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9篇)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9篇)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9篇〕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根本任务。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生字卡、文中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到达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稳固识字,找朋友。

阝辶女丁扌支夷可页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

〔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活动目标:1、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心;3、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故事。

都能看图说话,并复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1、头饰:小蝌蚪鸭妈妈鲤鱼乌龟大白鹅青蛙2、故事录音磁带,故事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导入:歌曲《数蛤蟆》;2、听故事,引导幼儿说说小蝌蚪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3、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

〔1〕按照教学挂图顺序编故事;〔2〕按照顺序编故事对话;〔3〕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4、请1——2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5、分角色表演故事活动延伸:手指点画小蝌蚪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创设游戏的气氛,让孩子们模仿小蝌蚪的游动,用身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蝌蚪的不同动态,为后面的绘画环节做好了铺垫。

本班幼儿已有过手指点画的根本经验,我在活动中调整目标,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推动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互动,师幼共同探索小蝌蚪的外形及游动的不同方向,能关注师幼之间和谐的关系,同时在活动中他们始终能有愉悦的体验,获得了成就感。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4、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益虫。

二、活动准备:课件、图片、图册、动物头饰三、活动过程:1、猜谜语,引出课题。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那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出一个谜语,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猜到?好不好啊?〕“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2、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A、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B、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C、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D、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3、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2〕、看课件第二段。

遇到鱼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据幼儿的答复放映相应的幻灯图片或出示图片〕。

小蝌蚪遇到龟妈妈时又会说些什么?一起来说一说。

引导幼儿说一说小蝌蚪和每个遇到的动物之间的对话~~4、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5、小蝌蚪们长大了,每天都跟着妈妈抓田地里的害虫,帮助农民伯伯保护了庄家,是益虫,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小青蛙,保护为我们做奉献的益虫,和澳门做朋友,好吗?6、活动延伸〔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那我们来模仿小蝌蚪,一起来表演一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好吗?〕让孩子们在表演区进行角色游戏。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4活动设计背景:结合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为了让孩子对妈妈的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1、学习手指压印作画,以及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示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开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对事物的细致观察2、掌握曲线添加的方法3、对蝌蚪各种动态的表达活动准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PPT、黑色颜料、黑色水彩笔、抹布活动过程〔一〕引入1、老师:“呱呱呱、宝贝们听一听,是谁在讲话呀?〞〔课件里呈现青蛙妈妈〕老师:“原来是青蛙妈妈呀!可是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似不开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是怎么回事吧!〞〔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贝在到处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老师:“原来青蛙妈妈担忧它的宝贝找不到它,那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紧找到妈妈好吗?〞3、老师带着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呈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小蝌蚪们快乐在水里游来游去。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课件里小蝌蚪是往不同方向游动的。

5、幼儿自由讨论。

在前面多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应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

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

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

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示,把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老师这里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资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

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

假设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试试吧。

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四周环境的整洁。

〔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资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4、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

教学反思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开展空间的根底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根本操作的示范;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稳固幼儿的良好习惯;4、缺乏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班作品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设计思路:《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适合托班宝宝对妈妈的情感表现。

这篇童话中动物角色较多、趣味性强,童话中对话以重复式结构较多,是幼儿进行表演的典型教材。

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动重难点: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

活动目标:1、鼓励宝宝进行小蝌蚪游泳动作的创编。

2、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1、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PPT2、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小蝌蚪头饰每人一个活动过程:一、复习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观看PPT。

师:宝宝们,我们上次听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蝌蚪好看的照片,你们想看吗?老师配合PPT,进行故事欣赏。

二、欣赏音乐,创编小蝌蚪游的动作。

〔1〕师:宝宝们,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

你们想听吗?〔播放一小段音乐〕〔2〕提问:宝宝们,小蝌蚪去干嘛呀?〔找妈妈〕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泳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2—3个〕〔3〕创编小蝌蚪游泳的动作,配合音乐进行。

〔4〕教师示范游,创编宝宝没有想到的动作。

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我这只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三、情景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示范游戏。

师:小蝌蚪要去找妈妈啦!前奏局部,跟老师做简单的准备动作。

〔2〕在老师的带着下,跟着老师一起游。

音乐停顿时,助教老师扮演〔鸭妈妈〕。

鸭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答复:“不是,不是,你是鸭妈妈〞〔3〕继续往前游。

音乐停顿时,鲤鱼妈妈出现。

鲤鱼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答复:“不是,不是,你是鲤鱼妈妈〞〔4〕继续往前游。

音乐停顿时,乌龟妈妈出现。

乌龟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答复:“不是,不是,你是乌龟妈妈〞〔5〕继续往前游。

音乐停顿时,青蛙妈妈出现。

青蛙妈妈问宝宝:“我是不是你们的妈妈?〞宝宝答复:“你是我们的妈妈,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四、游戏《小蝌蚪找妈妈》〔1〕重复游戏一遍。

〔2〕角色游戏。

请四位宝宝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宝宝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3〕邀请客人老师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