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田间布置解决方案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田间布置解决方案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田间布置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类对农业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从水果蔬菜到花卉苗木,一年四季供求不停。

设施园艺这几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座座温室、大棚坐落于乡间田野,展现着新农村的蓬勃发展。

温室配套设施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历程。

无土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中广泛应用,如今,温室自动化控制逐渐成为了温室灌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电子技术将自动控制应用于温室管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温室节水灌溉领域取得了发展和一定的成绩。

一、日光温室室内滴灌系统布置
日光温室内蔬菜种植一般为南北向,种植田块东西向长南北向短,滴灌支管一般东西向布置,其长度与日光温室的长度相同;毛管南北向布置(与种植方向一致),其长度一般为6~8m。

日光温室内一般为每一种植床种植两行作物,每一种植床一般布置一条毛管,如果种植床上的两行作物间距较大土壤沙性较大时可布置两条毛管。

如果种植床上覆盖地膜时,毛管一般布设于地膜下。

二、育苗温室大棚棚(室)内微喷灌系统布置
大棚的田间首部与日光温室内的田间首部相同,由于支管长度较短,因而常用φ40聚乙烯塑料管。

考虑到育苗的特殊要求,拟采用止漏雾化微喷头。

系统可采用固定式或自动行走式
三、蔬菜大棚棚内滴灌系统布置
大棚内蔬菜种植一般仍为南北向,但种植田块南北向长东西向短,滴灌支管仍为东西向布置,其长度与大棚的宽度相等;毛管南北向布置,其长度与大棚的长度相等。

毛管间距依据作物行距和土壤质地及灌水器流量而定,一般为60-100厘米。

四、供水系统
保护地灌溉水源多为井水,蔬菜种植品种繁多,需水规律和施肥的规律各异,用水方式一般为随机用水,即各个用户(温室大棚)用水的时间和流量不统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随机供水方式。

1. 压力罐集中供水
对于面积较大,保护地集中的地块,水井为单一水源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水
泵加压,压力罐调压,除首部安装过滤设施外,在温室大棚内还需安装二级网式过滤器。

压力罐的原理是利用罐内空气的可压缩性来贮存和调节配水。

压力罐安装在泵和管网之间,水泵启动后,即向管网供水,而一部分多余的水则贮存到压力罐内,使罐内空气压缩,水位上升,罐内的压力随之上升。

当罐内压力达到上限值时(最高水位),电触点压力表接触上限触点,发出信号,切断电源停泵,这时罐内的压缩空气将罐内的水压入管网继续供水,当罐内的压力下降至下限压力值时,电触点压力表接触下限触点,水泵重新启动。

正常情况下,水泵可在无人控制情况下工作,保证管网连续供水。

压力罐属于压力容器,应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许可证、合格证的产品。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即补气式和隔膜式。

补气式又分为自动补气和泄空补气两种。

2. 供水塔供水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温室大棚群附近修建一个供水塔,也可实现随机供水。

3. 蓄水池供水
在大棚附近挖一个贮水窖或蓄水池,用于贮存灌溉用水,水源向各个窖或池供水。

在灌溉时再用小水泵来加压,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可在温室大棚附近打一浅井,利用微型离心泵或潜水泵向大棚供有压水。

五、大棚滴灌系统的优势
1、节水、节肥、省工
滴灌通过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能够使水分的损失和土壤渗漏对大限度降低。

而且,滴灌的形式是直接将水分适时适量地灌溉到作物根系,大大提高了水利用率。

灌溉设备还可结合施肥系统,将水溶肥注入灌溉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达到水肥同步,提高肥料利用率,不仅节省肥料用量,还能减轻污染。

滴灌系统仅通过阀门人工或自动控制,又结合了施肥,故又可明显节省劳力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2、控制棚室温湿度
传统沟灌模式一次灌水量大,地表长时间保持湿润,不但棚温、地温降低太快,回升较慢,且蒸发量加大,室内湿度太高,易导致蔬菜或花卉病虫害发生。

因滴灌属于局部微灌,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且滴头均匀缓慢地向根系土壤层供水,对地温的保持、回升,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等均具有明显的效
果。

采用膜下滴灌,即把滴灌管(带)布置在膜下,效果更佳。

另外滴灌由于操作方便,可实行高频灌溉,且出流孔很小,流速缓慢,每次灌水时间比较长,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故可控制根区内土壤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接近于最适合蔬菜、花卉等生长的湿度。

由于控制了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可明显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

3、保持土壤结构
传统的沟灌、畦灌都是大水漫灌的模式,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4、改善作物品质 增产增收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

总之,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温室或大棚等设施园艺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品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设施园艺滴灌技术适应了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的要求,这也是其能得以存在和大力推广使用的根本原因。

总之,无论是使用微喷灌还是使用滴灌技术,都将给农业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科学技术将应用到灌溉上来。

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
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项目。

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
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主要有:大田种植智能解决方案、畜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食品安全溯源解决方案、食用菌种植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水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温室大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等。

托普物联网三大系统产品
我们知道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因此托普物联网产品主要以这三个层次延伸,涵盖了感知系统(环境监测传感设备)、传输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终端智能控制平台。


托普物联网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托普物联网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开发了多种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1、传感模块:即环境传感监测系统。

它依据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完成对异地园区所需数据监测的功能。

2、终端模块:即终端智能控制系统。

它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远程控制异地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开启风机,自动补光及遮阳,自动卷帘,自动开窗关窗,自动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自动控制。

3、视频监控模块: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主要是通过监控中心实时得到植物生长信息,在监控中心或异地互联网上既可随时看到作物的实时生长状况。

4、预警模块:即远程植保预警系统。

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进行预警。

5、溯源模块:即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

该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培育阶段、生长阶段、收获阶段等对作物生长环境、喷药施肥情况、病虫害状况等实施实时信息自动记录,有据可查,在储藏、运输、销售阶段采用二维码或者RFID射频技术对各个阶段数据记录,这样就能实现消费者拿到农产品时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就能查看到各类信息,才能放心食用。

6、作业模块:即中央控制室。

可通过总控室对整个区域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各个区域采集点参数、控制作业状态、实时视频图像、施肥喷药状况、报警信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