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污水自然生物处理法
4、水力条件:水力条件主要指废水在塘内的流动特征,如 塘内存在沟流、短流和返混,将使废水在塘内混合传质过 程受到影响,有机物的去除率将下降。我国目前推荐的水 力条件是:1)塘的个数不少于3个,串联运行;2)塘形如 为矩形,长宽比应大于3,每个塘的面积以5000m2为度;3) 进口距塘底0.5m,以多点进水为佳,出口应尽可能远离 进口;4)尽量设置导流墙,横向导流墙长度为塘宽的0.8 倍,纵向导流墙长度为塘长的0.7倍;5)沿塘长每隔一定 距离设置一条横向污泥沟,沟上方设障板,障板伸入水中 约0.9m,水面以上部分不大于0.15m;6)塘堤的最大和最 小坡度分别为3:1和8:1。
放养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完成的:一 是吸收——贮存和捕集——积累一沉淀;二是它们发达的 根系上形成了大量的生物膜。植株通过根端向生物膜输氧, 使微生物参与对污染物的净化。上述处理机理在水葫芦塘 中表现最为典型,显示出很强的净化能力。
2、养殖塘
好氧塘和兼性塘中有水生动物所必需的溶解氧和由多条食物 链提供的多种饵料,具备养殖鱼类、螺、蚌和鸭、鹅等家 禽的良好条件。这种养殖塘以阳光为能源,对污染物进行 高同化、降解,并在食够链中迁移转化,最终转化为动物 蛋白。国内若干大、中型养殖塘的运行结果表明,它比普 通藻类共生塘有更高的净化效果,BOD。的去除率在90% 以上,SS和N、P的去除率一般在80~90%,细菌去除率大 于98%,而鱼产量比清水养鱼增产0.3~0.45kg/m2。
3、曝气塘Leabharlann 为了强化塘面大气复氧作用,可在氧化塘上设置机械曝 气或水力曝气器,使塘水得到不同程度的混合而保持好氧 或兼性状态。曝气塘有机负荷和去除率都比较高,占地面 积小,但运行费用高,且出水悬浮物浓度较高,使用时可 在后面连接兼性塘来改善最终出水水质。
4、厌氧塘
厌氧塘的水深一般在2.5m以上,最深可达4~5m。当塘 中耗氧超过藻类和大气复氧时,就使全塘处于厌氧分解状 态。因而,厌氧塘是一类高有机负荷的以厌氧分解为主的 生物塘。其表面积较小而深度较大,水在塘中停留20~ 50d。它能以高有机负荷处理高浓度废水,污泥量少,但 净化速率慢、停留时间长,并产生臭气,出水不能达到排 放要求,因而多作为好氧塘的预处理塘使用。
三、土地处理法
(一)废水的土地处理概念及分类
1、废水的土地处理概念:废水的土地处理,是将一、二级 处理出水用于农田、牧场或林木灌溉,或将原废水经土壤 渗滤后回注于地下水等处理技术的总称。
废水中通常含有农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对我国一些城 市污水的测定结果表明,污水中含T—N约为30~90mg/L, NH3一N约为20~50mg/L,P约为3~4 mg/L。K约为5~40 mg/L。上述养分经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只有少量被除去, 而大部分随出水排出。利用废水灌溉,不仅解决了农牧林 业对水、肥两大要素的需求,并通过其中的腐植质提高土 壤肥力和地温,获得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而且能除去人 工生化处理难以除去的N、P营养物和难生化降解有机物, 进一步降低BOD。、COD、SS和病原菌,使废水资源得到再
一、稳定塘
(一)稳定塘的种类和功能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一种天然的或经过一定人工修整的 有机废水处理池塘。按照占优势的微生物种属和相应的生化 反应,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曝气塘和厌氧塘四种类型。
1、好氧塘
好氧塘是一种主要靠塘内藻类的光合作用供氧的氧化塘。它 的水深较浅,一般在0.3~0.5m,阳光能直接射透到池底,藻 类生长旺盛,加上塘面风力搅动进行大气复氧,全部塘水都 呈好氧状态。
二、生态系统塘
生物稳定塘中,除了上述四种主要靠微生物起净化作用 的塘型外,还有以放养高等大型水生植物作为强化净化手 段的水生植物塘和利用污水养鱼、蚌、螺、鸭、鹅的养殖 塘。二者可统称为生态系统塘。
1、水生植物塘
水生植物可分为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 植物四类。放养品种的选择取决于它们的适应和净化能力、 是否易于收获处置及利用价值等。一般认为,凤眼莲(即 水葫芦)、绿萍等漂浮植物和水浮莲等浮叶植物有很强的 耐污能力,适合于前级多污带稳定塘放养,芦苇、水葱、 菖蒲等挺水植物具有中等耐污能力,适于在水浅的前级氧 化塘栽植,而茨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则适于在寡污带的 后级氧化塘和接纳二级处理水的塘中放养。
兼性塘是氧化塘中最常用的塘型,常用于处理城市一级沉淀 或二级处理出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常在曝气塘或厌氧 塘之后作为二级处理塘使用,有的也作为难生化降解有机 废水的贮存塘和间歇排放塘(污水库)使用。由于它在夏季 的有机负荷要比冬季所允许的负荷高得多,因而特别适用 于处理在夏季进行生产的季节性食品工业废水。
按照有机负荷的高低,好氧塘可分为高速率好氧塘、低速率 好氧塘和深度处理塘。高速率好氧塘用于气候温暖、光照充 足的地区处理可生化性好的工业废水,可取得BOD去除率高、 占地面积少的效果,并副产藻类饲料。低速率好氧塘是通过 控制塘深来减小负荷,常用于处理溶解性有机废水和城市二 级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塘(精制塘),主要用于接纳已被处 理到二级出水标准的废水,因而其有机负荷很小。
2、兼性塘
兼性塘的水深一般在1.5~2m,塘内好氧和厌氧生化反 应兼而有之。在上部水层中,白天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塘 水维持好氧状态,其净化机理和各项运行指标与好氧塘相 同,在夜晚,藻类光合作用停止,大气复氧低于塘内耗氧, 溶解氧急剧下降至接近于零。在塘底,由可沉固体和藻、 菌类残体形成了污泥层,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发酵,称为 厌氧层。在好氧层和厌氧层之间,存在着一个兼性层。
2、塘型及其组合:塘型的选择应从处理对象的水质特征出发, 结合当地气候、地形条件确定。例如,在光照充足,没有 持续冰封期的地区,可选用好氧塘;而在处理高浓度有机 废水时,应在系统中设置厌氧塘;在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 废水时,应根据原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和要求,宜采用 多塘组合系统。
3、设计参数我国目前采用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二)稳定塘内污染物质的转化
(三)稳定塘的规划设计
1、塘址选择:稳定塘占地较多,应尽可能利用不宜耕种的土 地,如废旧河道、塘坝、低洼地、沼泽和贫瘠地等,若有 高差,应充分利用。为了防止春、秋季翻塘时臭气的干扰, 塘址应离居民区500~l000m以上,并位于其主导风下风方 向。当用于处理城镇污水时,应结合建设规划统一考虑污 灌、污养和水的综合利用问题,以隶经济、环境、社会效 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