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
(三)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
6. 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彩色图片、 大字印刷的简单图表及字卡来进行教学,并教导他们适 当地利用放大镜来学习。 7. 无论在黑板上写什么都读一遍,清晰而准确的解释也会 帮助其他儿童有效地学习。 8. 加大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对比度。 9. 适当延长学生做作业和考试的时间。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1. 口语发展没有明显问题,只是不善于以姿 势助说话。
(二)视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
2. 书面语言的发展特点 (1)识字容易,但理解部分词义有困难 (2)阅读和书写书面语言的速度较慢
二. 运动发展与行走
• 视觉障碍儿童普遍表现为身体运动发展延迟; • 运动量的不足也影响了儿童体格的发育; • 失明对儿童的躯体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民间音乐家阿柄
英国内阁大臣布伦克特
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海伦·凯勒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1.感知觉
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非常灵敏,但仅靠听觉有局限。 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也十分灵敏。 盲童形成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2.听觉注意与记忆能力较强 3.视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
• 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是指一个时期内视力残疾人的数量在同 龄人口中的比率。 •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500万,13500万低视力者。 • 我国大约有视力残疾患者1300万,其中盲约550万,低视力 约750万。我国每年新增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约135万, 即每分钟就会出现1个盲人,3个低视力患者。 • 视力障碍儿童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0.06-0.1%。 • 其中0-5岁的学前视觉障碍幼儿7.45万,6-1与内容
2007年教育部颁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的教育 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热爱社会主 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依法维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具有乐观进取、自尊、自
四. 视觉障碍儿童的学业成就
1. 视觉障碍并不明显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2. 视觉损伤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
原因: 一是视觉障碍儿童入学晚,错过了最佳的开发智力的关键期; 二是父母和教师对视障儿童在学业成就上的期望低; 三是视障儿童摸读盲文、阅读大字体课本速度慢,花费时间较多; 四是视觉障碍儿童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专门学习的技能与课程; 五是教育教学的方法可能不适合视觉障碍的学生; 六是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辅助器材等相对落后短缺。
1.教师帮助普通学生了解视觉障碍的简单知识以及视障学生的需要。 2. 教会普通学生帮助视障学生的方法。
(二)扩展学习内容
• 帮助盲童掌握盲文和使用计算机
● ● ● ● ● ●
(三)调整教育教学的策略
1. 2. 3. 4. 5. 测定残余视力的水平 帮助视障理解并接纳自己残障的事实 替代或变通课程 调整教学方式: 如果与视障儿童讲话,请先呼唤他们的名字来开始谈话, 并让他们明白老师在与他们说话。
三. 社会适应与交往
• 在与其他儿童的交往中,视觉障碍儿童就可能自卑,不愿 意主动与人交往; • 视觉障碍无法用眼睛观察到周围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因而 容易产生焦虑; • 不能随心所欲的去想去的地方、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这种 能力的局限就可能使他们不断产生挫折感; • 感知觉的障碍也造成了他们的信息较闭塞,交往困难; • 不能随便独自外出也会影响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发展。
三. 视觉障碍的分类
• 盲:狭义上指视力丧失到全无光感;广义上指双 眼失去辨析周围环境的能力。 • 低视力:指能利用残余视力接受教育及进行工作、 生活等活动。
视力残疾类别与分级标准
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1987) 世界卫生组织标 准(WHO)
类别 盲 级别 一级盲 最佳矫正视力 <0.02~无光感;或 视野半径小于5度 <0.05~0.02;或视 野半径小于10度 <0.1~0.05 <0.3~0.1 级别 5 4 3 2 1 B2级 B3级
(3)大脑传递和转译电冲动
当视网膜光能转化为电冲动后,这些冲动沿着视觉神经被传送到大 脑底部的视皮层区。
视觉障碍的成因—先天性原因
导致先天性视觉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为无眼球、 小眼球、角膜浑浊、虹膜缺损、视神经缺损、黄斑缺损、白 内障、青光眼、家族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1.家族遗传。 2.近亲结婚。 3.胎儿期的影响。
(1)光能在眼中的传递
传递光能的结构包括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结 构收集从周围物体上反射的光线并使其转变方向。
(2)光能转化为电能
光线通过前面的视觉通道(位于晶状体前面的部分,即瞳孔、虹膜、 角膜等)聚集(聚焦)在眼睛后部视网膜被称为中央凹的一点。视网膜 是一层神经细胞,其目的是把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或电能。
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 民意识;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生活方式,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 力和人生规划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视觉障碍的成因—其他因素
3.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良好的对比度有利于眼睛的视物,因而在进行视觉障碍儿 童教育时需要注意改进书写工具,使用对比度强的工具如 使用白纸和黑笔,黑板和白粉笔等。 4眼的适应状态。 应该注意儿童眼的明、暗适应水平,注意教室光线与走廊 光线的对比不宜太大,对于需要暗光的患白化病学生应安 排在光线弱的地方,以免其受强光刺激。
残奥会标准
级别 B1级
二级盲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 二级低视力
视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 随时学习的机会受限制 • 行动能力受限制
国内外许多视障者成功的事实证明:有效的早期干预、先 进的特殊教育理念、高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完善的教学 设施设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使视障儿童在学业 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能够在学业、事业上与普通人竞 争,并且能够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融合教育有助于普通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 普通学生与特殊需要儿童在一起,不仅不会受影响,反而 “有助于普通儿童的认知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等都能 得到较好的发展”。 • “另外,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儿童,能快速地解读特 殊儿童的需要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社会帮助技能水 平远高于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 • “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 以后会变得更宽容。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具 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的表现
5. 在学习过程中描述自己看东西模糊不清,看不清 楚远处的物体,在观察事物细节时或阅读小字时 有困难; 6. 对眩光的敏感性增强、怕强光,或看东西时需要 更多光线,否则看不清楚; 7. 在做费眼的事情时兴趣短暂,容易出现头疼或疲 劳。
二. 视觉障碍的成因和发生率
“看”的过程
视觉障碍的成因—后天原因
1.视觉器官的疾病。
眼球的屈光不正、眼球震颤、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病 变、晶体病变、玻璃体病变、青光眼、沙眼、视网膜色素变 性、视神经萎缩等。除此之外,还有颅脑外伤、震荡造成的 器质性病变、脑肿瘤等。
视觉障碍的成因—后天原因
2.全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麻疹、风疹、脑炎、肺
一. 视觉障碍的定义及表现
视觉障碍亦称“视觉缺陷”,是指“由 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 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 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的表现
1. 眼睛瞳孔发白、畏光、流泪; 2. 经常揉眼、挤眼、按压眼睛; 3. 看东西眼睛靠的距离很近,好象“用鼻子阅读”, 看东西时歪头,或只固定地用一只眼睛看东西; 4. 行走时对障碍物“视而不见”,不能主动避让, 经常发生碰撞、摔跤;
使用大字课本
学校
学校
学校
学校
学校
学校
2. 创建接纳残障儿童的良好氛围
– 向视障儿童打招呼时,首先应记住视障学生的名字,并表明自己的名字和身份; – 用正常的语调与他们交谈,但要离开或想终止谈话时,应该让他们知道你有此打 算; – 帮助视觉受损儿童行走时,不要紧抓他们的手臂,推着他们向前走。而应让他们 挽者自己的手臂,跟随自己而行。 – 指示方向时,要具体地说“左面”、“右面”,不要说“这边”、“那边”。 – 如果遇到地面有高低不平的情况,如有楼梯,要说:“现在上楼梯”或“现在下 楼梯”,不要说“这儿有楼梯”。
视觉障碍的成因—其他因素
1. 成像位置由于中央凹有十分丰富的视锥细胞,因而中央 凹的视敏度大,物体成像于此则看的清楚,不需要缩短 物距或放大物体。而中央凹的周边的视敏度小,要看清 楚则需放大物体或将物体挪近。 2. 照明度。 眼睛只有在充足的照明度下才能很好的看清物体,因而 对有些低视力的孩子就需要配照明灯。
二. 视觉障碍儿童融合教育方法
(一)构建支持学习的服务体系 1.建设有助于视障儿童安全学习和生活的物理环境
注意
• 教室内的实物的固定位置,不要经常变动; • 教室的门应处于关上或全开的状态,以免视障学 生碰撞; • 如果走廊上有开启的窗户,应提醒学生注意,或 让他们戴上有帽檐的帽子。 • 帮助视障儿童选择合适的座位。 • 为低视力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助视设备。
炎、伤寒、结核病、白喉和猩红热等)和一般性疾病(如糖 尿病、高血压、肾炎、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
3.心因性因素。短期的情绪困扰往往在视觉功能上立刻
显出异常症状,长期的情绪压力对于视觉功能会显出更长远 的影响。病态的情绪反应,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
4.眼外伤。主要可分为严重的眼外伤和轻伤而严重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