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题试卷及答案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读下列四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④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网方格,面积的是()A.甲B.乙C.丙D.丁2014年10月下旬上午10时(北京时间),张亮在华北地区某市一公园内游玩,下图中的甲图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乙图为张亮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请根据图中张亮的影子推测张亮去往甲图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乙图中的()A.A线路B.B线路C.C线路D.D线路4.此时()A.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B.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趋势与2月下旬基本相同C.张亮远在美国纽约上学(74°W)的姐姐正在晚自习D.全球与北京在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二分之一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5.图示区域的高差可能是()A.650米B.590米C.500米D.450米6.图中湖泊的面积约为()A.20平方千米B.30平方千米C.50平方千米D.80平方千米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B.乙地C.丙地D.丁地8.与②河段相比,①河段()A.水位季节变化更小B.含沙量更大C.年径流量更小D.水流速度更快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份0℃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图中1月份0℃等温线在B处发生较大弯曲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洋流10.A半岛的地理特征没有()A.西海岸冬季多雾B.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各地都能观看午夜太阳D.冬季气温显著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11.M国海运业发达的自然原因是()A.海运运费低,运量大B.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C.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D.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下图为某海滨地区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A.8月22时B.8月13时C.1月22时D.1月13时13.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
14.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漠15.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①B.②C.③D.④17.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右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19.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A.③变小B.②变小C.①变大D.④变大20.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变大,②变大B.②变小,③变小C.③变大,④变大D.⑤变小,④变大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2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22.图中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2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下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5.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A.--带常绿硬叶林B.--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6.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读下图,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7.甲区域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A.亚马孙平原水循环更加活跃B.全球气候变暖C.亚马孙河泥沙含量减少D.生物多样性增加28.与乙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有关的是①暖流;②寒流;③东北信风;④东南信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喜马拉雅地区1921年(左图)和2014年(右图)景观图,回答各题。
29.导致图中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B.过度放牧,荒漠化日趋严重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全球气候变暖D.登山活动频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30.下列采取措施合理的是A.建自然生态保护区B.禁止燃烧化石燃料C.在该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D.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读下面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完成下题。
31.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最可能导致A.湿地萎缩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32.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主要有利于A.增加流通环节B.增加浓盐水C.减少工业联系D.降低能源消耗图是某三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3.推测a、c两地中青年男女比例失调严重的主要原因①a地战争频繁②a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③c地人民普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④c地近年来纺织服装工业大力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4.对b地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鼓励当地人口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B.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C.实施“提前退休”政策D.对产妇实施“带薪休假”政策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发,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5.非洲受埃博拉疫情冲击的产业部门是()A.种植业B.石油加工业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36.近年来,我国与非洲经贸联系不断加强,许多工业企业纷纷转移到非洲,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①劳动力②资金③科技④原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7.B处的地表主要的自然景观是()A.荒漠B.森林C.草原D.沼泽38.2015年2月中国驶往欧洲的货轮经过D岛屿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顺风顺水B.飓风活动频繁C.正值雨季D.新茶上市39.A处附近的城市为印度重要的()A.钢铁工业城市B.新兴工业城市C.毛纺工业中心D.棉纺工业中心40.亚洲河流分布特点是()A.呈放射状分布B.呈形分布C.呈羽毛状分布D.呈同心圆状第II卷(综合题)二、综合题(共三题,总计40分)41.(22分)读南亚和德干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E高原的地势特征。
(4分)(2)阐释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4分)(3)说出图中①地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4)图中②地是所在国重要农业区,说明该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5)说明图中B地农田系统中的主要水利设施的作用。
(2分)(6)简述E半岛不同区域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布局的主要原因。
(6分)42.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8分)(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1分)理由是。
(2分)(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1分)(3)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为季(节)。
(2分)(4)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2分)43.(10分)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
(4分)(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
(4分)参考答案ACBCBCCADCCABADBADACADCBBABBCDBDBDCDAABA1.A2.C3.B4.C【解析】试题分析:3.根据太阳日运动规律可以知道北京时间10点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则人影指向西北方向。
乙图中人影方向与C所指方向一致,则C指向西北方向,A指向东南方向,进而判断B指向西南方向,D指向东北方向;对照甲图可知洗手间位于西南方向,故张亮应选择乙图中的B线路。
4.10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此时我国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间长;4月下旬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故与4月下旬的昼长夜短不同,A错;2月份,我国昼短夜长,直射点北移,我国昼渐长,夜渐短,B错;东八区为10时左右。
美国纽约在西五区,根据时间计算,纽约大概为前一日21时左右;东八区为10时,0时经线为30°W;故30°W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多一半,故D错。
考点: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方向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日期界限。
5.B6.C7.C8.A【解析】试题分析:5.读图,可判断出该地最低处的海拔在400到450之间,海拔为950到1000之间;故该地的高差大约在500到600之间;故高差为590米。
6.结合比例尺,量出湖泊的大约边长,可计算出面积大约为50平方千米。
7.泥石流灾害一般发生在河谷地带。
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丁为山坡,乙为山脊,只有丙为山谷,发育河流。
8.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来看,该河流的流向为东南-西北,①河段位于湖泊的下游,而湖泊有削峰补枯的作用,调节河流径流量,是水位变化减小。
故A。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 p="">②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 p="">9.D10.C11.C【解析】试题分析:9.该处为欧洲西部,由于沿岸由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温度较高,等温线向北弯曲。
10.A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纬度较高,冬季陆地冷空气与沿岸受暖流影响的暖气流相遇,多雾;由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极圈以外没有极昼现象,不能看午夜太阳;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影响,冬季气温显著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由此判断选C项。
11.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海运运费低,运量大;该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适合建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