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明确目标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

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三、细读理解,突破重点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2.理解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

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

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起,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

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要点: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可以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

现在,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四、拓展延伸,文道结合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

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

老师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争吵》,齐读课题,(正音“争、吵”是翘舌音)问“争吵”是什么意思?2.你与同学或其他人发生过争吵吗?为什么争吵,争吵后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关于争吵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指名读)注意:嫉(jí)读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哼”的读音是hng,不读hēng。

“侍”要区别于“寺”,读音是shì,而不是sì。

“缩”的读音是suō。

(2)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看看火车能不能顺利到站。

(3)识记生字过渡:大家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现在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4)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语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查到的解释)报复: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

诚心诚意:形容非常真挚诚恳。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防御:抗击别人的进攻。

3.理清文章脉路(1)指名朗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

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出示:课文按()顺序叙述的,第()自然段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第()自然段写我的():为吵架而(),又没有勇气();第()自然段写克莱谛用()化解了矛盾,两人重归于好;第()自然段写父亲对我的()。

(3)小结:同学们真会分析,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我”和克莱蒂之间发生的事情,今后大家在写叙事作文的时候,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三、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朗读。

2.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给大家提个醒。

“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墨”字是上下结构,上黑下土。

和“默”相比较。

“承”的第二笔是弯钩,而不是竖钩,中间是三横。

“缘”的右半部分,注意笔画和笔顺: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愤”注意右部分的上半部分。

“毕”的上面是“比”,而不是“化”,不要写成“华”。

“戒”的笔画:横、横、竖撇、竖、弯钩、撇、点;和“或”相比较,偏旁相同,都是“戈”。

“既”的右部分不是“无”,要区别于“即”。

3.教师范写难字。

4.学生书写,教师随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你还记得吗?2.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3.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过渡: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都记住了课文的生字和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1~4自然段,想一想: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2.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①谁愿意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②你发现了吗,这两句话中有一个相同的动词?(碰)③这两个碰有什么不同吗?(克莱谛:不小心我:故意)④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a.“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b.“于是我想报复他。

”(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2)知道我为什么想报复吗?(我嫉妒他)嫉妒是什么意思?()①你从哪里看出“我”嫉妒克莱谛?(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②指导句子朗读。

谁能读出他嫉妒的心理?(3)那他们对待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句子: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

①找得真好,愿意读一次吗?②我在对待克莱谛的碰是什么态度?为什么?(火、骂)③能把我的样子读好吗?④克莱谛是怎么做的?(气、缩)这两句抓住了克莱谛什么描写的?(语言和动作)从他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克莱谛?(宽容待人)⑤能读出来吗?(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1.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8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吵架后我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克莱谛的表现,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感受,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1)我们先来看一看安利柯的表现,谁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下。

a.出示句子: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不安)②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后悔)③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有多好!(后悔自责)④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矛盾)b.指导朗读。

你们的体会很深,请你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心情体读一读这些句子。

(自读,教师指名读,评议)(2)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克莱谛有什么表现?出示句子: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