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一是教材对日本大化改新作了重点介绍,而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可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

二是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归纳穆罕默德的活动,认识伊斯兰教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

三、教法及学法:自主互助探究网络搜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日本和服图片,百度搜索“和服照片”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8 %D5%B1%BE%BA%CD%B7%FE%D5%D5%C6%AC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和服是哪个国家的民族服装吗?生回答出日本后,师展示课题: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
一大化改新
1.出示“亚洲封建时代”的地图请学生关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2.“大和统一日本”可以由学生自学完成,不必补充过多的史料,只要让学生记住以下三点:(1)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3)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3.“大化改新”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用问题“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导入这一内容。

教学时可按下列四个步骤:
(1)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百度搜索“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question/197142922.html通过搜索的知识再联系课本,从课本上找出大化改新的背景,国内,国外。

“大化改新”的开始,教师可事先指导部分学生阅读导入框“宫廷政变”的小故事,自编一个历史短剧在课上表演,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学生自主学习“大化改新”的内容。

师进行总结归纳
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教师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

注意补充大化改新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1.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

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分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百度搜索“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启示”
/question/181126640.html。

2.动脑筋: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

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网络搜索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
百度搜索“日本保留了哪些唐朝的习俗”
/question/241663384.html。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自主学习
1.百度搜索“阿拉伯国家”/view/16577.htm,让学生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

2.阅读课本P25找出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3.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①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等);②在麦加城传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师注意点拨下麦加圣地。

百度搜索“麦加圣地”
/view/34834.htm。

合作探究
1.伊斯兰教的作用:学生分组结合课本找出伊斯兰教的作用。

2.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找学生相互补充,师点拨)
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寻访了古代的“日出之国”(日本)与“新月之乡”(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与地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课堂达标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内容,作用。

2.伊斯兰教教历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默罕默德兵临城下 B.默罕默德病逝
C.默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默罕默德出家隐修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以及网络等多种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效果较好。

需要改点的地方:1.学习小组搭配不是很合理,出现一些小组早就搜索出结果,而有的小组还不知如何下手。

2.网络搜索给课堂的紧凑性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出现课堂不紧凑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