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用耳机发出一定频率和强度刺激采用叠加和平均技术获得的,是目前能在体表记录到的仅有的几种较为稳定的诱发电位之一,因其为非创伤性检查,操作简便,准确可信,尤其是V波重度性好,稳定,不受年龄、意识状态及智力水平等限制,可做为听阈的可靠指标。
故化脑患儿应常规测试听力,争取对听力障碍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