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处理
1) 由水面人工湿地
用人工筑成水了或沟槽状,地面铺设隔水层以防渗漏,再充填一 定深度的土壤层,土壤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污水由湿地 的一端通过布水装置进入,并以较浅的水层在地表上以推流方式向 前流动,从另一端溢入集水沟,在流动地程中保持着自由水面。有 PPT文机档演模负板 荷率介于18~110kgBOD5/(ha·d),幅度较自大然生。物处理
2)设计要点
污水进塘前要经过一级处理,多级塘串联、并联 方式运行均可,塘数不得少于2座。塘形宜根据地 形选用,但要避免产生短流现象。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返回
20.4 污水的土地处理
20.4.1 污水灌溉系统
污水灌溉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解决污水的终年问题(为雨季及冬季),往往不 能进行终年泼水灌溉。非灌溉期间污水若不经贮存排入地表水 体,会造成地表水污染。
自然生物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2/17
3、稳定塘
4、污水的土地处理
5、自然生物处理新进展
6、工程实例
7、思考题和习题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20.1 概述
自然处理系统(Natural Treatment Systems)分为稳 定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Aquatic Systems) 通过水—水生生物系统(菌藻共生系统和水生生物系统)对污 水进行自然处理。土地处理系统(Soilbased System)利用 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陆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 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污水进行净化。
返回
20.3 稳定塘
20.3.1 好氧塘与厌氧塘 20.3.1.1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好氧塘深度一般在0.5m左右,好氧塘内高效地进行着光合作用。DO 的变化:白天饱和状态,夜间降低,凌晨时最低;PH的变化:白天PH上 升,夜间降低。
根据有机物负荷率的高低,好氧塘可分为三种:
高负荷好氧塘:BOD5表面负荷率:0.004-0.016kg/m2·d; 普通好氧塘:BOD5表面负荷率:0.002-0.004kg/m2·d; 深度处理好氧塘:BOD5表面负荷率:0.0005kg/m2·d。 污水在进入好氧塘前必须进行沉淀预处理。厌氧塘是依靠厌氧菌的 代谢功能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具有以下特点:
4.挥发作用:水中的NH3向大气挥发,其量可达21%。 5.吸收作用:微生物及水生植物,吸收铵氮或硝氮作为营养。 6.分解作用:沉淀在沉积层中的有机氮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20.4.3 湿地处理系统
将污水投配到沼泽地上,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在耐水植物的土 壤联合作用下而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
湿地处理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天然湿地系统
利用天然洼地、苇塘,并加以人工修整而成。中设导流土堤,使 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动,H一般在30~80cm之间,不超过1.00m,净化 作用与好氧塘相似。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2)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系统是人工筑成的床槽,床内充填介 质支持芦苇类的挺水植物生长,床底设粘土隔水层,并具有 一定的坡度。污水从沿床宽度设置的布水装置进入,水平流 动通过介质,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充分的植物 根区接触,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净化。
PPT文档演模板
20.3.2.2计算 兼性塘计算的主要内容也是求定塘的有效面积。对兼性塘仍多
采用经验数据进行计算。 1.设计参数
1) 兼性塘可以作为独立处理技术考虑,也可以作为生物处理系 统中的一个处理单元,或者作为深度处理塘的预处理工艺。
2) 塘深。一般采用1.2~2.5m,污泥层厚度取值0.3m 3) 停留时间。一般规定为7~180d,幅度很大。 4) PPT文档演模板 BOD 表面负荷率。按0.0002~0.010kg/(m2自·然生d物)处考理 虑.
宽塘 应采用多个进口。进水管径200~300mm。出水口为淹设式,深入 水下0.6m,不得小于冰层厚度或浮渣层厚度。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20.3.2 兼性塘
20.3.2.1概述
图 20-3 所示为典型的兼性塘净化功能模式。在各种类型的 氧化塘中,兼性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塘的上层为好氧层; 塘的底部为厌氧层;在好氧层和厌氧层之间存在一个兼性层,该 层存活的是兼性微生物,它们能够利用水中游离的氧也能够在厌 氧条件下,从或中摄取氧。兼性塘的=(70~90)%。
b.BOD容积负荷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c.VSS容积负荷率
VSS容积率用于厌氧塘处理VSS含量废水的设计。
下面是国外对几种工业废水厌氧塘采用的VSS容积负荷。
家禽粪水
0.063~0.16kgVSS/(m3·d)
奶牛粪水
0.166~1.12kgVSS/(m3·d)
猪粪水
3) 进水口,矩形塘进水口应尽量使塘的横断面上配水均匀, 宜采用扩散管或多点进水。
4) 出水口,出水口与进水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应尽可能的大,
一般在矩形塘按对角线排列设置,以减少短路。应参照有关资
料进行。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20.3.3 其他稳定塘
20.3.3.1曝气塘 人工机械曝气向塘内污水供氧根据曝气强度大小分二类:
2.厌氧塘
1)设计参数
a.BOD表面负荷率
厌氧塘为了维持其厌氧条件,应规定其最低BOD表面负荷率。如 果厌氧塘的BOD表面负荷率过低,其工况就将接近于兼性塘。
最低容许BOD表面负荷率与BOD5容积负荷率、气温有关。我国北 方可采用300kgBOD/(104m2·d)、(200~600)kgBOD5/(104m2·d)。 我国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对厌氧塘处理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率值 为20~60gBOD5/(m2·d)、(200~600) kgBOD5/(104m2·d)。
2.污水灌溉农田后出水不加收集,不能有效控制排放与 利用。
3.如污水达不到农田灌溉标准,则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污水中的重金属和化学有机合成物含在作 物的某些部位富集,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影响土壤的特性和使用。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式中: A——好氧塘的有效面积,m2;
Q——污水设计流量,m3/d;
S0——原污水的BOD5浓度,kg/m3
NA——BOD面积负荷率,kg/(m2·d)
BOD面积负荷率应根据试验或相近地区污水性质相近的好
氧塘的运行数据确定。表20-1为好氧塘典型设计参数,供参
考选用。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2)厌氧塘的形状和主要尺寸
a. 厌氧塘表面仍以矩形为宜,长宽比2~2.5:1。
b. 塘深,厌氧塘的有效深度(包括污泥层深度)为3~5m,当土壤 和地下水条件适宜时,可增大到6m。
处理城市污水用厌氧塘的塘深为1.0~3.6m
处 理 城 市 污 水 的 厌 氧 塘 底 部 储 泥 深 度 , 不 应 小 于 0.5m , 污 泥 量 按 50L/(人·a)计算。污泥清除周期为5~10年。
c. 保护高度0.6~1.0m。
d. 塘底略具坡度,堤内坡1:1~1:3。
e. 厌氧塘的单塘面积不应大于8000m2(0.8×104m2)
f. 厌氧塘一般位于稳定塘系统之首,截留污泥量较大,因此,宜 设并联的厌氧塘,以便轮换清除塘泥。
g. 厌氧塘进出口,厌氧塘进口一般按设在高于塘底0.6~1.0m处, 使进水与塘底污泥相混合。塘底宽度小于9m时,可以只用一个进口,
好氧曝气塘:功率较大,全部生物污泥都处于悬浮状态; 兼性曝气塘:功率较小,部分污泥悬浮,部分污泥沉积。
20.3.3.2深度处理塘
深度处理塘为三级处理塘,设置在二级处理工艺之后或稳塘系统 之后,采用好氧塘或曝气塘的形式。深度处理塘能去除以下物质:
1)去除BOD、COD:ηBOD=(30~60)%;ηCOD=(10~25)%;
0.064~0.32kgVSS/(m3·d)
菜牛屠宰废水
0.593kgVSS/(m3·d)
d. 水力停留时间
污水在厌氧塘内的停留时间,采用的数值介于很大的幅度内, 无成熟数据可以遵循,应通过试验确定。我国《给水排水设计手 册》的建议值,对城市污水是30~50d。国外有长达160d的设计 运行数据,但也有短为12d的。
污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净化作用主要是利用土壤浅表层中的物 理作用、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与常规处理技术相比, 前者具有工艺简便、操作管理方便、建设投资和运转成本低的 特点。建设投资仅为常规处理技术的1/2—1/3,运转费用仅 为常规处理技术的1/2—1/10,可大幅度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而且净化效果良好,净化水质可达二级以上处理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自然生物处理
返回
20.2 水体中碳氮与能量循环
氮在水体中的转化与循环途径主要是: 1.氨化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态氮。 2.硝化作用:氨态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氮。反应式为:
3.反硝化作用:硝酸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分子态氮。反应式为:
式中CH3COOH表示反硝化菌所需要的有机碳源
自然生物处理
返回
20.5 自然生物处理新进展
20.5.1水解池-稳定塘生物处理系统的新工艺
稳定塘占地面积大,冬季水温低,影响处理效果,应用水解 代替沉淀池作为预处理构筑物,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并减少 悬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