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人教统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项突破

安徽省人教统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之材料解析题专项突破

近些年的安徽省中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分布在15、16两题, 分值20分。
这一题型主题鲜明,紧跟时代发展,试题中材料的呈现形式多 样,有文字叙述、历史图片、地图或图表等,具有典型性、直观性 的特点。试题中的设问紧扣材料,层层递进。材料解析题源于教材 ,却高于教材,它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是考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 ,也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方面) C.数据(发生什么变化)
(2015安徽)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 学的思想活力。
•综合创新能力的要求: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实现创新突破的必备能力
(2)考试中材料解析题表现
①题型结构: 题干(导语)+材料+问题
(2)考试中材料解析题表现
②题型结构: 材料+问题
(2)考试中材料解析题表现 ③材料解析题问题的几种问法:
①“根据材料……指出(或比较材料、概括、归纳)… 情况、分析原因、影响等”
示例(2014年安徽)
变化、趋势类
(出现“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趋势”等问法时) A.答“由/从……到(发展/变成)……” B.答“越来越……“
示例:【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 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 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 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表现: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关系、联系类
(出现“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几个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等问法时) A.两者之间的关系:a.总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等) b.分析(A对B有什么作用;B对A有什么
作用) B.三者及三者以上的关系:
②“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或比较材料、 概括、归纳等)……”
③“综合上述材料……谈认识(或者启示)等
█ 三、材料解析题解题步骤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可分为三步:一读、二找、三答。
读 粗读题目,包括材料和出处。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再次,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文字材料:认真阅读所有文字,包括出处、作者等;
首先判断该段材料对应哪个历史信息; 接着明确该段材料的中心意思、作者态度(注意 首句、尾句,情感态度明显的词句,突出变化的描述等内容,养 成勾画、标记的习惯)
图片图表材料:认真阅读图上所有信息(尤其图片名称、
注解等文字信息) 明确图片、图表对应哪个历史信息 图表须注意: A.表的名称(比较什么内容) B.表头(包括横向、纵向的表头,比较什么
a.第一种情况:A决定了B,B影响了C(依次顺承关系) b.第二种情况:多个事项共同与某个历史事件有关系,
如A是该事件的前提;B是该事件的基 础;C是该事件的核心;D是该事件的发 展等
示例:
答案:民族团结、平等和互助。(2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 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安定与 统一,可以促进民族交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言之有理 即可,2分)
影响、评价类
(出现“影响”、“评价”、“作用”等问法时,有时“看法” 也是在问影响) A.答正、反两个方面,积极+消极,或进步性+局限性(绝大多 数“影响题”为这一思路,除非题中明确要求只答正、反其中 一个方面;另外,有的历史事件比较特殊,只存在正反其中一 个方面,如“新中国成立的影响”、“法西斯的侵略”) B.答该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历 史影响(当从正反两个方面不好作答时,可从这一思路尝试作 答)
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材料解析题专项突破
2019届初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作答详情
█ 一、题型概述
材料解析题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
,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综合展现,旨在考查同学们阅读理 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解释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2个月”是指从______年10月到______年10月。 “11个省”是指______、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 肃、______。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先进的中 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2分)
示例
█ 二、认识材料解析题
(1)命制材料解析题的缘由 •历史学科的特点: 论从史出 •历史教学的要求:
《课程标准》:“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 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 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摘自冯天渝、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 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 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 里,纵横11个省。
找 看清提问,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 系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
找取相关信息点:要注意找设问与材料中的关联点,要注 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要注意找取材料论述 的中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 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四种常见设问方式:
█ 四、材料解析几种类型的答题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