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第十七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2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实验见习授课时间:2015 年9 月7日(第1周星期一)5-6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 掌握:颅内压增高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2. 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3.了解:颅高压的治疗原则;脑疝的临床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颅内压增高典型的临床特点与处理2.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难点:1.脑疝形成的解剖学基础2.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鉴别进展:颅内压增高手术治疗指征的进展。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手段:课件挂图模型标本录像幻灯投影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2.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1年,第1版。
3.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5.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课后思考题:1. 颅内压的病因,典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2. 简述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的典型表现及处理原则?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第十八章颅脑损伤(2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实验见习授课时间:2015年9月8 日(第 1 周星期二)1-2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掌握:掌握各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2.熟悉:颅脑损伤的定义、分类和受伤机制3.了解:火器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脑外伤的GCS计分法;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证;难点:脑损伤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进展:脑外伤的手术指征:由原来的中线移位1cm,改为0.5cm;颅内压的动态连续监测。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挂图模型标本录像幻灯投影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2.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1年,第1版。
3.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主编,《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2000年,第1版。
5.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6.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
课后思考题:1.如何鉴别各类头皮损伤,其各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2.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分别有哪些?3.颅底骨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4.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什么?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第十九章颅内和椎管内肿瘤(1学时)第二十章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1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实验见习授课时间:2015年9月17日(第1周星期四)1-2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掌握:颅内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熟悉:椎管内肿瘤的分类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了解: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难点:1. 颅内肿瘤的病理学分类;2.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评分。
进展:颅内肿瘤和椎管内肿瘤的治疗现状。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挂图模型标本录像幻灯投影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 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2. 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1年,第1版。
3. 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 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主编,《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2000年,第1版。
5. 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6.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
课后思考题:1.垂体瘤根据腺瘤内分泌功能的分类?2.Hunt&Hess蛛网膜下隙出血评分?3.髓外硬脊膜下肿瘤与硬脊膜外肿瘤的鉴别要点?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颅内压增高录像颅内压增高临床病例讨论(2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理论实验授课时间:2015年9月09日(第 1 周星期三)5-6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掌握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难点:快速降低颅内压治疗措施和手术原则进展:连续颅内压监测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观看教学录像、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幻灯投影临床实践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3.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课后思考题:1.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哪些?2.颅内压增高的急诊措施和治疗原则?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颅脑损伤录像颅脑损伤病例讨论(2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理论实验授课时间:2015年9月11日(第1 周星期五)5-6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掌握各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脑外伤的GCS计分法;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证;难点:脑损伤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进展:脑外伤的手术指征:由原来的中线移位1cm,改为0.5cm;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观看教学录像、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幻灯投影临床实践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 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3.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课后思考题:1.颅底骨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什么?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15 ~2016学年第1 学期)课程名称:外科学(下)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疾病录像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病例讨论(2学时)班级:2012临床本科班课型:理论实验授课时间:2015年9月14日(第2周星期一)5-6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掌握:颅内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熟悉:椎管内肿瘤的分类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了解: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1.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难点:1. 颅内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进展:颅内肿瘤和椎管内肿瘤的治疗现状。
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幻灯投影临床实践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参考资料:1. 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3.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
课后思考题:1.查阅资料,总结脑膜瘤和垂体瘤的手术并发症?2.颅内动脉瘤的最新治疗进展和常规治疗措施?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