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色锣路B标项目部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土建施工B标段》合同文件。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土建施工B标段》二阶段施工优化图纸(送审稿)及现场实际情况。
4、交通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述省道455线色达亚龙至甘孜县锣锅梁子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甘孜州色达县和甘孜县境内,是甘孜县至色达县的重要连接通道。
本项目路线起于甘孜县奶龙山与A合同段段路(K54+700)相接,路线途经甘孜县奶龙山、四通达乡、炉霍县充古乡,止于甘孜县下雄乡锣锅梁子。
路线全长46.81 公里。
该工程主要由路基工程、涵洞工程、砌筑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组成,其中路面结构采用3.5cm厚SBS-13C上面层+4cm厚AC-16C下面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主要工程量:412955m2 4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四、材料及配合比1、原材料检验1)沥青: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普通90号A级,由业主提供的“青海弘川新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90#A级。
(2)粗集料:采用卵石加工,经3级破碎,扎制而成。
石质坚硬、耐磨、洁净,有良好的近似立方体颗粒形状。
各项指标符号规范要求。
(3)细集料:采用加工碎石时产生的石屑及经专门设备加工的机制砂,细集料应耐嵌挤、颗料饱满、不粘泥土、杂物,且粉尘含量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AC-16C矿料级配范围(4)填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设计阶段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
五、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拟投入的主要设备有:摊铺机1台、22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2台、26t胶轮一台,自卸车15台、沥青砼间歇式拌和机1台,洒水车1台。
六、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本段施工设置以项目经理赵小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下:管理人员组织一览表(1)前场人员配备:(2)后场人员配备七、施工工艺(一)施工前的准备采用2500型拌合机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热料,一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双钢轮压路机稳压,双钢轮压路机振压,胶轮压路机揉压,双钢轮压路机收面。
1)、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对已铺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钻芯取样,检测铺筑厚度,检测压实度、平整度、宽度等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已洒布透层油和稀浆封层已破乳,按每50m横断面检测基层的高程和横坡度,以保证沥青砼的铺筑厚度和横坡度。
2)、施工放样:1、用GPS按10m间距放出路线中桩、边桩。
作业人员沿中线及边线,并在控制点上插上钢钎,用红布条在钢钎上作好标记,红布条所示高程应为该结构层顶面高程与试松铺高度之和. 放样分四段进行,前三段125米,最后一段125米,第一段的高程按松铺系数为1.2,其它三段根据前一段施工后检测的松铺系数及其它指标进行调整。
2、在各控制桩上布设钢钎并挂上直径为Ф3.5mm的钢丝绳,根据设计高程分别调整各点位横杆的高度,使钢丝绳与设计高程平行;钢丝绳的有效使用长度控制在100m,采用紧线器两端对称张拉,其张拉力为800~1000N,挠度控制在1.0~1.5mm,钢钎横杆端点距摊铺边缘为15~20cm。
基准线设置后,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的检查,主杆是否偏移、松动,钢丝绳是否下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从而确保摊铺机准确找平,保证下面层的纵断高程和横坡度。
3)清扫基层并洒透层油和稀浆封层:水车对基层进行清洗,同时辅以人工铲除杂物、浮尘,铲除的杂物不倒在路基边坡边沟里,对泥土污染严重的局部用水车高压射水冲洗干净并晾干,清扫干净的路段无浮尘,杂物及建筑垃圾,清扫干净后按规定洒布透层油并摊铺稀浆封层达到规范要求,在洒粘层后开始铺筑。
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在拌和机设备运行前,先对拌和机各装置系统进行检查调试。
料仓提前进行流量标定,绘制流量与转速关系曲线,用于指导目标配合比进料。
冷料仓上料时不串料、不缺料,根据试验室生产配合比设计确认的矿料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指导拌合机准确计量进行拌和。
严格按照配合比自动进行生产,中途不得随意更改。
沥青添加采用自动添加装置,为保证沥青的充分混合均匀,总的干拌时间定为5S,湿拌时间定为30s,保证矿质颗粒都均匀的裹覆上沥青。
泵入拌和机的沥青温度控制在155-165℃之间,温度过低影响沥青泵工作,且易出现混合料花白,温度过高易出现沥青老化,失去胶结物质,造成混合料报废,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75℃之间,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试验室按照规范要求及时检测混合料的出仓温度应控制在145-165℃,最高温度不超过195℃。
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运料车箱内清扫干净,装料前用人工在车箱底,侧部位喷洒油水混合液,(油:水=1:3)以免混合料粘结货箱。
料车在搅拌缸下直接接料,料车接料按照先两头后中间的原则,分三堆装料,避免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每车热料运输出场前必须进行温度测量,温度不够或超过温度均不得出场,记录出场时间。
为避免运输途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确保摊铺温度及质量,所有运输车顶部用篷布覆盖。
运输车辆数量必须满足正常生产需要,保证前后场都有运输车辆等待,避免中途摊铺机停机待料。
运输至前场后,服从前场人员指挥,轮胎上不得粘有泥土。
卸料过程中,运输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热料车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若运料车在运料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不能行驶,立即安排项目部设备部门人员组织抢修,若不能在短时间完成抢修,立即安排装载机将运输车拖至摊铺现场进行施工。
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在摊铺就位并调整完毕后,在热料来之前30-60分钟,对摊铺机熨平板完成预热,使熨平板的温度不低于100℃,沥青混合料运到工地后采用一台摊铺机铺筑,在摊铺完左侧后立即摊铺右侧,在摊铺右侧时注意纵向缝的连接,在接缝口安排二位专业的刮子师傅保证纵缝的连接,摊铺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摊铺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55℃摊铺,摊铺机行走速度为2.0米/min,与拌合机产量基本同步,基本保证摊铺机匀速连续摊铺的要求,防止中途停机出现二次振动,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摊铺过程中,摊铺室内混合料的高度平齐或者略高于螺旋摊铺器的轴心线,即稍微看见螺旋叶片或刚盖叶片, 同时使刮板输送器和螺旋摊铺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都不停歇地持续工作.(2)在摊铺过程中,由专职人员测量每车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符合要求后,自卸车缓慢退到摊铺机前,轻轻接触摊铺机或间隔20cm—30cm,不得撞击摊铺机,挂空档后缓缓卸料,每辆运料车卸完料开走后,不得将摊铺机料斗两侧板翻起将剩料用刮板输料器送走,而要等到下一车料混合后才能输料.铺热料时,派专人清扫摊铺机的两条履带前的路面,保证摊铺机平稳行走,由专人处理螺旋输料器中端离析现象,在摊铺机的熨平板上,非本机操作人员不得站立和通行,防止浮动熨平板瞬间下沉,影响平整度,同时,由专人对摊铺机的两端找平装置进行控制,免滑出钢丝,并对摊铺温度,松铺厚度,碾压温度,碾压速度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并且根据温度指导压路机碾压。
(3)摊铺过程中要派人在摊铺机后巡查,随时作直观质量检查,主要检查以下内容:a.混合料直观检查,正常的沥青混合料外观又黑又亮,运料车上混合料不下坍。
b.混合料温度检查: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冒出淡蓝色蒸气,随时检测温度。
c.铺层表面检查,压实的混合料表面结构无论是纵向或横向都平整,均匀密实,并无离析,波浪撕裂或拉沟现象,随时检测松铺厚度和平整度。
7)碾压碾压是保证沥青砼路面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碾压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在施工现场我们注意组织好压路机的初压.复压.终压工作,做到各台压路机前后紧随,相连接小段落依次推进避免漏压,沥青混和料经摊铺机摊铺后,压路机紧跟着进行碾压,碾压顺序为;a.初压:先由光轮压路机静压一遍,温度控制在140-150℃,以2.0km/h速度碾压一遍,每轮碾压重叠30cm以上,并开启喷水装置对钢轮喷少量的水,以防止混和料粘轮.b.复压:胶轮压路机压四遍,钢轮强振三遍,(交叉碾压)碾压速度4.0km/h。
c.终压:由一台光轮静压一遍,以消除轮迹.缺陷,保证每层有较好的平整度,终压温度不低于70℃。
d.碾压完成后试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规范要求测的压实度,并收集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数据。
碾压时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初压.复压.终压的回程不准在相同的断面上,前后相距至少1米,碾压过程中,保持压路机轮胎湿润,轮胎用洗衣粉和水混和涂抹液,以免粘附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新铺混和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同时不得在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上停放一切设备。
碾压工作完成之后,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交通标识,防止车辆驶入破坏新铺筑的路面,待表面温度低于50℃之后,再开放交通。
8)横向接缝处理摊铺完成后,混合料冷却后在尾端沿横向垂直方向用镐凿除端头,然后清除。
下次施工前在端部用人工抹粘层乳化沥青,紧接接缝进行摊铺。
9)、开放交通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应待铺筑路段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开放交通后车驶速应控制在30km/h以内。
八、道路保通措施1.1 本项目为三级公路,由于路线位于山区,大部分路段无法绕行,施工中采取半幅施工并限制车辆单向通行,因此对原有公路通行有一定的影响。
施工中全天候备专职的交通管制人员及相应的机械设备,做好醒目的警示警告标志及防护设施等安保工程,确保车辆通行安全。
路线施工时,采取分段半幅施工的保通方式;保老路通畅及过往车辆通行安全。
1.2施工前向社会发布公告,增设交通指示标志,加强路政人员维护交通的能力,尽可能减少施工干扰造成的不利社会影响,并保证施工车辆、施工人员的安全。
由于路面改建工程施工期间,必须维持正常交通,为保证路上交通的正常通行,应做好施工段落及一次封闭交通的长度的合理安排,为保证施工车辆、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施工干扰的不利社会影响。
车道封闭时,应该设置规范的警示、指示和引导标志,留够安全距离,确保行车安全,并有专业人负责交通管制,间断单向放行过往车辆。
1.3、施工前应征的当地交警、交通执法大队、道路运管保护及安全检查办等部门同意,并积极与其合作协调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和通行环境;并在开工前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业主及当地政府和交警部门,以便及时向社会各界告知施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