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5.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技术有独立性, 有自己发展的规律,它有塑造人、控制人,引领 社会的一面,但同时任何技术又都受社会的影响, 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来选择和建构。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总体上看,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技术则是 一种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也有紧密的联系。
科学是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知识,这一知识对人类 能动的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是一种知 识形态的生产力。但随着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过渡,工 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科学和技术一体化加快,科 学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逐步让位于现实生产力,第一 生产力特征越发明显。
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科学成长为一种 重要的社会事业,一种社会建制。它向社会的其它子系 统一样,有一个独立的社会体系结构,同时与社会其它 子系统形成密切联系;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是科学演化 发展的结果,大科学必然导致科学社会建制化。
▲技术科学化
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日益需要科学理论、科学方法 的指导,才能完成。如经验技术通过科学分析上升为 技术科学,科学原理转为技术原理形成技术成果。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220. 12.12Sa turday, December 12,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0:4 3:5610: 43:5610 :4312/ 12/2020 10:43:56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10:43: 5610:4 3Dec-20 12-Dec-20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0:43:5 610:43: 5610:4 3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10:4 3:5610: 43:56D ecembe r 12, 2020
2、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关系随历史而不同。古代,科学与技术 归属于不同阶级,联系松散;近代,科学的技术支持 作用明显,二者不情愿的发生联系;近代后期以来, 二者开始了自愿的亲密接触,出现了新的情况。
▲科学技术化
科学活动中包含大量技术活动,技术活动的开展 主要是为科学活动服务。如科学实验设备开发、科学 对象技术控制、科学数据获取和处理等
自然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不同, 是人类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追求认识客观性的社会 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民族性。科学作为一种追求 客观性的期望也形成一种科学文化,出现科学思维、科 学语言、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等, 构成社会的另一精神指南。
3、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自然性表现为技术发明和使用要尊重自然规律, 利用自然资源;社会属性指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要 遵从社会规律,受社会因素制约。 ▲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技术是达到人类目的的手段,有中性的一面,但 同时技术在设计中又灌输有伦理、政治价值,在 使用中又能影响社会价值。
▲技术的人类有益性与有害性:技术把人的需 要作为目的,所以他能给人带来益处,但同时技 术又是破坏自然进程的力量,势必会造成生态问 题
1、科学是求真的一种认知活动、方法系统和知识体系。 科学作为求真的认知活动是一个无完结的过程,这个
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结合的不断反复,科学家以越来越严 密的社会组织来建构这个过程;科学是人与外部世界的 中介,作为中介它不断形成着行之有效的符号、逻辑和 操作规则的方法体系,实验和数学方法是其最基本的方 法;认知成果和中介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自圆的系统知 识,成为区别于经验知识的标志。 2、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项目
科学
目的任务
认识客观世界
形态
概念等知识形态
与生产的关系
间接的、潜在的
对经济和生活需求 不确定的、长远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政治、法律关系 较弱
选题
自由探讨
方法
实验、归纳、分析
完成课题期限
较长,难以严格约束
评价标准
真与假、正确与错误
成果所有
全人类
生态的影响
相对小
任务提出
学者、教授
技术 变革客观世界 知识可操作及物化 直接的、现实的 确定的、近期的 更强 目标明确 试验、综合、想象 较短、有明确规定 好、坏、实用、经济 私人或雇主 相对大 发明家、工程师
从哲学角度看:技术不是简单的手段或所谓人类活动, 而是一种与自然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
技术涉及领域广,功能多,思考技术角度也多样。
2、一种技术定义 我国学者高亮华在综合各种技术定义基础上,给
出一个技术定义: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 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 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 3、技术的本质特征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二、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1、定义技术的几种方式
从技术与人关系看:技术是人的体外器官,是人的自然 器官的模仿和延伸;
从技术与生产关系看: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传达 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诀窍、技艺理论与实务总和;
从技术与社会关系看: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人类生 活的根基,我们未来生活的决定者,技术社会建构论认 为技术产生、发展受社会制约,社会决定它的发展。
关于科学的概念,学术界有争议,有不同的观点 。 由此在今天科学文化在优势的社会里,出现许多与 科学相关问题的争论。我们认为:科学是多棱镜, 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体会;科学是进化树,在不同 时代,其内涵也有差别。贝尔纳说:科学不是个能 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我认为,人 们应该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定义科学、理解科学。 下面是人们对科学概念的几种理解。
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从本讲开始我们将讲授科学技术观,这 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本讲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科学的本质 第二,技术的本质 第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的本质
19世纪下半叶,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把 science译为科学(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学问) 1893年,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清前,中国把自 然科学称为格致学。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上午 10时43 分56秒 10:43:5 620.12. 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