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执笔人:主审人:一、课程定位《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在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中的“连锁经营”模块课程。

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

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与采购和配送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该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品类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原理》、《门店运作实务》,后续课程有:《连锁企业信息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完成由建立和管理连锁企业采购部门、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管理连锁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估连锁企业采购绩效、设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进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作业、配载商品及优化连锁企业配送线路、评价连锁企业配送绩效等八大板块项目构成的若干学习任务,掌握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适应连锁企业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㈠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

本课程主要依据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设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分析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工作过程、归纳学习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实现学习任务工作化和工作任务学习化,进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

㈡设计思路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相关职业岗位对该课程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的职业能力。

这样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够从事采购助理、采购员、采购经理助理、出库管理员、入库管理员、理货员、分拣员、仓库经理助理等岗位的工作;毕业后再经过三年左右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于采购经理、配送中心经理等职位。

从这一职业定位的角度出发,经过对连锁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广泛调研,我们确定了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并通过完整的项目任务的学习和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

2.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采用项目课程开发理论本课程由内容紧密相关的采购管理和配送管理两部分组成,因此,在课程模块设计上也相应的依据采购与配送管理业务流程(工作过程)将课程划分为八个任务功能模块,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比例约为1:1。

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重点突出采购与配送的实践和工作能力的训练,并反映当前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3.在教学方法设计上,适应“项目为中心,任务为驱动,工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教学方法采用了典型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分组讨论和分组实训等方法,从而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在课程实施的后期,我们利用学生在连锁企业半年顶岗实习的机会亲身感受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并将在校所学技能应用于实践,并由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效果。

4.在效果评价设计上,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过程考核为主要方式改变传统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考核要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

明确理论知识点考核与实践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同一性评价与特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以人为本,遵循评价的完整性、连续性、互动性与科学性的原则。

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渐进过程,过程评价作为考核的重点,可考核如工作态度、效率、规范性、安全性等;结果考核可为工作质量,依不同任务要求,设置一些考核指标;最后还可考核学生个人总结的收获与思考程度。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通过本门课所的学习,构筑和健全专业知识结构,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学习奠定相应的基础;同时,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从事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工作的良好职业技能和素质,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

㈠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连锁企业采购部门的职责和采购制度;2.掌握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的内容和方法;3.掌握连锁企业供应商选择和考核的方法;4.掌握连锁企业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5.了解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流程及基本方法;6.了解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7.掌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各项工作的具体作业方法;8.掌握连锁企业配送绩效评价的内容及基本方法。

㈡能力教学目标1.能够科学建立连锁企业采购部门;2.能够正确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3.能够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管理连锁企业供应商;4.能够应用适当的方法评估连锁企业采购绩效,并学会提出改进绩效途径;5.能够合作完成连锁企业一些配送作业,包括管进货作业、拣货和补货作业、出货作业;6.能熟练应用条码、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等信息技术与相关设备;7.能熟练使用地牛、叉车、笼车等设备,合理地完成配送工作任务;8.能够应用适当的方法评估连锁企业配送绩效,并学会提出改进绩效途径。

㈢素质教育目标1.树立学生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2.具备热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3.具备发现、分析连锁采购与配送工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胜任连锁采购与配送岗位的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5.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较强的领导能力。

四、典型工作任务㈠建立和管理连锁企业采购部门1.建立连锁企业采购部门2.设置连锁企业采购部门职责3.确定连锁企业采购部门制度㈡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1.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2.编制连锁企业采购预算㈢管理连锁企业供应商1.选择连锁企业供应商2.审核连锁企业供应商3.考核连锁企业供应商4.管理连锁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㈣考核评估连锁企业采购绩效1.评价连锁企业采购绩效2.改进连锁企业采购绩效㈤规划设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1.规划连锁企业配送中心2.设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内外部结构3.配备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㈥进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作业1.进行进货作业2.进行拣货、补货作业3.进行出货作业㈦商品配载及优化配送线路1.配载商品2.优化配送路线㈧评价连锁企业配送绩效1.分析连锁企业配送绩效评价标准2.评价连锁企业配送绩效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学时分配七、实施建议㈠教材编写或选用尽可能根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择教材。

如果选择教材,鉴于本课程教材种类繁多,而且不乏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可根据学院教学实际,建议本课程使用已有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

㈡教学建议1.课程实施要围绕就业、工作岗位展开。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要围绕就业这个导向,面向实际,根据具体的连锁经营管理岗位群,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兼顾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能力。

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较薄弱、动手能力强,在教学中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尽量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1:1,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2.坚持“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原则,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连锁经营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等良好的素质。

3.教学中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而非注重教,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角色扮演、教师讲授等多种方法,使学生通过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训练和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中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第二课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连锁经营管理综合职业能力。

5.部分教学内容可结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环节,安排学生进行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部门实践活动,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交互结合,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6.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意研究高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特点,积极探索高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和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图书资料,不断增大教学的信息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能力范围。

7.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教学标准,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连锁经营实践的发展调整课程教学标准,丰富教学内容。

㈢教学评价本课程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表: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包,动员学生制作项目分析报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吸收连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纳入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各自所长,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建立校内连锁经营实训中心,充分利用仿真软件构建网络实训平台和连锁经营设施,提高学生的连锁经营实践操作能力。

3.成立学生连锁经营协会,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商、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精神。

4.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科学安排学生到连锁企业进行认知实习、阶段实习、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阅读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发展的前沿资料,尽可能多地进行信息搜集与讨论,使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来源多元化,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