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班固称它“留意于仁义”,韩愈说它“合乎人与义”。
该学派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班固的“留意于仁义”。
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韩愈的“合乎人与义”也是强调人做事要适宜,这些与儒家的“义”是一致的,A项正确;墨家的仁体现出一种普遍的、无等级差别的爱,墨子的义更加趋向于公正和平衡,这与材料中的仁义思想体现的是有等级差别的不一致,B项错误;道家的处事更强调随意,顺其自然,而不强调适宜,C项错误;儒家讲“仁义”,要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法家弃绝仁义道德,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D项错误。
【点睛】克己复礼为仁。
这句话讲的是实现和谐的方法:德和礼。
德指的是道德克制,礼有两个含义:礼仪和社会规范,这里主要指社会规范,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只要人人都能自觉地运用道德约束自己,并且遵守社会规范,就能实现社会和谐。
2.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
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A. 春秋战国的纷争B. 土地私有制形成C. 宗法制正式确立D. 武将地位的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战国时期“很多人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
3.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的形势图,与这一形势相关的史事是A. 夏禹建立“家天下”B. 周武王推行分封制C. 嬴政推行统一战争D.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片中的信息“秦”、“咸阳”、“长城”“郡”等信息可判断,这是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秦的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 C项正确;夏禹建立“家天下”是公元前21世纪,夏的都城在阳城,在今天河南登封,A项错误;周武王推行分封制,而图片中是郡县制,B项错误;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图片中实行的是郡县制,D项错误。
【点睛】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4.诗人白居易不到而立之年就一举登第,他自豪地写道:“慈恩它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促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 三公九卿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诗人白居易”可知诗人所处的时代是唐朝,再结合所学可知诗人笔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制度应该是科举制,D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不是唐朝,A项错误;察举制是两汉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诗人所处时间不符,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点睛】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1.世官制。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
2.察举制。
两汉时期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地前进了一步。
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3、科举制。
科学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5.下表是古代中国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概览。
表中③处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多种剧目”、“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等信息可知,这是元朝的杂剧《窦娥冤》的选段,C项正确;唐朝盛行的是诗歌,且③中的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A项错误;宋朝时杂剧虽已出现,但和材料中的人物时间不符,B项错误;明朝盛行的小说,和杂剧风格不同,与人物所处时间不符,D项错误。
6.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肯定“私”的正当要求,主张保护人的私有财产。
这些与宋儒不同的思想观念说明了A. 儒学取得正统地位B. 程朱理学由此创立C. 陆王心学从此出现D. 儒学呈现活跃局面【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黄宗羲、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代表人物,且其主张“保护人的私有财产”反映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D项正确;儒学取得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时期,A项错误;程朱理学创立于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陆王心学出现于明朝,C项错误。
【点睛】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其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派别。
7.有学者评价道: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
这里的“它”指的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可判断这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设计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B项正确;《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坚船利炮震醒了一批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A项错误;《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不符合材料,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而颁布的,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不同的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下列主张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B. 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C. 兴民权,设议院——梁启超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魏源【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兴民权,设议院”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梁启超是维新派,C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的主张,A项错误;“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派的主张,而康有为是维新派,B项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提出的,D项错误。
9.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
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1900—1901年列强为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维护在华权益而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西安,所以D项正确。
鸦片战争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于1856—1860年联合发动,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狂潮;但中日甲午战争列强没有占领北京,可判断C项错误。
10.下图是晚清画报中的《明眸皓腕》,描绘了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令人看出上海的社会生活。
该图可以视为A. 图像史料B. 文字史料C. 历史概念D. 历史结论【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晚清画报中的《明眸皓腕》和图片中的信息“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可判断,A项正确;据材料“晚清画报”可判断,不是文字史料,B项错误;据材料“描绘了女性在新式照明灯下尝试台球游戏的场景”可知,它不是历史概念,C项错误;据材料“晚清画报中的《明眸皓腕》,----令人看出上海的社会生活”,它不是历史结论,D 项错误。
11.1911年10月31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刊登了题为《满人留学生的愤慨》的报道,称“革命捷报频传,东京50余名满族留学生与汉族学生陷入敌对状态”。
这里的“革命”指A. 金田起义B. 武昌起义C. 南昌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可知是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排满革命,B项正确;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
12.胡适认为,与“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
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既是一次思想解放革命,又是一次文学革命。
据材料与‘ “官方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应该得到发扬’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学”领域,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提倡,有利于思想解放,A、B、C三项与材料无关,A、B、C三项错误。
【点睛】13.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
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情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A. 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B.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产生C. 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D. 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答案】C【解析】【详解】据表格中的信息1915—1920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民国初期,C项正确;洋务企业的兴起于19世纪的60年代,A项与时间不符,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B项错误;国民政府前十年是1927—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14.1938年底,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相峙。
同时,在敌后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也在牵制着日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