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地理(满分:100分时间:75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30题。
每题2分,共60分)“嫦娥四号”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较着陆及巡视勘察,并传回了月球背面影像图。
图1为“嫦娥四号着陆区影像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11.“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时,英国伦敦(零时区)的区时为()A. 3日2时26分B.3日2时34分C. 3日18时26分D.3日18时34分2.直接获取“嫦娥四号”着陆区影像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在金黄色的天空中,朝霞忙着把晚霞替换,每天只有半小时昏夜,黑暗就被霞光驱散。
”这是某作家对某地夏季景象的描述。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夏季最可能出现这种景象的是()A. 200S附近B. 赤道附近C. 100N附近D. 600N附近4.该地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存在变化,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太阳活动的影响B. 地转偏向力的存在C. 黄赤交角的存在D. 月球引力的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耸立着12根巨大的沉积岩石柱。
近年来,陆续有5根石柱倒塌。
图2为“墨尔本海岸石柱景观图”,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2 图35.石柱的岩石类型为图3中的()A.甲B. 乙C. 丙D. 丁6.造成石柱倒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固结成岩B. 风化和侵蚀C. 变质作用D. 冷却凝固图4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47. 图中数字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A.①B. ②C. ③D. ④8.下列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全球水资源平均分布B. 塑造地球上所有地表形态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D. 实现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换图5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客9~10题。
图 59.甲→乙→丙→丁自然带更替体现了()A.由亦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现象10.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 降温减湿B. 降温增湿C. 增温减湿D. 增温增湿图6为“1870~2013年全球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11~12题。
图610.1870~2013年全球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体变化特点是()A. 逐年上升B. 波动上升C. 先降后升D. 保持平稳12.从总体上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可能导致()A. 温室效应增强B. 臭氧层空洞扩大C. 冰川面积扩大D. 全球水资源锐减图7为“某地区月降水量与强风日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13~14题。
图713.若该地区发生扬尘天气,最可能发生的时段在()A.2月至4月B. 5月至6月C. 7月至9月D. 10月至次年1月14.下列地面状况最易产生扬尘的是()A.草地B. 林地C. 裸地D. 水面通常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标志着人口老龄化的开始。
表1为“1987~2017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表”。
读表回答15~16题。
表115.下列关于1987~2017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持续下降B. 死亡率逐年上升C. 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D.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16. 针对2017年数据所反映的我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鼓励国内人口流动B. 大量接纳海外移民C. 适时调整生育政策D. 全面调整户籍政策表2为“2003年和2012年长春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与比例表”,读表回答17~18题。
注:其他用地包括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交通用地、绿地等。
17. 与2003年相比,2012年长春市城市用地中()A. 工业用地所占比例提高B. 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减少C. 居住用地成为最主要用地类型D. 商业用地面积减少18. 为优化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在城市中心扩大工业用地面积B. 将商业区整体搬迁到郊区C. 进一步扩大城市中心的居住用地D. 增加公共服务用地和绿地面积“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农业工程手段,通过现代设施实现部分人工控制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包括设施种植、设施养殖等。
“设施农业”发展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农业生产方式属于“设施农业”的是()A.温室栽培B. 草原游牧C. 狩猎捕鱼D. 刀耕火种20.“设施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体现了影响力不断加强的农业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B. 地形C. 地形D. 土壤图8为“伊朗石油化工厂分布图”。
读图回答21~22题。
图821.20世纪70年代伊朗石油化工厂主要分布在()A.东部地区B. 内陆地区C. 波斯湾附近地区D. 里海沿岸地区22. 20世纪90年代新建石油化工厂大多临近城市分布,影响石油化工厂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资源B. 技术C. 市场D. 资本京港通道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
图9为“京港通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图922.与京港通道选线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资源B. 植被C. 文化D. 城市23.京港通道建设有利于()A.加强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B. 根本改变沿线城市空间形态C. 提高北京的城市等级D. 改变我国能源分布格局“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养殖鱼虾的一种生产模式。
图10为“渔光互补景观图”。
读图回答25~26题。
图1025. 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渔光互补”有利于()A. 充分利用水能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率C. 提高农作物产量D. 增加鱼虾饵料26. 与火力发电相比,光伏发电的直接生态环境效益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减轻水土流失C. 提高植被覆盖率D. 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图11为“清代和2000年武汉市区湖泊分布及江湖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图1127.自清代到2000年,武汉市区河流、湖泊及其关系的变化表现为()A.长江河道变宽B. 湖泊总面积减小B.江湖联通性增强 D. 江湖间距离都缩短28.湖泊面积及江湖关系的变化对武汉市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可能的是()A.降水总量剧增B. 昼夜温差锐减B.城市内涝增多 D. 水质明显提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图12为“2001~2016年北京市用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29~30题。
图1229. 2001年以来,北京市()A. 环境用水量增加B. 生活用水量减少c. 工业用水量持续保持主体地位 D. 农业用水量所占比重持续增大30. 北京市“以水定人”的要求主要考虑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 对外开放程度B. 资源丰富程度C. 生活消费水平D. 经济发达程度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或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
(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 地球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32. 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33.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4.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35. 所有产业转移都有利于改善迁入地的生态环境。
()36.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改善城市环境的唯一一途径。
()37. 政策是影响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38. 保护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39.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都是相同的。
()40. 区域之间都具有明确的界线。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2019年1月29日正值春运高峰期,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南下的寒潮开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材料二图13为“2019年 1月29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图13(1)甲、乙两地受高压系统控制的是地,在该系统控制下天气(晴朗或阴雨)(2)丙地附近等压线较丁地密集,说明丙地附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或小于)丁地。
丙地附近风力(强于或弱于)丁地(2分)(3)图示锋面类型是锋,该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2分) (4)南下的寒潮可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2分) 42.图14为"1996~2015年我国三大谷物区域生产变化图”。
读图回客下列问题。
(7分)图14(1)1996~2015年稻谷小麦产量及种植比例均有所增加的地区是地区,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4分)(2)东北地区稻谷和小麦种植比例的变化与消费需求根交化有关,反映了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南沿海地区稻谷和小麦产量有所下降,是由于区域内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等因索导致的面积减少。
(2 分)(3)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控制稻谷种植比例的增加,同时扩大玉米种植比例,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促进节水型杜会的建设。
(1分)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材料一图15为“我国 1985年和2010年工业基地空间格局示意图”,表3为“各因素在不同阶段对于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表”,材料二东北工业基地是我国起步较早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正积极采取措施振兴东北工业基地。
表 3注:★★★表示决定性因素.★★表示重要因素,★表示一般因素。
(1)1985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工业基地数量(增加或减少),布局趋向均衡化。
2010 年我国大中型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中部或西部)。
(2分)(2)西北地区新增工业基地多为(大或中或小)型工业基地,从表3影响工业基地发展的因素看,其最可能是利用当地的条件发展起来的。
(2 分)(3)京津冀地区工业基地大量集聚,这种集聚对工业基地发展的好处有(4分)(4)东北工业基地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下降,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2分)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分)材料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范围主要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等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等15个市。
材料二图 16为“成渝经济区及其在我国的位置图”。
图16(1)在成渝经济区中,等级最高的两个城市是、,其规模较大,服务范围较(3分)(2)成渝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的经济区之一,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自然条件方面;(1分)社会经济条件方面;(1分)(3)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游或中游或下游)地区,生态功能独特,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突出地位,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