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液体药剂的制备实验五液体药剂的制备I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1 •掌握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2 •熟悉制备液体药剂常用的称量、量取等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二、实验指导1 •溶液型液体药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溶解在液体分散媒中,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单相澄明的液体药剂。
可以口服,也可以外用。
溶液型液体药剂常用的溶剂有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液体石蜡、植物油等。
属于真溶液型药剂的有药露与芳香水剂、溶液剂、甘油剂、醑剂等。
溶液型液体药剂就分散系统而言,主要为低分子溶液,其分散相(药物)小于lnm, 常以分子或离子状态溶解在分散媒中,外观均匀、澄明。
2 •溶液型液体药剂其制法有溶解法、稀释法、化学反应法、水蒸气蒸馏法等,以溶解法应用最多。
其一般工艺流程为称重一溶解一滤过一质量检查一包装等衣寸03. 溶解法操作注意:(1)药物的称量和量取固体药物常以克为单位,应根据药物的轻重,选用不同的称器进行称量。
液体药物常以毫升为单位,选用不同的量器进行量取。
用量少的液体药物,可采用滴管计滴数量取(标准滴管在20C时,Iml蒸馏水应为20滴,其重量误差在土0.10g之间)。
(2)取处方总量1/2〜3/4的溶媒,加入固体药物,搅拌溶解。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宜先将其溶解后再加入其他药物,也可加入适量助溶剂或采用复合溶剂,帮助溶解。
易溶解的药物、液体药物及挥发性药物最后加入。
酊剂、流浸膏加入水溶液中时,速度要慢,且应边加边搅拌。
(3)根据药物性质,可将固体先行粉碎或加热助溶,某些难溶性药物可适当增加其溶解度。
(4)将溶液用适宜的滤器过滤后,再适量添加溶媒至需要量。
过滤可选用的滤器有玻璃漏斗、布氏漏斗、垂熔玻璃漏斗等。
常用滤材有滤纸、脱脂棉、纱布、绢布等。
(5)如处方中含有糖浆、甘油等粘稠液体时,用量器量取液体药物后,将粘附在容器壁上的液体应用少量溶剂洗涤器具。
洗液合并于容器中,以减少药物的损失。
溶剂为油、乙醇、液体石蜡时,容器与器材均应干燥。
(6)制得的溶液应及时分装于容器内,加塞后擦净器壁再贴瓶签。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设备器皿:普通天平、量杯、量筒、烧杯、玻璃漏斗、磨塞小口玻璃瓶、玻棒、试剂瓶等。
药品与材料:碘、碘化钾、硼砂、甘油、碳酸氢钠、液化苯酚、薄荷油、乙醇,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薄荷水【处方】薄荷油2ml滑石粉15g蒸馏水加至1 000ml【制法】称取精制滑石粉15g,置干燥乳钵中,将薄荷油2ml加到滑石粉上,充分研匀。
量取蒸馏水9 500ml,分次加到乳钵中,先加少量,研匀后再逐渐加入其余部分的蒸馏水,每次都要研匀,最后留下少量蒸馏水。
将上述混合液移至有塞玻璃瓶中,余下的蒸馏水将研钵中的滑石粉冲洗入玻璃瓶,加塞用力振摇10mi n,用湿润过的滤纸反复滤过,直至滤液澄明。
再从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1 000m1,摇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祛风,矫味。
用于胃肠胀气和作矫味剂,或作溶剂。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ml, —日3次。
【注】1 •因挥发油和挥发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很少(约0. 05%,为了增加其溶解度,必须尽可能增加溶质与水的接触面积。
因此一般多采用振摇法和加分散剂法制备芳香水剂。
2•常用的固体分散剂有滑石粉、滤纸浆等;液体分散剂有乙醇和聚山梨酯-80等。
制备时加固体分散剂不仅可增加溶质与水的接触面积,且可在滤器上形成滤床,起助滤作用,吸附多余的挥发油及杂质,使溶液澄明。
3 •本品亦可用增溶法制备。
即薄荷油20ml,聚山梨酯-80 12g,蒸馏水加至1000ml。
还可用增溶-复溶剂法制备。
即取薄荷油20ml,加聚山梨酯-80 20g,90汇醇600ml,蒸馏水加至1 000ml。
5•加精制滑石粉作分散剂时,研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滑石粉过细,而使溶液浑浊,需反复滤过才能澄明。
(二)复方碘溶液【处方】碘5g碘化钾10g蒸馏水加至100ml【制法】取碘化钾置容器中,加蒸馏水约5ml,搅拌使溶解,加入碘,随加随搅拌,使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调节甲状腺机能。
用于因缺碘所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辅助治疗。
亦可作为甲状腺术前给药。
【用法与用量】口服。
一次0. 1〜0. 5ml, —日0. 3〜0. 8ml;极量:一次1ml,—日3ml。
饭后服。
【注】1 .碘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和挥发性,称取时可用玻璃器皿或蜡纸,不宜用纸衬垫,不应直接置于天平托盘上称量,以防腐蚀天平;称取后不宜长时间露置空气中;切勿接触皮肤与粘膜。
2 .碘难溶于水(1 : 2950),故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以增大其溶解度。
制备时,为使碘能迅速溶解,宜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碘化钾与碘生成易溶于水及醇的络合物。
其结合形式如下:I 2+KI —KI 33. 碘溶液具氧化性,应贮存于密闭玻璃塞瓶内,不得直接与木塞、橡胶塞及金属塞接触。
为避免被腐蚀,可加一层玻璃纸衬垫。
4. 本品为深棕色澄明溶液,有碘特臭。
内服时用水稀释5〜10倍,以减少刺激性。
(二)复方硼砂溶液【处方】硼砂2g甘油3.5ml碳酸氢钠1.5g 液化苯酚0.3ml蒸馏水加至100ml【制法】取硼砂加入约50ml热蒸馏水中,溶解,放冷,加入碳酸氢钠溶解。
另取液化苯酚加甘油搅匀,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随加随搅拌,待气泡消失后,加蒸馏水至100ml,必要时过滤,即得。
【作用与用途】杀菌防腐。
为含漱剂,用于口腔炎,咽喉炎及扁桃体炎等。
【用法与用量】加5倍温水稀释后漱口,慎勿咽下,一日数次。
【注】1 .硼砂在水中溶解度为1:20,沸水中为1:1,甘油中易溶。
故制备时,宜用热水加速硼砂溶解。
溶解后必须放冷,再溶解碳酸氢钠,否则碳酸氢钠遇热未参加化学反应就被分解。
2. 本品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配制时,须待不发生气泡后,再进行过滤。
因有气泡产生,说明化学反应尚未完全。
3. 本品系采用化学反应法制备。
硼砂遇甘油后,生成一部分甘油硼酸呈酸性遇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甘油硼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其化学反应如下:N Q BO• 10HO+4CH(OH)T2C3H5(OH)NaB(3+2GH(OH)HB(3>13HO2C3H5(OH)HB02NaHC3O>2GHKOH)NaBO+2COT +HO4. 本品反应生成物甘油硼酸钠具有杀菌防腐作用。
因甘油硼酸钠呈碱性,有除去酸性分泌物作用。
苯酚有轻微局部麻醉作用和抑菌作用。
5. 本品为粉红色澄明液体,具苯酚特臭。
五、思考题1. 制备薄荷水时为何加入精制滑石粉?有哪些制备方法?2. 碘化钾在复方碘溶液中有何作用?制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制备复方硼砂溶液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川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要求1. 掌握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的选择与应用。
二、实验指导1. 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于液体分散媒中的过程,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混悬型液体药剂。
属于粗分散系,可供口服、局部外用和注射用。
2. 混悬液中微粒与分散介质间存在密度差,因重力作用,混悬液中微粒在静置时会发生沉降。
混悬微粒的粒径愈大,沉降速度愈快;混悬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愈大,沉降速度愈快;分散介质的粘度愈小,沉降速度愈快。
3. 混悬液中微粒比表面积愈大,表面自由能也愈大,致使分散体系不稳定, 有聚集倾向,加入亲水胶体增加其稳定性。
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等除使分散媒粘度增加外,还能形成带电的水化膜包在微粒表面,防止微粒聚集。
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润湿剂,可使疏水性药物被水润湿,从而克服微粒由于吸附空气而漂浮的现象(如硫磺粉末分散在水中时)。
4•微粒沉降速度愈快,混悬剂的稳定性愈差。
所以选用粒度小的药物以及加入助悬剂增加分散媒的粘度,可以降低微粒沉降速度。
为了减缓微粒的沉降速率,增加混悬液的稳定性,可采用以下措施:①将药物适当的粉碎,尽量减少微粒的半径;②减少微粒与分散媒之间的密度差,向混悬液中加入糖浆、甘油等;③增加分散媒的粘度,向混悬剂中加入粘性较大的高分子助悬剂。
5 •混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
分散法制备混悬液时,亲水性药物可先研至一定的细度,再加液研磨至适宜分散度,最后加入其余的液体至全量,加液研磨时通常取药物1份,加0. 4〜0. 6份液体分散媒为宜。
遇水膨胀的药物配制时不宜采用加液研磨;疏水性药物可加润湿剂研磨,使药物颗粒润湿,再加其它液体研磨,最后加水性分散介质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
凝聚法分化学凝聚法和微粒结晶法。
化学凝聚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分别制成稀溶液,混合并急速搅拌,使之产生化学反应,制成混悬型液体制剂。
微粒结晶法通过改变溶剂或溶液浓度制成混悬液,如配制合剂时,常将酊剂缓缓加到水中并快速搅拌,使形成的混悬液细腻,微粒沉降缓慢。
6. 混悬液为不稳定体系,制备时须加入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等稳定剂。
三、实验设备器皿、药品与材料设备器皿:乳钵、烧杯、量筒、量杯、普通天平、滴管等。
药品与材料: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沉降硫、硫酸锌、樟脑醑、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一)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150g氧化锌50g甘油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2. 5g蒸馏水加至1 000ml【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研细过100目筛,加甘油研磨成糊状后,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蒸馏水溶解后,分次加入上述糊状液中,随加随搅拌,再加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保护皮肤、收敛、消炎。
用于皮肤炎症,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寻麻疹。
【用法与用量】用前摇匀,外用,局部涂抹。
【注】1 •处方中氧化锌以选用轻质者为好;炉甘石主含碳酸锌其中混有0. 5%〜1. 0%的氧化铁(F62O),成粉红色。
2 •炉甘石和氧化锌均为不溶于水的亲水性药物,可被水湿润,故先加入甘油研磨成糊状,再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混合,使吸附在微粒周围形成保护膜以阻碍微粒的聚合,并使本品趋于稳定,振摇时易再分散。
3•若本品配制方法不当或选用的助悬剂不适宜,则不易保持混悬状态,且涂用时有砂砾感。
久贮沉淀的颗粒易聚结,虽振摇亦难再分散。
为此,应注意选择适宜的稳定剂以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如应用纤维素衍生物等高分子物质作助悬剂;应用三氯化铝作絮凝剂;应用聚山梨酯80在混悬颗粒周围形成电性保护膜;应用枸橼酸钠作反絮凝剂等。
(二)复方硫磺洗剂【处方】硫酸锌30g沉降硫30g樟脑醑250ml甘油100ml羧甲基纤维素钠5g蒸馏水适量共制1 000ml【制法】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适量蒸馏水,使成胶浆状;另取沉降硫分次加入甘油研磨细腻后,与前者混合。
再取硫酸锌溶于200ml蒸馏水中,滤过,将滤液缓缓加入上述混合液中,然后再缓缓加入樟脑醑,随加随研,最后加蒸馏水至1 000毫升,搅匀,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