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相关知识点回顾】1.牢记实验室下列做法,注意安全操作(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掌握内容】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
实验室规则(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酒精灯相关: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
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
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
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
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应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
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
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
⑤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⑥若眼睛受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使用(1)危险品:这类试剂应分类存放并远离火源。
(2)易燃试剂:遇明火即可燃烧的有汽油,苯,乙醇,酯类物质等有机溶剂和红磷,硫,镁,硝酸纤维等。
能自燃的有白磷。
(3)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接触后有危险的试剂有: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过氧化钠等。
(4)易爆试剂:有硝酸纤维.硝酸铵等。
(5)剧毒试剂:氰化物.汞盐.黄磷.氯化钡.硝基苯等。
(6)强腐蚀性试剂:强酸.强碱.液溴.甲醇.苯酚.氢氟酸.醋酸等。
3.药品的取用:①向试管中取用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②向试管中取用粉末状固体(“一斜二送三直立”)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液体④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1)取用三原则:三不(不摸.不闻.不尝)。
(2)注意节约药品:液体1—2 mL,固体盖满试管底。
(3)剩余药品处理“三不”(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
(放到废物缸里)。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识别与存放危险化学品常分为不同的类别,具有不同的图形标志,如:观察上述图标,回答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的外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A.烧碱—剧毒品B.汽油—易燃品C.浓硫酸—腐蚀品D.酒精—易燃品(3)为了火车客运安全,下列药品:①NH4NO3②(NH4)2SO4③食盐④油漆⑤汽油⑥黑火药⑦生石灰,从化学性质判断,由于易燃易爆而不能带上火车的是()A.③④⑤⑥⑦B.①②⑦C.①④⑤⑥D.①④⑦〖习题〗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C.剩余的BaCl2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3.化学实验中安全意识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B.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H2SO4D.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再加热4.化学实验中,下列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掌握内容】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和蒸发(1)过滤①定义和适用范围:根据混合物中各种物质在某种溶剂(水)的溶解性不同,将不溶物和可溶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②所用仪器: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玻璃棒。
③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是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备注,用水润湿)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备注,防止破损)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备注,防止液体飞溅)(2)蒸发①定义和适用范围:物质从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叫蒸发。
根据混合物中溶质和溶剂的沸点不同,将混合物加热使溶质与溶剂分离。
②所用仪器:蒸发皿、三脚架(或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
③操作要点:A.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C.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D.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放在石棉网上。
(2)SO42-离子检验的方法:取少量待检溶液,先滴入HCl溶液,然后再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现象。
(3)“粗盐提纯实验”(详见初中化学教材)除杂的基本思路①确定物质的组成,即含有哪些杂质;②选择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提纯;③选择适当的除杂试剂,尽量不引入新杂质,否则要求生成新杂质后要易于再次除去;④充分考虑除杂过程中各种试剂的用量,以在最终不引入新杂质为原则除去杂质。
〖习题〗1.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3.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有()A.4处B.3处C.2处D.1处4.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圈的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正确地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5.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液体,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
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A.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B.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H2SO4HCl AgNO3溶液.过滤B 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 Cu CuO 盐酸.过滤D CaCO3CaO H2O.过滤7.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蒸馏①定义: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溶解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跟其他组分分离的操作。
②蒸馏实验装置如图③操作注意事项:A.蒸馏烧瓶里盛液体的用量最好不要超过烧瓶容量的2/3,也不少于1/3;B.为了避免加热时液体发生暴沸现象,可以在蒸馏烧瓶里加入少量沸石(碎瓷片);C.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D.温度计下端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处。
(2)萃取①定义和适用范围: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互不反应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所用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③实验步骤:装液.振荡.静置.分液CCl4④注意事项:振荡时,须不断放气,以减小分液漏斗内压强。
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分液时,须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漏斗颈的下端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⑤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反应。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不同的溶解度:(1)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无机溶剂,较容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四氯化碳.苯等。
)(2)碘单质(I2)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习题〗1.将浑浊的河水制成蒸馏水,正确的方法是()A.过滤B.蒸发C.先过滤后蒸馏D.加入某种药品溶解浑浊的固体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3.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放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_____→_____→_____→A→G→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4.选取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密度比水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密度比水小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浓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6.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