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装配作业指导书]

[模具-装配作业指导书]

[模具-装配作业指导书]
模具装配作业指导书1、装配前的准备1.1熟悉产品,清点工件,领
齐辅料及订购配件a.首先熟悉该产品图形,检查装配所有尺寸及有关的
技术要求,再结合装配图了解结构,对照组装图的物料清单熟悉物料在组
装图上的所在位置,结合工件领齐镙丝等辅件。

c.接收辅料领料单后,对照清单24小时内对单领齐辅件。

如辅料未
到要及时反馈,并且间隔8小时跟踪反馈一次。

(一直到清单所有辅料领
齐方可停止跟踪)。

d.所有领出的辅料在与之相配的工件也到达时,要检查能否使用或是
否相符,避免错订、误订,如有异常及时向工艺师反应。

e.对有弹簧的工件要在配合之前检查好弹簧孔是否有足够的压缩行程。

f.硬模的斜导柱,在组装前装配行位一次。

b.清洁每个工件,滑槽,锣钉孔,冷水孔内的杂物,以免装配中造成
损伤。

c.A、B板要在配模前第一时间内完成第一次冷水试作。

d.动模顶针在工件第一次组装后,及时完成顶针是否滑顺及过孔是否
畅通。

(含扁顶针,司筒针,斜顶及其它特殊顶出装置)e.核对顶针板沉
头深度,间隙,定位是否与辅料相符合。

f.核对弹簧孔,撑柱孔及顶针固定板、底板的所有过孔。

2.2A、B板间隙,定位器安装,核查顶针高度尺寸。

a.对照模芯,模框的高度和相对深度检查A、B板配合时是否有适当
的间隙(0.5±0.05、1.0±0.05)。

b.A、B板配合前要先安装好定位器,保证配合精度。

c.动模板安装后,对照顶针图核查顶针等高度尺寸。

并做出顶针加工
单上的项目尺寸。

连同顶针加工工艺单一起转送。

3、装配过程3.1装配时,工件均匀受力,锣丝对角拧紧,保证工件
安装后的基准水平,以及工件与工件之间的绝对贴合。

3.2在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保证模具配合过程中顺畅。

3.3配合碰穿位,插穿位较多的工件时,首次配合时力度适中,以免
由于前步工序造成的错误损伤模具,而影响模具进度和质量。

3.6模具上滑块,压块,锁紧块,斜导柱,司筒针及相近的工件要做
识别编码。

3.7司筒针顶部较厚时,应在产品允许的情况下保证一定的高度,以
防产品表面缩水。

4.装配的基准: 4.1动定模的装配基准:首先:检测动模板、定
模板的基准边是否与图纸相符合。

其次:检测动模芯、定模芯的大小尺寸。

动定模芯装进模板之后塞规检查动定模芯是否与基准边紧贴。

4.2镶件的装配基准:依图纸所示,镶件有余量去除基准的另一边。

5.配模红丹要求: 5.1面壳胆面要求均匀,此推方红丹稍微黑一点(即胆面比推方要碰紧一点);喇叭网要求均匀,但不能太紧;小的碰穿孔、插穿位、红丹均匀即可。

5.2后壳:视其走胶情况而定,通常:顶面网齿和后侧端子板插头处碰穿位红丹要求要比推方紧一点,两侧网齿均匀即可。

所有承压块厚度应略微比推方高一点。

(0.03MM∽0.005MM)6、装配结束
6.1装配结束前填好模具组装单,及时送交有关负责(修改模具同样)6.2再次检查顶针板是否顺畅,行位,斜顶是否顺畅。

(修改模具同样)6.3检查模具运动部位包括热流道运动系统。

(修改模具同样)6.4按要求在模芯上做产品字码,型腔区分码,(硬模送EDM加工,外单按工艺指示加工)。

型腔区分码用英文字码,同产品的模具区分用数字码。

特殊情况须工艺师认可。

6.5检查配合处是否有毛刺,倒扣,潜伏浇口转折处要修模圆角。

6.6检查行位压块紧固后,行位是否滑顺。

6.8因特情况在试模前无法安装的工件,经修模组责任人认可后,作适当的处理,应保留的,要用工件盒装好,放于修模工件存放区,待下次安装。

7、作业过程中规范7.1装配模具过程中,工件要用工件盒装好,并整齐摆放于桌面。

7.2工件,图纸一起按工艺流程传送并做好交接。

7.3作业过程中保持台面整洁。

即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垃圾。

7.4作业完成后,即时清理台及作业区,并把辅助工具归还到位。

编制:审核: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