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试卷讲评精选版课件.ppt

历史试卷讲评精选版课件.ppt


7、九上P90 A 8、九上P140 B 9、九下P23 B
10、九下P84 B
二、组合列举题
11、(1)工农红军(八上P59)(2)八路军,新四军(八上P76)
(3)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上P92)(4)中国人民志愿军(八下P7)
12、(1)小岗村(八下P42)(2)深圳(八下P43)
(3)上海浦东(八下P43)
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他描写的景象得益于那两座城市的奋斗()
①长春 ②鞍山 ③沈阳 ④大庆
A①②
B ② ③ c ③④ D ①④
8、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阐述的重要
理论是( )
A、进化论
B、原子理论
C、相对论
D、地质力学理论
1.
1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名称 (1)是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3)请举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的国际组织一例
九下91页第一段
1.
1、仔细审阅大题,抓住大题主干,因为总体题干往往就 就是本题中心,是本题的主线索,所有的小题都是依据 该线索展开。 2、认真阅读小题,抓住小题中关键性的词语(如:时间、 地点、国别、地域、事件、人物等各项要求,有针对性 的答题,看好采分点答题。 3、有图片的一定要审阅好图片里的文字、时间提示,然 后落笔答题。
———讲解试卷 指导方法 迎接中考
1.
根据提示写出对应内容
1、这一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
3、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是——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4、两极格局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开始: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结束:苏联解体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
15、材料一:“还我青岛”“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起奋斗!” 材料三:“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
(1)材料一中这些口号出自哪一革命运动?发生于哪一年?
(2)材料中的“除军阀”反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除军阀”主要 场是哪两个省份?
4、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采分点,一般情况下一个采分点就一 分,以采分点来检查知识点,以知识点来对照采分点,二者结合, 万无一失。
5、感想类型的题一定要从材料1. 所反映的中心思想入手去答。 比如综合五14提的(4)小题
14、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几 十年来练兵马,东洋逞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咿呀嘿。
13、文艺复兴的作品均在九下P58——60《神曲》《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
14、在九下书14页
劳合·乔治 克里蒙梭
威尔逊
1.
根据提示写出对应内容
1、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事件—— 四渡赤水河 2、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 辽沈战役 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哪一年——1971年 4、铁路与轮船取代马车和帆船这一变化把人类 带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5、原子时代的开启者对应的人物是—— 爱因斯坦 6、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何处——
原因:审题不认 真,没有抓住题 干中的关键词
13、根据提示写出和英国相关的人物 (5)抗击法西斯的领袖——
1.
1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事件 (2)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 (3)建国初消灭地主阶级——
原因:概念不明, 意义混淆, 看书不认真。
1.
1.通读材料,找出材料中能说明典型性事件的关键词,以此入 手,材料中阐述的是何内容,与哪课相关,一目了然——比如综合 五的14题和15题,综合四的15题。
2、通读材料一无所获的,可以通过材料的出处或者直接去阅读 问题,在问题的题干中寻找可以与书中内容匹配的句子,从而得出 答案。比如综合五16题的(3)题
3、图片类的材料题一定要仔细阅读图片内或者图片旁边的文字 说明,往往文字就是最好的提示,会告诉你这涉及到哪课或者哪个 知识点的内容。——比如综合四的16、17题
【主题三:国际合作中的德国】 (3)二战以来,德国积极参加的世界最大经济体是什么?反应了当 今世界经济的哪一趋势?
(4)请你依据上述方式,总结出一个相关主题,并写出相关史实。


1.
一、选择题答案——认真对答案,错了就赶紧翻书认真记下来
1、八上P60 A 2、八上P80 C 3、八上P92 B
4、八下P18 C 5、八下P81 C 6、九上P7 C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以及太平 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材料二:冷战期间出现了以美国为首和以苏联为首的两大对立军 事集团。随着苏联解体,美苏独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出现 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
一、选择题 二、组合列举题 三、材料分析题 四、综合探究题
出 ③题1人 11题
错 小
⑧题1人
①25人

12题

②19人
及 对
③4人

13题
人 数
⑤3人
14题 ③7人 ④11人 16题 ③7人
17题 ①8人落题
18 ④19人出 错
1.
3、“一五”计划期间一副对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铁
1.
18、德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以下是某同学总结的德国历史,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主题一:科技革命中的德国】 (1)科技创新促进德国迅速发展成世界经济强国。德国在哪次工业 革命中领跑资本主义世界?
【主题二:战争中的德国】 (2)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起国,战争后哪两次会议 的召开改变了德国的国际地位?
(3)材料三的歌谣来自于井冈山,请举出一例在近代史上发生在 井冈山上的事件。
(4)你认为李俊同学搜集以上口1.号有什么意义?
九一八,平地起风浪,连夜里领人马,抢占了我沈阳,杀 的杀来抢的抢,来百姓遭了秧,东北被灭亡。咿呀嘿。
卢沟桥,二次动刀枪,侵占了我东北,又攻占扬子江,南 京杀人几十万,国都变屠场,哪个见了不伤心。咿呀嘿。
——节选自一首曾令人锥心泣血的小调
(3)卢沟桥事变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八上75页第一段最后一句话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