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简介-丁磊简介丁磊[网易公司
创始人]
1989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的丁磊,对成都的潮湿天气十分不适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乐观的性格。
丁磊大学时代的辅导员张陈兴老师讲,丁磊总是一幅笑嘻嘻的面孔,他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乐于助人。
如果说丁磊能有后来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他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尤其是计算机书籍,“他比别人早一步得到最新的世界科技动态,有关互联网的信息也是从那里得来的。
”
丁磊不愿谈及其个人生活。
但成名之后,他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他不反对
大学生谈恋爱,只是不要荒废学业。
他使用荒废而不是影响,可见他对谈恋爱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足够认识的。
然而,在大学真正占用其大量时间的还是当时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技术和知识。
他大学导师的冯林老师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2年冬天,丁磊大四上学期,我搞了一个电磁场CI软件的成果展示。
丁磊和其他几个同学下来主动找到我说,他们对此十分感兴趣,如果交给他们做,一定能把这个软件做得更好。
那自信的模样让我感动。
”
在课题组工作的日子,丁磊已经展示出了较强的能力,尤其是在计算机编程方面。
“在当时能用计算机编程和做一些界面的设计,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
”
丁磊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从这里展开,他的性格也在大学时代逐渐显现出来。
冯老师还说,“丁磊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不是个被人安排的人。
”这样的性格被他大学时代的室友伍浩进一步演绎,他又说:“他的成绩只是中上,他不张扬,
但他的闯劲给人印象深刻,他的爱好就是编程。
”
1993年,在成都潮湿天气中已经习惯吃辣的22岁的丁磊,带着他对计算机编程的特殊爱好和特有的不服输的脾气,从被他称为中国最好的电子工业的高等学府走向社会。
丁磊说他当初选择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小时候就有做电子工程师的梦想,另外就是学校招生简章上说该校拥有数万册电子专业类藏书。
如今怀揣着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文凭的丁磊被分配回自己的家乡宁波,进入令人艳羡的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丁磊在电子科技大学读书时,成绩一直是班上的中等偏上,他学习的是通讯,但是爱好计算机平时都看计算机书,只有在考试前两周才学习通讯专业。
1993年召开的“十四大”让丁磊觉得没有必要再在学校里上课耽误时间了。
大学最后一学期,丁磊开始在计算机公司兼职任工程师,虽然是兼职,却
是那家公司最主要的工程师。
在那里丁磊这个学通信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了Modem、WindowsNT等新设备。
毕业后丁磊回了老家宁波,从1993年到1995年在宁波电信局做工程师。
两年中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
“我几乎天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
网易后来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掌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
1993年,丁磊无意间在一本杂志上得知北京开了一个名叫“火腿”的BBS 站。
”当时站上的内容很少,不过丁磊立刻意识到,BBS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第一次登陆BBS的丁磊当晚就在中国惠多网创始人之一孟超的帮助下在宁波搭建成了自己的BBS站。
1994年,丁磊第一次登录Internet,那是从中科院高能所同学那里要的一个账号。
兴奋不已的丁磊浏览的第一个站点是Yahoo!,Yahoo!让丁磊“感觉很不错”。
接着丁磊去创新公司下载了不少多
媒体驱动程序。
1995年6月,丁磊成为北京电信前100个用户之一。
在Internet上“见了世面”的丁磊向自己的总工建议在本局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等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什么进展,便决定离开。
1995年5月,丁磊来到广州,加盟刚刚成立的广州Sybase。
在Sybase一年,丁磊感觉自己除了整天安装调试数据库外,几乎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又选择了离开。
1996年5月,丁磊当上了广州一家ISP的总经理技术助理。
在这家ISP,他架设了Chinanet上第一个“火鸟”BBS,结识了很多网友。
好景难长,丁磊所在的ISP由于面临激烈竞争和昂贵的电信收费几乎无法生存下去。
1997年5月,他只得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已经三次跳槽的丁磊在1997年的那个5月对自己的前途整整思考了5天,最后的决定是自立门户,干一番事业。
“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未来该靠什么赚钱,只天真地以为只要写一些软件,做一些系统集成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后来几乎使公司无法生存。
”
网易创业的50万元资金一部分是丁磊几年来一行一行写程序积攒下来的,另一部分是向朋友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