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摘要
在城镇,从住宅、工厂和各种公共建筑物中不断排出各种各样的污水和废弃物,需要及时妥善地排除、处理或利用。

排水工程是为保护环境,现代城市就需要建设一整套的工程设施来收集、转输、处理和处置污水的工程设施。

主要设计一个污水出处理厂的处理工艺。

消除污水的危害,保障人民的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

因此,针对此情况,我们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现代城市的排水管道设计,来使污水能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顺利的排出并且竟可能的回收利用。

目录
一、概述---------------------------------------------------------------1
1.1设计准备-----------------------------------------------------------1 1.2排水设计方案-----------------------------------------------------1 1.3管网布置-----------------------------------------------------------1
二、设计计算-----------------------------------------------------------1
2.1居民生活污水流量计算--------------------------------------------2 2.2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的确定------------------------------------2 2.3设计充满度---------------------------------------------------------2 2.4设计流速------------------------------------------------------------3
2.5最小设计坡度------------------------------------------------------3
三、计算结果------------------------------------------------------------4
3.1表一----------------------------------------------------------------5
3.2表二----------------------------------------------------------------6
四、小结-----------------------------------------------------------------7
一、概述
1.1设计准备
1、明确设计目的、内容和要求。

2、熟悉设计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一般由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本设计所需资料在任务书中已列出,设计中可依此进行。

3、熟悉有关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工程设计的指导性准则,工程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因此,在设计前应先熟悉有关规范。

1.2排水设计方案
根据排水排放条件,建筑物卫生设备情况,建筑高度及有关要求,确定室内排水系统体制,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通气系统的设置,并初步进行排水系统平面布置。

选定各系统管材及接口方式。

1.3管网布置
1.3.1根据确定的设计方案,结合室内卫生洁具和设备布置情况,按照管道布置敷设原则,进行各楼层排水管网的平面布置。

1.3.2根据平面布置图,绘制给排水规划图。

二、设计计算
2.1居民生活污水流量计算
Q1=Kzl∑【qliNli/(24*3600)】(L/S)
qli——各排水区域平均日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L/(cap。

D)】
Nli——各排水区域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人口数(cap)Kzl——生活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
平均日污水流量
Qd=∑qliNli/(24*3600)(L/S)
2.2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的确定
Kz取值范围为1.3~2.3,可按下式计算
Kz=2.7/Qd^0.11 5<Qd<1000
部分工业生产废水的时变化系数
2.3设计充满度
(1)污水流量是随时间变化的,而且雨水或地下水可能通过检查井盖或管道接口渗入污水管道。

因此,有必要保留一部分管道内的空间,为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影响环境卫生。

(2)污水管道内沉积的污泥可能分解析出一些有害气体,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利于管道内的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3)便于管道的疏通和维护修理。

最大设计充满度
2.4设计流速
与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对应的水流平均速度成为设计流速。

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或冲刷,设计流速应该限制在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速范围之内。

明渠最大设计流速
2.5最小设计坡度
设计坡度与设计流速的平方成正比,与水力半径的3/4次方成反比。

常用管径的最小设计坡度
三、计算结果
3.1表一
3.2表二
四、小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给水排水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我认为,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
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

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