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章节题库-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圣才出品)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章节题库-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与人力资本形成
一、选择题
1.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A.舒尔茨
B.斯特鲁米林
C.沃尔什
D.韦锥
【答案】A
【解析】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美国沃尔什首先提出的,并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的含义。

它与物力资本相对应,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2.()把教育看作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是怎样挑选工人的,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A
【解析】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做信息,着重研究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怎样挑选工人,
据此,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

教育信息具有社会经济效益。

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①同意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②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

教育的作用直接反映在雇主对劳动力的筛选上。

3.()是从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A.社会化理论
B.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A
【解析】社会化理论是从研究教育如何培养、训练劳动力的个性特征,从而为生产服务,为发展经济服务,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①批评了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认为在现代化的社会里,教育的作用首先不在于提高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或认知能力,而在于它的社会化作用。

所谓社会化,即着重培养和训练社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劳动力的个性特征;②教育作用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经济效益上说,教育、培养和训练不同个性特征的劳动力,能顺利地做好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作,起到岗位职责对口、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另一方面从教育与社会不平等关系上说,教育不但没有促进社会平等,而且还会再产生社会不平等。

4.()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主要是过度教育的问题。

鉴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弱点,西方学者又提出了新的理论和主张,主要有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这些理论被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

5.买卖文凭的现象可用()来解释。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A
【解析】筛选假设理论把教育看作信息,认为教育的作用直接反映在雇主对劳动力的筛选上。

教育的经济效益就是教育的筛选作用,即把不同能力的劳动力经过筛选,输送到不同等级的工作岗位上去。

这一筛选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雇主对劳动力文凭的选择来实现的,文凭膨胀、文凭主义、买卖文凭等问题都可以用这一理论进行解释。

6.()认为“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A.丹尼森
B.舒尔茨
C.贝克尔
D.希恩
【答案】A
【解析】丹尼森在人力资本数量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是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

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第三,“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

所谓人的“知识增进”,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毕业后自学、进修所获得的知识,人的知识扩大的存量,知识应用延续时间的减少等。

第四,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3/5在起作用。

二、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北京师范大学2005研,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
答: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的沃尔什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

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存在于人体之中,与其承载者不可分离,不随产品的出卖而转移,其形成和效能的发挥与人的生命周期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的年龄及其变化对人力资本具有决定性影响。

此外,人力资本还受到人的体力、精力、和生命年限等自然条件以及承载者个人爱好的约束,是一种含义广泛的社会资源。

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主要包括:①用于教育的支出;②用于卫生保健的支出;③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④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教育支出形成教育资本。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筛选假设理论[首都师范大学2006研]
答:筛选假设理论是指把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

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它是由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其创始人迈克尔·斯潘斯和思罗。

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①把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水平看成是正比例关系,教育程度高,工资水平相应高。

这是与人力资本理论相同的地方。

②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通过教育的筛选作用形成的。

③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雇主事先不能直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而进行专业培训需要承担相当的投资。

但是,学校教育终究在入口(入学)和出口(毕业)进行过两次筛选,所以,雇主把教育的证书──文凭作为劳动力筛选的一种信号、一种标准来利用。

④对一个寻找工作的人来说,受教育程度是表示他的能力的信号,对雇主来说,则是根据受教育程度信号挑选工人。

某些西方学者认为,该理论描述和解释了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首都师范大学2005研]
答:(1)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全资本的概念应当包括人、物两个方面,即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从个体角度分析,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个体人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群体角度分析,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的综合。

(2)人力资本的形成
构成人力资本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资本、知识与技术资本、健康资本、迁移与流动资本以及培训等。

①教育资本。

教育资本是指用于教育的费用,以培养和提高在职和未来劳动者的能力,因此可称之能力资本。

它是人力资本构成的最基本要素。

通过教育形式而获得人力资本,尤其是要素教育,其资本性更强。

②技术与知识资本。

技术与知识资本是指用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费用,包括大学里的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专业和技术培训等。

这种资本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因此,可以说它是人力资本构成的核心要素。

③健康资本。

健康资本是指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包括医疗、保健、营养以及体育锻炼等。

它是其他人力资本形成、积累和发挥效能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④迁移与流动资本。

迁移与流动资本也称国内外人才吸流资本,是指用于国内劳动者流动和国际人才吸流、智力引进的费用,以利于调剂和合理配置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增加效率。

其实质是一种资源配置资本,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所有者职业和位置的变化带来收入的增加。

这种流动具有临时性,一旦迁移和流动结束,其资本存在形式也就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