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构成第三章

色彩构成第三章

第三章色的属性
教学内容:色的属性
教学目标:掌握色彩三属性的概念,准确调配三属性各自的渐变色阶,完成一张完整的推移构成画面。

教学重点:色彩三属性的概念及色相环的认识、运用。

教学难点:对色彩三属性色阶的表现力能表达到位。

教学过程
一、色彩的范畴
无彩色---反射光与透射光在视觉中并未显示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既无彩色(黑、白、灰)
有彩色---能感受某种单色光特征,既有彩色(光谱中的全班色都属有彩色,有彩色是无数的。


二、色彩三属性
视觉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色相、名都、纯度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明度(V)
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度、两度、深浅)。

靠近白端位高明度色,靠近黑端为低明度色,中间为中明度色;有彩色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色彩一旦发生,明度即同时出现。

彩色照片反映了物象全部要素的色彩关系,而黑白照片及反映了物象色彩的明度。

素描即将对象的色彩要素抽象为明暗关系。

明度是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关键。

2、色相(H)
色彩不同的相貌
在可见光谱上,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的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其中某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的概念。

若明度为骨骼,色相就是肌肤,它体现了色彩外向的性格,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相环而不是直线排列色色谱表现色相系列。

色谱两端红与紫相连即构成最简单的六色相环(红、橙、黄、绿、蓝、紫)之间加进一色,即构成有微妙过渡的二十四色相环。

3、纯度(H)
波长的大春程度,即色彩的鲜浊程度。

能辨认出的有色相感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鲜浊程度即纯度。

不同原色相的颜色明度不等,纯度也不等。

一种颜色,当混入白色时,它的明度提高,纯度降低,混入黑色时,明度降低,纯度也降低。

(中性灰若登明度,明度不降)自然色中红色纯度最高,其次是黄色。

绿色只有红色的一半。

自然色中大部分是非高纯度色,(含灰量)有了纯度变化,色彩才显得极其丰富。

纯度体现了色彩内向的性格,纯度变化就会引起色彩性格变化。

改变色彩纯度的三种方法:加中性灰:加互补色;加其他色。

无彩色没有色相,即纯度为零。

三、色立体
1、色立体的结构原理及用途
显色系统的理论依据是把现实中的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三种基本性质加以系统地组织,然后定出各种标准色标,并标出符号,作为物体色的比较标准。

通常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因而获得的主体结构,称为色立体。

色立体的科学性在于它所标示的颜色样品都是按照科学的颜色测定理论,已精密的测色仪所测定的标准色样,可供印染、染料、印刷、造纸、美术设计等各行业的颜色工作者作为配色的参照样本,以及得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并可从直觉上感受色彩的量与秩序之美。

2、色立体的基本骨架
3、明度色阶表
位于中心垂直中轴。

白、黑分别位于最高、最低点,中间划分过渡色阶,一色阶即为一个明度等级。

4、色相环
由纯色组成,以明度轴为中心的环状体系,,互补色相对应。

5、纯度色阶表
呈水平直线形式,与明度色阶表成直角关系。

饱和色、纯度最高为色相环一端,越靠近明度轴,纯度越低。

6、等色相面
色立体中,每个色相横向的纯度变化和纵向的明度变化构成了该色相的两度空间的平面表示。

等色相面上的色彩以明度轴不断向上靠近白色,向下靠近黑色,向内运动靠近灰色。

以明度垂直轴为中心,将各色相面做放射状安排,形成三次元的色立体,沿色立体的中心轴纵向抛开可以得到互补色相面。

7、等明度面
与明度色阶成垂直关系,水平开色立体得到等明度面。

可以从蒙塞尔色立体和日本色研究会色立体截取标准的等色相面,奥斯特华德色立体不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