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 (基础)

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 (基础)

5、当常数m≠ 时,函数y=(m2﹣2m﹣8)x2+(m+2)x+2是二次
函数;当常数m= 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思路点拨】根据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定义求解.
【答案与解析】解:由函数y=(m2﹣2m﹣8)x2+(m+2)x+2是二次
函数,得
m2﹣2m﹣8m≠0.
解得m≠4,m≠﹣2,
由y=(m2﹣2m﹣8)x2+(m+2)x+2是一次函数,得
这个函数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2)再过2小时的水位高度,就是t=5+2=7时,y=0.05t+10的函数值,从 解析式容易算出:y=0.05×7+10=10.35,从函数图象也能得出这个值 数.
答:2小时后,预计水位高10.35米. 【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察了列表法、解析法和图像法,是一道不错的 试题. 类型三、二次函数的概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思路点拨】抓住函数定义中的关键词语“
都有惟一确定的值”,

之间的对应,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不能是“一对 多”.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函数识别题,从函数概念出发,领悟其内涵,此题不难
得到答案,④不构成函数关系. 【总结升华】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x允许取的每一
个值,y是否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
(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在解决
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要点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解析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的表达式, (或解析式),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2)列表法:用一个表格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要点诠释:
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变量等基本概念; 2.了解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函数的概念
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a≠0)是二次函 数的一般式. 要点诠释:
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这里,当a=0时就不是二次函数了,但b、c可分别为零,也可以同时都 为零.
【典型例题】
类型一、函数的相关概念
1、如图所示,下列各曲线中表示 是 的函数的有( ).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y,对于自变量x在
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x的函数.
对于自变量x在可以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a,函数y有惟一确
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当x=a时函数的值,简称函数值.
要点诠释:
对于函数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2、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思路点拨】自变量的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 的值,大致是开平方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等等. 【答案与解析】 解:(1). ,
为任何实数,函数都有意义; (2).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
-3≠0,即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
(1)由记录表推出这5小时中水位高度y(米)随时间t(时)变化的 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 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思路点拨】观察表格发现随着时间的均匀增加,水位高度的增加量相 同,可知该函数为一次函数. 【答案与解析】 解:(1)由表中观察到开始水位高10米,以后每隔1小时,水位升高0.05 米,这样的规律可以表示为:y=0.05t+10(0≤t≤5)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的长处.解析式法能揭示出变量之间 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列出解析式;列表法可以 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 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 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意义,需2
+3≥0,即
; (4).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2 -1>0,即 ;
(5). , 为任何实数,函数都有意义;
(6). ,要使函数有意义,需 ,即 ≥-3且
≠-2. 【总结升华】关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实际问题中,还要考虑实际情 况.
3、若

的关系式为
,当
=2时,
的值为(

,并且对于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
是自变量,

的函数.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等式中,

的函数有( )个.
A.1
B.2
C.3
D.4
【答案】C;要判断是否为函数,需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
对于

取2时, 有两个值± 与它对应,对于 ,当 取2时, 有两个值±2和它对应,所以这两个式子不满足函数定义的要求:y都有 惟一确定的值与x对应,所以不是函数,其余三个式子满足函数的定义.
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对照表如下:
表示方法 全面性 准确性 直观性 形象性
列表法 ×


×
解析式法 ∨

×
×
图象法 ×
×


要点三、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ax2+bx+c(a, b, 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
二次函数.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以

A.8
【思路点拨】把
B.9
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得函数值. 【答案】B; 【解析】
. 【总结升华】

的函数,如果当



C.10
D.11
,那么
叫做当自变量为
时的函数值. 类型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 高度.
t/时 0
1
2
3
4
5

y/米 10
是二次函数,
则m2﹣9m+20=2,再利用m﹣6≠0,
故(m﹣3)(m﹣6)=0,m≠6, 解得:m=3. 故答案为:3.
, 解得m=4, 故答案为:4,﹣2;4.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利用了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的 系数不能为零,一次函数一次项的系数不能为零.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变式2】若函数
是二次函数,则m的值是 . 【答案与解析】解:若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