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模拟试题】(说明:该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知识积累(共14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胚(péi)芽謦hài)万姓胪欢B.踯(chí)蹰山脊(jǐ)名列前茅C.溺(nì)死机杼(zhù)至善至美D.暄(xuān)响解剖(pāo)茕茕孑立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词根据篇幅长短分为长调、中调、小令三种。

每首词都包括上下两片(也叫上下阕)。

上片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多侧重抒情。

B.唐代是诗的王国,著名诗篇灿若星河,如《越中览古》,《登高》、《书愤》均为那个时代的作品。

C.《死水》一诗,寓辛辣于细腻之中,讲究修辞,用很美丽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成为新诗史上的杰作。

D.巴尔扎克和雨果都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在《巴尔扎克葬词》中,雨果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也表达了对老朋友辞世的无限惋惜和悼念之情。

3.依据原文,填写下面横线上的诗句。

(每小题1分,共8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沁园春长沙》)(2)杜甫《登高》一诗中意境广阔高远、气象宏伟的诗句是:“,。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反映诗人性格的诗句是:,。

(4),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5)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乐府诗长歌行》)(6)想当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杜牧《过华清宫》)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0分)(一)读王维的《山居秋瞑》一诗,回答4—6题(9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用热闹的景物写出幽静的境界是王维的山水诗一个显著的特点,如本诗中用了、,,等热闹字眼,写出的却是一个清新幽静的境界。

(4分)5.这首诗以美来表现诗人的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2分)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首联把山居、秋季、傍晚、雨后这些意象组合起来,表现了他在这里所获得的是一种远离尘嚣、清新愉悦的审美感受。

B.诗中明明写到“浣女”、“渔舟”,但诗人下笔却说“空山”,是因为山中树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的幽静境界。

C.尾联以“春芳歇”扣住诗题的“秋”字,表明清幽的环境正适合隐居,希望王孙们大可以留在这里,不要再热衷于追逐功名了。

D.诗人描绘的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他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二)读苏轼《赤壁赋》中的第二、三段文字,回答7一10题。

(11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划线字中,与“舞幽壑之潜蛟”中的“舞”字用法相同的是()(3分)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序八州而朝同列C.哀吾生之须臾 D.履至尊而制六合8.下面各句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中画线部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予虽不合于俗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 惟兄嫂是依9.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

10.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美人兮天一方”寄托了苏轼被贬黄州后对亲人望穿秋水般的思念。

B.作者在文中用“怨”、“慕”、“泣”、“诉”四个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并且借助夸张和想象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C.《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将客人抚今追昔,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意思表达得更加显豁。

D.文中主客对答的形式是“赋”这种文体的传统手法。

三、现代诗文阅读(共26分)(一)读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完成11—15题。

(10分)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上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1986)11.这首诗的第一节写出了,第二节写出了。

全诗由物及人,又借物写人,浑然天成。

(2分)12.诗的第二节层次井然有序,由人的写到人的再写到人的。

(3分)13.诗人十分注重意象的创造,其中“挂霜的葡萄”和“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应该怎样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2分)14.试用一个四字的成语概括诗人讴歌祖国、礼赞人民的主题。

(1分)15.比较这首诗与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同是抒写对祖国的挚爱真情,但区别在于前者表达的是之情,而后者表达的是之情。

(2分)(二)阅读下文,究成16—20题。

(16分)春风林斤澜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

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忽;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⑤北京的春风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

不论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ìƒ(sǎ,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渣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梢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忽般地抚摸,细雨滋润般地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16.给下列句中划线字注音。

(2分)①呜呜吹号②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17.“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化用了南宋词人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句子,意思是:。

(2分)18.将⑥⑦⑧段与下面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风的文字比较,说说各自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写法有什么不同?(5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9.“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忽;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一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仿照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另写一句话。

(4分)①这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有:②仿写:20.综观全文,《春风》这篇散文在写法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的阐释。

(3分)四、作文(40分)认真阅读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七绝《泾流》,联系生活实际,完成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泾流石险人竟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力求作些辩证的说理分析。

【试题答案】一、(共14分)1.C(3分) 2.C(3分)3.(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5)朝露待日•… 万物生光辉(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7)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每小题1分,共8分)二、(共20分)(一)(9分)4.照、流、喧、动(4分)5.自然(美)、人格(美)(2分)6.C(3分)(二)(11分)7.B(3分) 8.B(3分) 9.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2分) 10.A(3分)三、(共26分)(一)(10分)11.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中国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美丽”(共2分,各占1分)12.外貌——性格——内心世界(3分,各占1分)13.象征了人民思想的成熟,祖国人民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摆脱了幼稚和愚昧,走向改革与开放。

(2分)14.人杰地灵(或“地灵人杰”)(l分)15.沤歌、赞美之情;忧郁、眷恋和愿为祖国献身的赤子之情。

(2分)(二)(16分)16.(2分)①háo ②shé17.天气刚刚暖和还有寒意,最不好度过(或“难度过”)。

(2分)18.本文⑥⑦⑧三段运用一连串动词和拟声词,从声音(或“声响”)方面写出了北国春风粗犷、强劲、消冰冻、化霜雪的阳刚之气。

朱自清的《春》是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描写出春风的柔和、芳香与和悦的特点。

[该题共计5分。

春风的特点各占1分,写法各占1分,语言表达通畅,连贯给1分,否则酌情减分。

“特点”一项的答案要点是“阳刚之气”(或“刚劲”“强劲”)与“柔和(或“温柔”)、芳香、和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