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Zn+H2SO4=ZnSO4+H2↑B. CO+CuO=加热Cu+CO2C. C+2CuO=高温2Cu+CO↑ D. Fe+CuSO4=FeSO4+Cu22.要证明Cu、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必须要做的实验是()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D. ①②3.如图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④B. ①②③⑤均属于金属材料C.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把打磨过的铜丝伸入硫酸铝溶液中,观察现象D. 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是()A. 氯化锌B. 氯化镁C. 氯化亚铁D. 氯化铜5.逻辑推理是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则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 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6.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A. 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B. 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C. 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7.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会增重B. X可能是铁C. X的活动性比Ag强D. 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8.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只将少量品红加入到热水中B. 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只将Fe、Cu、Ag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C. 探究MnO2是否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比较MnO2加到H2O2溶液前后产生气泡快慢D. 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含量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两种气体中9.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AgNO3=X(NO3)2+2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B. 金属X可能是铝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该反应前后X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10.选择合理试剂验证Cu、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选择试剂中不合理的是()A. Fe、Ag、CuSO4溶液B. Cu、Fe(NO3)2溶液、AgNO3溶液C. Cu、Fe、稀盐酸、AgNO3溶液D. Cu、Ag、Fe(NO3)2溶液11.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做出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铜与氯化银不反应,说明铜比银活动性弱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③④1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 X>Y>ZB. Z>Y>XC. X>Z>YD. Y>Z>X13.将X、Y、Z三种常见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

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滤渣中只有X 和Z.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Y、ZB. Z、Y、XC. Y、X、ZD. X、Z、Y14.铁、铜、银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三种金属。

某同学对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下列所选无法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A. Fe、Ag、CuSO4溶液B. FeSO4溶液、Cu、AgNO3溶液C. 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 Cu、Ag、FeSO4溶液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区分氢气与一氧化碳B.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C. 除去泥水中的可溶性固体D. 探究铁、镁活动性顺序16.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实验后得到三种金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的3个转化实验缺一不可B.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丙>乙>甲C. 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D. 只进行图中所示的转化②③也能得出正确结论17.大洋底蕴藏锰结核,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Mn+H2SO4=MnSO4+H2↑B. Mg+MnSO4=MgSO4+MnC. Mn+CuSO4=MnSO4+CuD. 2Ag+MnSO4=Ag2SO4+Mn18.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 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 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 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2月2日,仅用10天时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使用,集中救治患者。

医院主材为新型周转材料(方柱加固件),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填一种即可)。

(2)用彩钢板覆盖聚乙烯泡沫芯做墙体相比普通的砖混墙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下同)。

用铝合金做门窗的优点是______。

(3)彩钢板的表面常常镀锌,请你写出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020年6月23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

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的______(填“高”或“低”)。

(2)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

(3)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______(填“强”或“弱”)。

(4)卫星发射过程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

在C2H8N2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21.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实验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

(2)实验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一段时间后过滤。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请设计简单实验,确定滤渣的成分,______。

此时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Zn2+②Zn2+Fe2+③Zn2+Fe2+Cu2+④Fe2+Cu2+22.如图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其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由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元素的原子序数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下面是冶炼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4Na+TiC4=Ti+4NaCl,该反应证明钠和钛两种金属中______的活动性要强一些。

2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

(2)锂是最轻的金属,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如图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3)沈阳地铁的修建使用了大量的钢铁。

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由氧化铁变成铁时,铁元素化合价的具体变化是______。

(4)金属的应用与金属活动性密切相关。

利用下列提供的试剂,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现有试剂:铁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稀硫酸。

(金属均已打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 ______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4.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

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你的设计方案是______。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______ 。

金属活动性:Cu______ Ag(填“>”或“<”)。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1.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______。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______较好。

3.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

【拓展与延伸】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

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置换反应的含义进行解答,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A.Zn为单质、H2SO4为化合物,生成物中H2是单质,ZnSO4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A不符合题意;B.反应物CO、CuO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B符合题意;C.C为单质、CuO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是单质,CO2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C不符合题意;D.Fe为单质、CuSO4为化合物,生成物中Cu是单质,FeSO4为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故D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