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本单元由3课书组成,第1课“植物的身体”,主要让学生观察、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第2课“根与茎的奥秘”是在观察根的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第3课“神奇的叶片”则利用科学史激趣和引领,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第2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本单元按“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由5课书组成。

第1课“动物的特征”先指导学生对“动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其生存”这一特征作个初步了解,然后再分生活在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三个领域来具体研究动物的这一特征,其中,第2课“水族的公民”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第3课“吃奶长大的动物”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获取食物的适应,第4课“飞翔的精灵”侧重研究身体结构对运动的适应,与此同时,通过每一课的学习再次体验动物的多样性;第5课“珍稀动物的保护”是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

第3单元(声音):本单元由“辨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4课书组成。

第4单元(信息的传递):本单元由“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报与电话”、“信息时代”4课书组成,这是1个既与本册训练重点相关联、又能体现科技史特色的单元。

第5单元(水的变化)):本单元由“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4课书组成。

第6单元(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特色单元(每册都有),都是对全册教材的探究技能训练重点的回顾与总结,并用又一次的活动来进一步强化、提升,而本册教材是在总结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之后,通过“恐龙之谜”的活动来巩固、提升的。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探究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从“认识是什么”提高到“探究为什么”。

能由“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角度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觉察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继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采集数据,获取有效信息。

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能描述与传达事物的特征,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证据并逐渐养成及时摘记和妥善存储资料的良好习惯。

科学知识能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们(重点研究根、茎、叶)的作用,从水、陆、空3个领域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样性,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知道搜集信息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措施1、以搜集信息的活动为载体,重点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的相关技能,同时兼顾其它各项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用多样的呈现形式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从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价值。

四、教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第一周《植物的身体》,《根与茎的奥秘》第二周《神奇的叶片》。

《动物的特征》第三周《水族的公民》,《吃奶长大的动物》第四周《飞翔的精灵》,《珍稀动物的保护》。

《辨听声音》第五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

第六周《信息》,《书信和标志牌》,《电话与电报》第七周《信息时代》。

《不翼而飞的水》,《飞回来的小水珠》第八周《结冰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第九周《我们这样搜集信息》,《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周复习第十一周复习第1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1。

植物的身体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

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学习重点:观察的基础上思维加工归纳出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学习难点: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凤仙花和其他植物图片。

学习用具:观察记录表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二.活动观察植物的身体1.教师出示凤仙花,让学生独立观察,出示一张没有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的植物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2.室外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要求: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3.室内汇报观察后的结果。

4.概括。

归纳:绿色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5.学生竞赛: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6.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三.小结:今天,通过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我们知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构成。

1.植物的身体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2.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

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学会与同学合作,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1.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学习重点:查阅资料的方法。

学习难点:提炼资料。

学习用具:课件。

学习用具:各种课外书、资料卡。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体问: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植物的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活动了解植物的器官(一.)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1.你打算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2.学生回答:实验、观察、请教别人、查书、看电视或报纸、上网等等。

3.教师小结:上述方法都是值得一试的方法,今天我们就采用其中的一种——查阅书籍,收集资料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4.怎样查找呢?老师将其过程制成了录像,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了解这个过程吧。

5.视频播放,学生观看。

6.提问:老师怎样查阅资料的?7.学生汇报:书的类别——书名——目录——文章——段落——摘抄。

(二.)制作资料卡1.找到我们所需的资料后,我们如何处理这些资料?2.学生回答:将资料摘抄下来。

3.摘抄时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简洁,篇幅较长的进行概括)4.怎样保管好我们的资料,能让我们一目了然?我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制作资料卡。

5.教师讲解怎样制作资料卡。

(三.)布置任务:查找资料,制作资料卡。

1.活动要求:全班分12个组,每两个组负责一种器官的作用的查找,注意方法,分工合作并制作好资料卡。

2.学生活动。

3.活动总结。

(四.)活动延伸思考:资料卡上的内容都正确吗?我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验证吗?下节课就这个问题我们再研究。

2 根和茎的奥秘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收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4.认识直根和须根。

5.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6.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学习过程:学习准备教师准备: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

2.分组: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

(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

)实验器材:刀片、放大镜。

3.一颗盆栽植物——凤仙花,提前1~2小时浇足水。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豆苗、葱等植物的根。

一.学习导入小朋友,我这里有一截植物,你们猜猜是什么?这是我近段精心培养的芹菜宝宝,你们看它是什么颜色的,我呀,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粉红女郎,你们知道绿绿的芹菜是如何变成粉红女郎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秘密,让我们从观察植物的根开始吧!二.活动观察植物的根1.(出示示两种不同植物,豆苗、葱)老师这儿有两种植物,请小朋友看看他的根。

2.学生仔细观察:3.提问: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认识直根和须根)三.活动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1.我们认识了根的种类,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学生猜测)2.提出问题: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3.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

4.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5.组装实验装置。

6.教师出示预先组装的装置,观察结果,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四.植物怎样运输水1.引发矛盾:根吸上来的水是不是全存根内,根怎么没胀大,水到哪去了?2.学生猜测。

3.教师出示提前2个小时浇水的盆栽植物,观察茎的截面有什么现象?4.设计实验:5.交流、完善设计方案。

6.回家做实验。

7.教师出示红芹菜,指导学生观察:(学会横切、纵切)认识导管,明白植物茎能运输水。

五.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探究验证了植物的根有吸水,茎有运输水份的作用。

3.神奇的叶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 能进行实验探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探究植物秘密的科学兴趣。

2.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熏陶和引导,向科学家学习设计实验的智慧,学习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在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中,能坚持观察和记录。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长势基本一致的两盆栽植物。

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动物和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食物,那么植物的“食物”从哪里来?(学生回答)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知道,可科学家们确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解开这个秘密,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历史。

二.学习科技史(接受式探究)1.出示的课件讲述海尔蒙的实验。

(接受式探究)分析: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结论: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一定是从雨水中获得的…2.课件讲述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分析:小老鼠的生存与什么有关?结论: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变新鲜,“污浊之气”是二氧化碳(讨论得出:查资料知道变新鲜的是氧气,氧气可使小老鼠生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