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2020.10.05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所有题目答案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物体和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B.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C.加速度越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越大D.第5秒末到第7秒初经历了2秒2.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C.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所受的作用力一定是共点力3.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对任何情况均适用C.力的单位是牛顿,该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是相同的4.把一小球从某一高度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仍为v0,方向竖直向下,则该运动过程中()A.小球做平抛运动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不变D.小球所受合外力的总功为零5.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B.C.D.6.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像和速度(v-t)图像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像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C.v-t图像中t3时刻物体3的速度大于物体4的速度D.两图像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和4开始反向运动7.在水平地面上O点正上方不同高度的A、B两点分别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如果两小球均落在同一点C上,则两小球()A.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B.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C.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D.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可能相同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侧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墙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变B.A与B之间的作用力减小C.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A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减小9.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速率的平方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小B.在x0位置甲、乙两车相遇C.在到达x0位置前,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前方D .从x=0至到达x=x 0位置,乙车所用时间小于甲车所用时间10.如图所示,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A 、B 的运动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B .B 的向心力是A 的向心力的2倍C .盘对B 的摩擦力是B 对A 的摩擦力的2倍D .若B 先滑动,则B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 小于盘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1.地球和火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球体半径是火星半径的n 倍,地球的质量是火星质量的k 倍,忽略行星的自转。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2kn 倍 B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第一宇宙速度的k n倍 C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大 D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12..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木块m 和M 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它们始终相对静止,m 、M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 、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 .若m 、M 一起匀加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B .若m 、M 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 C .若m 、M 一起匀加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 D .若m 、M 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1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半径OA 水平,直径BC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M 点以初速度02v gR ,沿竖直方向向下抛出,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C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
已知AM =2R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从M 到C 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2mgRB .机械能减少32mgRC .合外力做功12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1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 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 μθ<,则下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运动情况的是()A .B .C .D .15.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连接,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B .若小车向左加速运动,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等于mgC .若小球受两个力的作用,小车一定向左或向右匀速运动D .若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小车一定向左加速运动或向右减速运动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____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像。
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_____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_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_____cm。
1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甲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m g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22(2)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可能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图像_____________四、解答题:(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36分)18.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6s后速度达到30m/s,然后匀速运动了10s,接着经5s 匀减速运动后静止。
求:(1)质点在加速运动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的大小?(2)质点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9.如图所示,水平平台AO长x=2.0m,槽宽d=0.10m,槽高h=1.25m,现有一小球从平台上A 点水平射出,已知小球与平台间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1倍,空气阻力不计,g=10m/s2.求:(1)小球在平台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为使小球能沿平台到达O点,求小球在A点的最小出射速度和此情景下小球在平台上的运动时间;(3)若要保证小球不碰槽壁且恰能落到槽底上的P点,求小球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20.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BC为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CD为水平粗糙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中点B由静止释放,滑至D点恰好静止,CD间距为4R。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求小滑块到达C点时,小滑块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3)现使小滑块在D点获得一初动能,使它向左运动冲上圆轨道,恰好能通过最高点A,求小滑块在D点获得的初动能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5:ACDDD6-10:BBBDC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者得2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1.AC12.BD13..BC14.BD15.C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6. 竖直 4 50 10 17. B 0.50 C 四、解答题(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36分) 18.(1)5m/s 2,6m/s 2;(2)22.14m/s 【解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va t得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22130m/s 5m/s 6a == 匀减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为22230m/s 6m/s 5a == (2)匀加速运动的位移11306m=90m 22vt x ⨯== 匀速运动的位移223010m 300m x vt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33305m 75m 22vt x ⨯=== 所以质点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1231239030075m/s 22.14m/s 6105x x x v t t t ++++==≈++++=155/719.(1)1m/s 2(2)2m/s ;2s(3)0.2m/s【解析】(1)小球在平台上沿水平方向只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ma kmg =, 所以20.1101/kmga kg m s m===⨯=; (2)为使小球能射入槽中,小球的最小出射速度满足到达O 点速度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知:2112kmgx mv =,代入数据解得:12/v m s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110v at -=-,联立以上式子得12t s =; (3)小球不碰槽壁且恰能落到槽底上的P 点,水平方向:22d v t = 竖直方向2212h gt =,得20.5t s =,联立得:20.10.2/0.5d v m s t === 20.(1)0.25;(2)3mg ;(3)3.5mgR 【解析】(1)从B 到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400mgR mgR μ-=-所以0.25μ=(2)设小滑块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C 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2C mgR mv =解得:C v =设小滑块到达C 点时圆轨道对它的支持力为N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N Cv F mg m R-=解得:N 3F 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滑块到达C 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N 3F F mg '==(3)根据题意,小滑块恰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A ,此时,重力充当向心力,设小滑块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A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Av mg m R=解得A v =设小滑块在D 点获得的初动能为k E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k p k A E E E Q =++即2k 124 3.52A E mgR mv mgR mgR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