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有些村民往盛有浑浊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产生沉淀物,化学上去掉水中沉淀物的操作叫做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______.
(3)当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
13.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如下:
(1)步骤③现象是试管内有____________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步骤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1)其中表示单质的是图____________(填编号),
(2)①中粒子转化为②中粒子过程是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①转化为②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4)在①转化为②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好且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用燃着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D.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8.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白色针状结晶,味苦,几乎不溶于水.下列有关青萵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3)如果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选用的最佳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标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3)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____;(4)常用于作燃料的是:______;
12.【最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到持续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各地采取措施积极抗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易溶于水.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C.用碳酸水(二氧化碳水溶液)滴灌大棚植物是为提高大棚温度
D.喝碳酸型饮料感到凉爽
二、填空题
10.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①氮元素_____②干冰______③2个钠离子____④氯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11.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氯化钠B.氢气C.水D.氮气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2)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如图是钴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钴的元素符号是CO
B.缺钴易得贫血病
C.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3)通过以上探究,你觉得要使实验成功,选择的反应物应符合的条件是:__________.
15.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A.“味苦,几乎不溶于水”属于青蒿素的化学性质
B.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C.青蒿素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A.档案材料发生火灾时适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因镁等金属材料可在CO2中燃烧,所以镁等金属材料发生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初级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纸张燃烧C.铜丝折弯D.酒精挥发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3)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C.分子的种类数没有改变D.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三、科学探究题
14.某校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为了确保实验成功,首先应__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
A.水银B.水C.干冰D.石灰石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