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根据最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对于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证据的种类
行政诉讼的证据可以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现场概况等多种种类。

1.物证:指案件发生过程中的实实在在的物品,包括文件、书籍、图片、实物等。

2.书证:指书面材料,包括行政行为决定书、通知书、证明书等。

3.证人证言:指通过证人口述的证据,可以是当事人或非当事人提供的证言。

4.鉴定意见:指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科学鉴定所得出的结论。

5.勘验笔录:指法庭或人民法院对案件现场进行勘验的记录。

6.视听资料:包括录像、录音带、摄影照片等。

7.电子数据:指电子文档、电子邮件、短信记录、网络日志等。

8.现场概况:指案件发生地点的实际情况。

二、证据的举证责任
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一般由原告承担,即原告需要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但在一些情况下,被告也需要提供证据进行反驳。

三、证据的采信标准
对于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采信判断:
1.真实性:证据必须真实可信,不能是伪造或篡改的。

2.合法性:证据的采集和使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

4.充分性:证据必须足以推翻对方的论证或足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四、证据的提供和审查程序
在行政诉讼中,证据的提供和审查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举证期限:法庭会规定原告在一定期限内提供证据,一般情况下为20日。

2.证据交换: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证据的交换,提前知悉对方的证据。

3.举证要求:法庭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并对证据的形式、
内容等做出要求。

4.证据质证和审查:法庭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和审查,当事人可以
对对方的证据进行质疑和反驳。

5.临时证据:对于临时性证据,当事人可以向法庭提出调取、保全的
申请。

6.专家鉴定:在需要科学鉴定的案件中,法庭可以委托专家进行鉴定。

五、证据的认定和通知
法庭会对证据的认定进行裁定,并将裁定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可以对
法庭的证据认定裁定提出异议。

六、证据的保密性和开庭审理
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证据,法庭在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措施,确
保证据不被泄露。

同时,证据应在开庭审理时进行质证和审查,保证双方
的权利。

基于以上规定,最新的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为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供了
明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同时规定了证据的采信标准和审查程序,保护了
当事人的各项权益,并且保证了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相关性和充分性,确保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