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控制系专业课考研心得
如何准备初试
我在这里写的关于自动控制原理的专业复习,只是我本人的一点点心得,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启发。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浙大是在大三上学期开课的,对于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开课阶段,即使你本科不是浙大的,但是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内容是和浙大基本类似的,所以如果这个学期刚好开了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那就请把第一点看完,应该有所收获。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基础是:
数学基础:拉氏变换、傅立叶变换、Z变换(复变函数或者信号与系统课程内容)、矩阵的变换(线性代数内容)
专业基础:电路分析,机械原理、电机拖动(或相关课程)这部分的内容不需要全掌握,需要时查书也可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
1,通读章节目录和绪论部分。
原因很简单,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材也厚薄不同。
但是知识体系必须首先掌握。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
2,分章节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当然在考试的时候是绝对不会考死背的东西,归纳的目的在于熟悉基本理论,以便于在后面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这部分的工作应该在每章学习完之后马上整理,如果推迟的话,又要重新看一遍,比较费时。
3,知识点的归纳
这点非常重要,归纳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课程整理成自己的结构框架。
以便于今后的复习。
这个整理可以适当参考要报考学校的考试大纲。
一般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分布还是覆盖比较全面的。
比如:数学模型:结构图、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等。
(必须掌握的建模方法,需要理解和了解的知识点自己标示出来。
)
4,课后习题。
我认为既然要专业考试的内容就是做题,那么课后习题是不能放过的,而且有老师的指导学习起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尽量把课后习题做完,做对。
整理出每个题考察的知识点。
5,辅导书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找一些比较权威,全面的辅导材料来学习的。
一般好一点的辅导书会指出本章重点,难点。
一些扩展的内容可能教材没有,但是辅导书里有。
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
第二、复习阶段:
如果你属于这学期开课的朋友,请在老师上完课后即时复习。
复习内容:整理笔记,归纳知识点,做题,做课后习题,做辅导书里的例题和习题。
如果你属于以前学过这门课程的朋友,请参看以下内容。
时间安排在3-5月,有人觉得一般专业课复习应该放在10月以后,我个人认为那是对基础相对比较好的朋友是适用的。
在3月开始复习的好处是很多的,有更充足的时间对考试内容全面复习,可以在比较平和的心态下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在校学生这个阶段相对来说是比较清闲的阶段,新课刚开,老师一般不会布置太多作业,也没有考试的压力。
所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专业复习的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
复习资料:
1,报考学校要求的教材是必须准备的。
因为这门课程内容比较多,每个学校,每本教材侧重点是不同的。
所以应当严格按照教材进行复习。
2,自己整理的学习笔记或者能弄到报考学校的专业笔记是最好的。
3,考试大纲,一般3月考试大纲还没有出来,可以按照去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
4,选择比较权威的复习参考书。
我自己用的是《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另外一本是国防科技大学出的《自动控制原理典型题解析与实战训练》。
至于复习方法,因人而异。
最关键的是围绕知识点的基本题型应该都有具体的解题思路,并且都动手算过,否者有思路到具体计算的时候有的细节还是会出问题的。
感觉和数学学习有点类似。
第三、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应该是在9月底10月初各校专业考试大纲都出来以后。
考试大纲和专业目录在各校网站都提供下载,购买往年真题,有的学校提供网上下载,但是浙大的历年真题需要到研究生院或者图书馆一楼购买。
这个阶段有了前面的复习基础一般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了,通常是对照考试大纲整理知识点,并把往年真题认真做一遍,错的题目要做对为止。
当然,考过的题目不一定会再考,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有的只是把数据改了,题目是一样的。
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熟悉出题老师的的思路,常考知识点和常考题型一定要熟悉。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把公式定理整理成一张纸,尽量要背下来。
冲刺阶段应该达到的效果应该是拿到题目马上能做,如果你还需要翻书复习公式,那说明复习效果没达到,需要继续加强复习。
最后,专业课考试一般是安排在第二天的下午2点,抽空把自己整理的公式定理的那张纸看看,不需要准备其他的了,直接进考场。
说了这么多,下面进行下总结,专业课的复习需要分阶段的复习,首先看胡寿松编写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这本书,可以对照浙大本科上课布置的课后习题归纳出重点知识,写在笔记本上,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只看笔记本上记录的重点知识,接着做历年试卷,在做历年试卷时特别要注意查漏补缺,将近几年试卷上出现的考研重点记录下来,在下一轮的复习中主要针对这些方便的题目进行强化练习,每年考研的重点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最后自信满满的进入考场,沉着冷静答卷,相信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如何准备复试
复试主要包括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两部分。
针对不同的面试内容,考生应充分准备,就英语复习来说,应当强化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浙大控制系在考查英语能力时,只考查听力,而不考查口语,考生在准备英语复试过程中,可以强化练一下听力,如何强化?这就需要了解更多的专业词汇,这个其实主要是靠平时学习专业课时多积累,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英文文献了解更多的专业词汇。
而专业课面试过程中,考查考生的角度主要有:专业知识、研究方向、毕业论文、学习生活等,考生可针对这几个方面在备考中给予重点关注。
1.专业知识。
考研面试中对专业知识的考查更灵活,例如老师可能会问一些行业内的一些热点新闻,要求你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对这些热点事件的
理解。
由于研究生教育避免的是纸上谈兵,因此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论事,仅仅局限于事件本身,也不能空谈理论,而是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或将实践总结提升为理论。
2.研究方向。
很多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方向分得非常明确,考查的内容也大相径庭,对于研究方向上的准备,考生最好的参考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
导师的研究方向反映了这阶段他关注的焦点,面试的时候他的兴趣点,也很可能与他的研究方向有关。
考生平时要多看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
特别提醒:如果你的观点和导师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那他一定会对你留下不错的印象。
3.毕业论文。
对于跨专业考生,本科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会反映考生在论文上的敏感和专业上的偏好。
在面试前一定要好好把握毕业论文的内容。
考生可以对本科论文和研究生专业有结合点的地方好好准备一下。
4.学习生活。
大学四年在学校,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学习,还需要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结交各种人,这有助于提高我们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复试时,老师一般都比较关注这方面的能力,因为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项目,我们不是一个人做的,是一个团体集体做的,这就需要我们必备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项目。
考研面试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衣着简洁,注意礼貌。
现在考研的绝大部分是80后,然而参加面试的老师都是70、60年代或更早年代出生的人,两者性格差异很大。
因此,建议考生在参加复试时,穿着打扮一定含蓄、稳重一些,不要过于张扬和前卫,以免招致反感。
其次,复试时需要出示或上交一些手续,比如本科成绩单、准考证等等,考生应当认真阅读复试通知,准备妥善。
第三,虚心诚实,切忌不懂装懂。
如果考生一时不能理解考官的问题,一定不要不懂装懂地解释。
考官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他们已有自己的想法了,换句话说,考生靠蒙是不能过关的。
这时,考生可以坦诚地告诉考官自己不知道。
不过,这并不是最佳的方法。
最佳的方法是,考生在告诉考官不懂之后,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