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彩构成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色彩构成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暗适应大约需要5-10分钟
明适应需要0.2秒左右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二、远近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透镜,可以自由改变厚度来调 节焦距,使物象在视网膜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投像。 因此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 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看得比较清楚。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三、颜色混合
颜色混合, 人们又称为减法混合。 因为颜色的混合主要是由于物质性的色素相加, 这种混合使新的色彩在明度上不断降低。 减法混合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为印刷色混合,又称为CMY模式。 一种为颜料的混合,又称为RYB模式。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印刷色混合,又称为CMY模式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颜料的混合,又称为RYB模式
朱红(570纳米) 光色三原色 翠绿(535纳米) 蓝紫(425纳米)
彩色印刷颜料的三原色 品红(玫瑰红) 青(湖蓝) 黄(柠檬黄) 绘画颜料三原色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二、色光混合
色光混合,人们又称之为加法混合,RGB模式。 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后,色彩会在明度上有所增加而变的更亮。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三、颜色适应
你戴上有色眼镜观察外界景物时,一开始景物似乎都带有镜片的颜色。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颜色镜片的颜色在视觉上会门然消失,外界的景物 又恢复成近似原来的颜色。
当你摘下有色眼镜,景物的颜色感觉失真。
一天的色彩变化效果(早晨、中午、傍晚)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眼球的大部分被一 层坚韧的白膜(巩膜) 所覆盖,通常人们 称之为眼白。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二、角膜
角膜使光线折转, 把光线聚集在一块 很小的、能进入眼 球的地方。
要达到精密和正确, 角膜的表面就必须保 持光滑平整。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三、虹膜和瞳孔
虹膜使眼睛感知色彩。 色彩是由虹膜中的黑色 素作用而引成的。
视觉的色彩错觉 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时经常体验到的知觉状态 具体表现在
眼睛感知的色彩效果(心理上的真实)

客观存在的色彩实体(物理上的真实)
之间存在的差距。 色彩视错的产生有生理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等原因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视觉在色彩上的错视现象主要有四种
色彩的色感错视
色彩的同时对比
色彩的连续对比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减 法 混 合 作 业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空 间 混 合 作 业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梵 高 的 绘 画 作 品 阳 光 下 的 麦 田
-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色 彩 的 错 视 进 退 效 果
-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色彩测试表现出人的生理机能对色彩感知的作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有三种现象
明 暗 适 应
远 近 适 应
颜 色 象 从亮处走进暗室时, 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相当时间后, 才开始恢复视觉。 明适应现象 从暗处走向亮处, 在最初什么都看不清, 经几秒钟后, 视觉才恢复正常,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四、空间混合
定 义
空间混合是指在不改变色彩本身的情况下进行的色彩混合。 原 理
空间混合是各种颜色的反射光快速先后刺激或同时刺激人眼, 从而达到反射色光在视网膜上的混色效果。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印刷用色中的四套色板示意图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印 刷 用 色 中 的 四 套 色 板 示 意 图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拓展与训练:
7、色感错觉的膨胀与收缩(进与退)训练
作业要求 — 利用图形的各块面之间的关系,充分使用冷与暖、明与暗、纯度 高与纯度低等色彩,使图形的形态上所产生的膨胀与收缩(进与 退)的色彩错觉效果。 作业步骤 — 设计一装饰性图形,在图形的各个块面上,按照一定空间、层次等 组合规律,填充各种颜色。 作业数量 — 1张,作业纸张的大小为A4。图形在12×12cm大小范围内。 作业提示 — 图形填充色彩时,要考虑对图形的空间感的分析,层次的分析,尽 量使色彩的填充符合具体形态在进退、膨胀与收缩等方面意味的充 分表现。可以使用电脑制作。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色彩感觉是由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
人视觉感知过程中生理上的几个器官,
由眼球、角膜、虹膜、晶状体、
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一、眼球
人眼是一个球体, 直径约为一英寸。 它长在一个多骨的、 不能弯曲的眼窝里, 只有表面露在外边。
色 彩 的 错 视 收 缩 与 膨 胀 效 果
-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制作练习范例
色 彩 的 错 视 立 体 空 间 效 果
返回目 录
-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的同时对比 (红绿并置时,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的同时对比(两种色彩的相互影响)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由于相邻色彩在视觉上受到干扰而改变原来的色感,将同样的蓝色看成不同。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三、视觉残像
视觉残像 是由于时间因素所形成的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 受色彩对比的视错现象。
第五节 色彩的肌理
二、色彩肌理的基本分类
(1)由分量感受所带来的视觉经验积累 ——这些肌理的感受回有轻重、紧密与轻松等效果体验。
如钢铁的蓝黑色彩所 带来的重量和紧密。
第五节 色彩的肌理
(2)由物体表面触觉所带来的视觉经验积累 ——这些肌理的由 来主要是人们通过皮 肤与物体接触而带来 的;表现为光滑、细 腻和粗糙等。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七、圆柱形成像元 圆锥形成像元
白天光线好时,锥形 成像元活动能力强, 我们以锥形成像元接 收色彩、形状和细节 的讯号。 柱形成像元比较小, 但敏感,它们在夜间 或光线不良的情况下 发挥作用,它们更敏 感于物体的活动。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影响色彩的易见度的因素
光线的强弱、色彩面积的大小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的易见度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色彩的混合
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相混合而产生出新的色彩
色彩的三种混合方法 色光混合 颜色混合 空间混合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一、三原色
三原色 不能用其他色混合形成的三种色光或三种颜色

编:蒋纯利
田 瀚 王秋红 江 畅 孙 波 吴 斌 潘鸿飞 刘 阳 彭艳云
副主编:赵 群 石 洁 刘亚军 张克辉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色彩的物理属性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四章 色彩的对比 第五章 色彩的调和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分析 第七章 色彩的应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 正残像 是指在停止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保留原有形色影像的状态。 负残像 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 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视觉中的后像作用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四、色彩的易见度
人的眼睛辨别色彩的能力有一定限度,色与色过分接 近时,由于色的同化作用,使人无法辨别清楚,色彩 学上称为易见度。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空 间 混 合 旋 转 混 合
( )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空间混合
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
印象画派画家修拉的作品《模特儿》-点彩派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五节 色彩的肌理
第五节 色彩的肌理
一、色彩的肌理现象及其来源
色彩的肌理现象 主要是来自于人类长期生产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
看到红色就有温暖、向外的扩张、相对松软等。 看到蓝色,就想到钢铁、紧密、沉重、冰冷等。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拓展与训练:
6、色彩空间混合训练
作业要求 — 根据一具象画面,将原色彩效果应用空间归纳的方法,形成一定 大小、且纯度较高的色块,来表现原画面,在一定空间内使色彩 通过空间混合还原出原具象画面。 作业步骤 — 确定一具象画面,将画面用直尺按马赛克的效果用铅笔作格子状, 对每一格子内的色彩做一定的色彩归纳分析。然后在作业纸上,对 应画出每一格子的色彩。在整体上再现原画面图形。 作业数量 — 1张。作业纸张的大小为A4。图形在12×12cm大小范围内。 作业提示 — 色彩在归纳分析时要尽量增加纯度,注意色彩的混合规律,使空间 混合后的色彩能够恰当的得到还原。建议此作业手工完成。
虹膜的功能很象照相机 的光圈,可以控制进入 眼球的光量。 瞳孔是虹膜中心一个圆 形的孔,它的大小受到 虹膜放松或收缩作用而 不断变化着。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四、晶状体
透明的晶状体把从角 膜射来的光线聚集起 来,折射到眼球中的 一小点上。晶状体富 有弹性,可以慢慢伸 平,也能渐渐鼓圆。 这样目光便能凝聚到 远近不同的对象上。
色彩的视觉残像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一、色感错视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觉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觉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觉
法国红白蓝三色国旗的色彩搭配
第三节 视觉的错视现象
二、同时对比、连续对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