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级无机化学第一章酸碱理论与非水
中级无机化学第一章酸碱理论与非水
••
编辑课件
17
5、乌萨诺维奇的正负离子理论
定义:凡是给出阳离子或结合阴离子(电子) 为酸; 凡是给出阴离子或结合阳离子为碱;
酸+ 碱
盐
1 :S3 O N 2 O a N 2 S a 4O
2 :B3F Na F Na 4BF
3 :C 2 l2 K 2 KCl
编辑课件
18
6、鲁克斯的氧离子理论
2N3 H NH 4 N2 H
2H 2S4 O H 3S4 O HS 4 O
2HF HH2 F
特征阳离子 特征阴离子
编辑课件
9
定义:能产生特征阳离子的物质是酸; 能产生特征阴离子的物质是碱;
阴、阳离子结合为溶剂。
编辑课件
10
N3H H 2O N4 H OH
C 3 C HO H 2 O O C H 3 C H O H 3 O O
H:H A c A N 3 c H N4 H A c
酸
产生阳离子
K:H H N 3 H N 2 H H 2
碱
产生阴离子
+) NH 4 NH 2 2N3 H
———————————————————
—H A H c 编辑课件A c H 2 13
H 2NC2 O N N3H H N4 H H 2NCO
酸
产生阳离子
H 2NC2 O NN a 2 N H NH 2 C HO N N3 H H
酸
碱
盐
溶剂
编辑课件
14
分子中不含氢原子,称之为非质子溶剂。
2Br3 FBr2 F Br4 F
SbF5和KF分别与BrF3反应
Sb 5 F B3 r FB2 r F Sb 6F
KF Br 3 FK Br 4 F
+) B2 r B F4 r F 2 B3r 溶 F 剂
ABH
酸碱
编辑课件
4
A H 2 O l 6 3 A H 2 O l 5 O 2 H H
酸
碱
中和反应是两个共轭酸碱对的结合。 中和反应实质上是质子传递的反应。
编辑课件
5
下列反应是酸碱反应:
N4 H N2 H N3H N3H
H g C N 3 g l H N 4 C H s l
编辑课件
2
二、近代的酸碱理论
1、阿累尼乌斯的水---离子理论(电离 理论)
凡在水溶液中产生 H 的物质叫做酸;
在水溶液中产生 OH 的物质叫做碱;
编辑课件
3
2、布郎斯特—劳莱的质子理论
定义:任何能释放质子的物种叫做酸。任何能 结合质子的物种叫做碱。
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酸失 去一个质子后变成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变成 酸。酸、碱是互相依存的。
第一章 酸碱理论与非水溶剂
§1—1 酸碱概念 一、酸碱定义:
编辑课件
1
18世纪初,能使兰色石蕊试纸变红 的是酸,有涩味、滑腻感;使红色石 蕊试纸变兰的是碱。
1787年拉瓦锡提出。酸是一种二元化合物, 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氧的元素。
1811年戴维认为: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氢 而不是氧。
1814年盖吕萨克认为:酸是一类可以中和碱 的物质,并且这两类物质只能彼此给出定义。
弱碱 弱碱 两性 弱酸
H减小,酸性增强
编辑课件
21
定义:凡是能结合 O 2 的为酸。凡是能给
出 O 2的为碱; 碱 酸 O 2
Ca C O 2 a O 2
碱
酸
S
碱
O 4 2S 酸
O 3O 2
Ca O SO 3 CaS 4 O
碱
酸
Ca O Si2 O CaS3iO
碱
酸 编辑课件
19
1—2 酸碱强度
一、气态二元氢化物
气态的二元非金属氢化物 H n X 的酸性强度,可 以通过它的质子特性来描述,即通过电离过程
的能量变化H来衡量。
H n X g H g H n 1 X g H
H n X g D H g H n 1 X g
H I p
EA
HDEA
H g
编辑课件
Hn1X g
20
二元氢化物电, 离 H过 越程 小中 ,酸性
HF HCl HBr HI
H减小,酸强度增大
CH 4 NH 3 H2O HF
N 4 N 3 l C H O s C N a 3 2 s a 2 O N O 3 g H 2 O H g
编辑课件
6
分子酸: HC ,H2lSO 4,H2O 酸 阴离子酸:HS4O ,H2PO 4
阳离子酸:H 3 O ,N4 ,H CH r 2 O 6 3
碱产生阴离子Fra bibliotek3 H 3 O 3 O H 6 H 2 O
+)
——————————————————
—F 3 3 e H 3 C F O O e 3 H 3 C 2 O
编辑课件
12
以液态氨为溶剂时,
2NH 3NH 4 NH 2 氨基离
在液氨中,凡能产生NH4+离子的为酸;产生 氨基负离子的为碱;
分子碱:NH3,H2O,NaOH
碱 阴离子碱:Ac,S2,HP4O
阳离子碱:A H 2 lO 5 O 2 ,H C H u 2 O 3 O
编辑课件
7
HN 3H O 2O H 3O N3 O
H 2O N3H N4 H OH
酸(1) 碱(2) 酸(2) 碱(1)
编辑课件
8
3、酸碱溶剂理论
2H2O H3OO H
+) H 3O OH 2H 2O
———————————————————
— C3H CO O NH 3H C3H COO 4
编辑课件
11
F 3 6 H e 2 O 溶 F O 液 3 e 3 H 3 O
酸
产生阳离子
3 H3 C 3 H 2 O O 3 C 2 O 3 H 2 O 3 O H
———————————————————
—净反 :K应 FSb 5 F KS6bF
碱
酸编辑课件
盐
15
液态二氧化硫按下式电离:
2S2 O S O 2S3 O 2
S O 2 C S2 O l2 Cl
酸
C2S s3 O S3 O 22Cs
碱
SO 2 C C 2 Ss 3 O l2 C s2 S C 2 中 O l 和
酸
碱
盐 溶剂
编辑课件
16
4、路易斯酸碱理论
定义: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 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
A :B A :B A B
酸 碱 酸碱加合物 配合物
N 4 i:C O N C i4 O
Sn4C 2l:ClSn6 2 C l
••
••
O B3F C3H C3H F 3BO C3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