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1、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 )( )( )( )( )( )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的器官包括( )器官和( )器官,( )( )( )属于植物的( )器官,分别有( )( )( )( )作用,并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
( )( )( )属于植物的( )器官,有保证植物种族繁衍的作用和功能。
3、根是构成植物( )系统的器官之一。
植物的根具有( )和( )的作用。
有的植物的根还具有( )的功能。
4、植物用( )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5、植物的根有( )和( )两种。
白菜的根是( )根,葱的根是( )根。
6、植物的茎有( )的作用。
还有( )的功能。
7、1606年,( )科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是从( )获得的。
8、( )年,( )国的( )发现,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 )。
9、植物的生长离不开( )。
10、什么叫光合作用?答:1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答:12、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答:13、什么叫叶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答:14、仙人掌的刺是它的( ),作用是:( ),厚厚的绿色部分是它的( ),可以( )。
15、华南虎生活在中国的( )部,估计20世纪50年代早期仍有近( )只,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了。
16、动物的( )( )( )与它的( )是相适应的。
17、动物的运动方式是( )的,如( )( )( )( )( )等。
18、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答: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19、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齿,换牙期在( )——( )岁。
20、鱼类外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答:21、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很早就开始了,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 )编著的( ),就记述了鲤鱼养殖技术。
22、起源于中国( )的金鱼,是先由( )的野生鲫鱼突变为( )的金鲫,再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才有了现在的多姿多彩的金鱼。
23、鲸鱼不是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蝙蝠不是鸟,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
24、举例说明什么是哺乳动物?答:像兔子、牛、马、羊、熊猫这样( )、( )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25、哺乳动物的特点是( )和( )。
26、海豹、蝙蝠、犀牛、青蛙、鳄鱼、海豚这些动物中,哪些是哺乳动物,为什么?答:27、( )是动物飞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
28、( )是鸟类特有的,略有( )和( ),有( )( )( )等功能,羽毛通常分为( )( )和( )三种,羽毛的羽轴根是( )的。
29、( )、( )、( )、( )、( )等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30、比较鸽子、蜻蜓、、和蝙蝠的翅膀的特点。
答:31、鸟类有哪些形态结构适于空中飞翔的特点?答:( )体形:呈流线型。
( )羽毛:全身覆盖羽毛。
( )翼:前肢变成翼,翼呈扇面结构。
( )肌肉和骨骼:骨有的薄,有的结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
( )消化:直肠很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体外,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 )心脏:鸟类的心脏有四个腔,有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 )呼吸:肺发达并与气囊相通。
3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保护动物资源,早在( )年前制定的( )中就有了保护处于繁殖期的动物的明确规定。
33、目前存活的大熊猫不足( )只。
34、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 )省汶川县境内,是大熊猫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
35、我国于( )年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36、什么是天然林?天然林有什么作用?答:天然林是生态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减轻自然灾害、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7、声音有( )有( ),有( )有( )。
38、什么叫音量?什么叫音调?答:39、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40、编钟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编钟由若干大小不同的( )组成,编钟内腔是( )的。
属于( )类,发音类似( ),清脆悦耳,余音持久。
敲击不同大小的编钟可以产生( )不同的声音。
41、声音可以在( )( )及( )传播。
42、听诊器是( )年由( )国医师( )发明的。
43、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44、声音可以被( )。
45、怎样使听到的声音变大?( )答:46、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答:47、噪声给人带来哪些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答:48、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噪声?答:49、耳是听觉器官,它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
50、传递信息有哪些方式?答:51、信息传递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答:第一次是( )使用。
第二次是( )使用。
第三次是( )的应用。
第四次是( )普及和应用。
第五次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 )推广。
52、电报、电话的出现可以使人们( )、( )地传递信息。
53、( )年,( )发明了第一台电报机。
54、( )年,电话的发明人( )亲自开通纽约到芝加哥的电话线路。
55、( )年,人们就已经在用可视电话了。
56、发电报最早用的是( )。
它是( )年由( )国的一位画家( )设计出的著名且简单的电码。
57、电报通信的语言是由( )组成的。
58、电码符号由( )和( )组成。
短促的点信号“·”,读( ),长信号“-”,读( ),时间长度约为“·”的( )倍。
59、发收电报要经过( )—( )—( )—( )的过程。
60、现代数字通讯是用电路的接通( )和断开( )来传递信息的61、电话从产生到现在有( )年了,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 )等传播媒介应用于信息的传递,( )电话、( )电话、( )电话等层出不穷,电话的功能也日益丰富。
62、专用电话号码:110——( ),120——( ),119——( ),114——( )。
答:疑难病症可以进行远程医疗、电视和报纸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知道一些新的消息,可以开电话电视会议,还可以网上购物等。
64、人们为什么称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答:65、我们能利用互联网做什么事?答:66、水烧开时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67、水沸腾时逸出的气泡是水变成的( )。
68、什么叫沸腾?答:69、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水的沸点是( )。
水开以后,温度不会上升,始终是100℃。
70、什么叫蒸发?答:71、水能通过( )或( )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
72、请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在自然状态下,晾晒的湿衣物会慢慢变干,池塘里的水会慢慢减少。
答:73、怎样做能加速水的蒸发呢?答:1、 2、 3、74、打开装有热水的杯子,会看到杯盖里有许多小水珠,这是为什么?答:75、什么叫凝结?答:76、( )( )( )( )( )是地表水蒸发后,在不同的温度下形成的。
77、说一说雾是怎样形成的?答:78、对水的物态变化,我国古代科学家早有认识,( )中就有记述79、冰是( )态的水。
80、自然界中有哪些结冰现象?答:()、()、()、()都是自然界中的结冰现象。
81、霜、雪、冰、雾凇都是水的( )形态。
82、水结冰需要什么条件?答:水到( )才会结冰,83、在( )、( )或( )的( ),有时会出现( )。
84、地球的冰雪世界是指( )和( )。
南极的冰盖平均厚度约为( )米,最厚的地方竟达( )米。
85、在自然界中,水的形态有哪些变化?答:水有三态变化即( )( )和( )86、用图示的方法表示水的三态变化。
( ) ( )87、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答:有()、()、()、()、()等88、我们使用资料的方法有哪些?答:①②③④89、大约( )年前,地球曾经是( )的世界,大约在( )年前,( )快结束时,恐龙灭绝了。
90、你知道哪些恐龙的名字?答:附答案:1、植物的身体一般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2、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分别有(吸收)(储藏)(输导)(同化)作用,并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
(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有保证植物种族繁衍的作用和功能。
3、根是构成植物(供养)系统的器官之一。
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身体)的作用。
有的植物的根还具有(储藏营养成分)的功能。
4、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5、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两种。
白菜的根是(直)根,葱的根是(须)根。
6、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还有(储藏养料)的功能。
7、1606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是从(雨水中)获得的。
8、(1774)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发现,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9、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
10、什么叫光合作用?答: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民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
1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动物和人类有什么意义?答: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
12、植物吸收的水分全部被用于光合作用了吗?答:不是,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被叶片蒸发了。
13、什么叫叶的蒸腾作用?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答:叶蒸发水分的作用又称叶的蒸腾作用。
意义是: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从而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养料的运输。
14、仙人掌的刺是它的(叶子),作用是:(大大降低水分的蒸发),厚厚的绿色部分是它的(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能进行光合作用)。
15、华南虎生活在中国的(中南)部,估计20世纪50年代早期仍有近(4000)只,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了。
16、动物的(运动方式)(生活环境)(捕食方式)与它的(身体结构)是相适应的。
17、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多样)的,如(跑)(飞)(爬)(游)(行走)等。
18、根据动物食性的不同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答: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植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以植物和其他动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杂食动物;以腐败的动、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叫做腐食动物。
19、人的一生只换一次牙齿,换牙期在(6)——(12)岁。
20、鱼类外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答:身体是流线型的,有鳍,有腮,鳞片表面积有粘液等。
21、我国人民对鱼类的观察、认识和利用很早就开始了,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编著的(《养鱼经》),就记述了鲤鱼养殖技术。
22、起源于中国(野生鲫鱼)的金鱼,是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突变为(红黄色)的金鲫,再经过数百年的饲养和改良,才有了现在的多姿多彩的金鱼。
23、鲸鱼不是鱼,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