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题(含解析)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Ba:13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
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2018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世界第一,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
肼属于A. 单质B. 氢化物C. 有机物D. 氧化物【答案】B【解析】【详解】肼又称联氨,与氨气一样是氮元素的氢化物,故选B。
2.下列过程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气化B. 铁的钝化C. 光合作用D. 水乳交融【答案】D【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项、煤的气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气体燃料,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项、铁的钝化是铁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项、水乳交融是指结构相似的物质能够相互溶解,既相似相溶原理,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质的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
关于铜的一种微粒6429C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外电子数为29B. 质子数为27C. 核电荷数为27D. 中子数为3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
【详解】6429Cu2+中质量数为64,质子数和核电荷数为29,中子数为(64—29)=35,核外电子数为(29—2)=27,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核素中的数字的所代表的意义及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是解答关键。
4.下列有关苯、乙烯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易溶于水B. 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 都具有可燃性D.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A. 都难溶于水,选项A错误;B. 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选项B错误;C. 都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选项C正确;D. 两者分子式分别为C6H6和C2H4,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乙酸乙酯的分子式:C4H8O2C. 硫化氢的电子式:D. Ba(OH)2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2-+2H+【答案】B【解析】【详解】A项、铝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项、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分子式为C4H8O2,故B正确;C项、H2S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中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H-S键,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项、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涉及了电子式、电离方程式、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等化学用语的判断,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的书写是解答关键。
6.下列气体能用碱石灰干燥,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O2B. CO2C. NH3D. HCl【答案】A【解析】【分析】能用碱石灰干燥,说明该气体不与碱反应,为中性或碱性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与水反应或难溶于水。
【详解】A项、O2不与碱石灰反应,能够用碱石灰干燥,且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能够用排水法收集,故A正确;B项、CO2为酸性氧化物,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错误;C项、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项、HCl与碱石灰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HCl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干燥、收集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常见气体的性质,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收集、干燥方法为解答关键。
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C60B. 苯C. NH4ClD. NaI【答案】B【解析】【分析】共价化合物由不同非金属元素组成,只含有共价键。
【详解】A项、C60为非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B项、苯是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C项、NH4Cl是含有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项、NaI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判断,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是解答关键。
8.4NH3+5O24NO+6H2O是工业上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 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D. 增大O2的量可以使NH3100%转变为NO【答案】D【解析】【详解】A项、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可增大反应速率,故A正确;B项、增大压强,气体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C项、v(正)=v(逆),物质的浓度、质量等不变,说明达到反应限度,为平衡状态,故C正确;D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则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可逆反应转化率不可能是100%是解答关键。
9.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 水煤气—— CH4B. 胆矾——CuSO4·5H2OC. 水玻璃—— H2SiO3D. 明矾——KAl(SO4)2【答案】B【解析】【详解】A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A错误;B项、胆矾为五水合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故B正确;C项、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故C错误;D项、明矾是十二合水硫酸铝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D错误。
故选B。
10.在含有大量Fe2+、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SCN—B. NO3-C. HCO3-D. Ba2+【答案】A【解析】【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等,则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详解】A项、溶液中SCN—和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大量共存,故A 选;B项、酸性溶液中,硝酸根会将Fe2+氧化,NO3-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项、溶液中HCO3-离子和H+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HCO3-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D项、溶液中Ba2+离子和SO42-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a2+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 不选。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是解答关键。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氢氧化铝胶体B. 汽油C. 液氨D. 深岩层饮用水【答案】C【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详解】A项、氢氧化铝胶体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项、汽油是由C5—C11的烃组成的混合物,故B错误;C项、液氨是液态氨气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项、深岩层饮用水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12.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加入CaCO3不发生反应B. 具有酸性和氧化性C. 强光照射有气体产生D. 具有漂白性【答案】A【解析】【分析】新制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H2O HCl+HClO,溶液中存在三种分子H2O、Cl2、HClO,四种离子H+、Cl-、ClO-和OH-,溶液呈浅黄绿色,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详解】A项、新制氯水中盐酸能与CaCO3反应,故A错误;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次氯酸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C项、新制氯水中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故C正确;D项、新制氯水中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及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握氯水的成分及HClO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定容B. 制氨气C. 制蒸馏水D. 检验钾离子【答案】D【解析】【详解】A项、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碳酸钠固体,故A错误;B项、实验室用氯化铵与消石灰共热制备氨气,故B错误;C项、制蒸馏水时,温度计应该在支管口处,不能插在溶液中,故C错误;D项、检验钾离子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可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涉及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收集及制备等,把握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原理为解答的关键。
1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小分子B. 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C. 向其中加入(NH4)2SO4会出现白色沉淀D. 热值最高的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项、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项、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故B错误;C项、向蛋白质中加入(NH4)2SO4,蛋白质发生盐析,析出白色沉淀,故C正确;D项、热值最高的物质是油脂,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把握蛋白质的性质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15.高铁酸钾(K2FeO4)作净水剂,既能消毒杀菌,也能吸附水中悬浮物。
K2FeO4制备方法如下:Fe2O3 + 4KOH + 3KClO = 2K2FeO4 + 3KCl +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2O3作还原剂B. KClO发生氧化反应C. 反应后K元素化合价升高D. KClO失去电子【答案】A【解析】【分析】反应中,K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 KClO为氧化剂,Fe2O3中Fe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Fe2O3为还原剂。
【详解】A项、反应中,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被氧化,Fe2O3为还原剂,故A正确;B项、反应中,K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KClO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项、反应中,K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项、反应中,K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KClO为氧化剂,得到电子,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