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自动化滴灌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托普物联网指出滴灌(drip irrigation)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
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温室自动化滴灌系统一般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组成。
1.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及动力机)、施肥罐、过滤器、控制与测量仪表等。
其作用是 抽水、施肥、过滤,以一定的压力将一定数量的水送入干管。
2.管路: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以及必要的调节设备(如压力表、闸阀、流量调节器 等)。
其作用是将加压水均匀地输送到滴头。
3.滴头:其作用是使水流经过微小的孔道,形成能量损失,减小其压力,使它以点滴的方式滴入土壤中。
滴头通常放在土壤表面,亦可以浅埋保护。
温室、大棚等园艺设施配套滴灌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滴灌具有明显的优点。
目前设施园艺自动化滴灌系统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设计问题、设备质量问题、管理使用问题等。
为保证棚室设施园艺滴灌技术的推广和前进,应对这些问题正视并改进。
一、滴灌设备质量问题
自引进滴灌技术以来,从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创新,目前,温室、大棚的成套滴灌设备基本都是我国独立生产的,部分产品性能的水平已经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但一些关键设备,如首部枢纽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一道的差距。
总体上来讲产品品种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
我国生产的滴头、滴灌带或滴灌管等产品在压力补偿、抗堵塞、灌水均匀度和材质的抗老化等方面质量一直不稳定;管材配套性差,容易漏水;过滤器主要以筛网过滤器为主,使用寿命较短,过滤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导致灌水器堵塞,甚至工程报废的直接原因之一;普遍使用的压差式施肥器,密封性差,不好控制,施肥浓度很不均匀;目前虽有文丘里施肥器、射流式施肥器生产,但数量少,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上没有多大选择的余地。
另外目前滴灌设备市
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价格无序,售后服务差,也制约了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细灌溉技术,对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进口滴灌设备质量虽好,但由于其价格原因,限制了它的使用。
绝大多数滴灌工程还主要是立足于国产设备或国外关键设备配套使用,这也是长久之计。
因此,尽快提高我国滴灌设备产品技术总体质量水平和配套水平,不断开发系列化新产品,是当务之急。
二、设备管理问题
滴灌的发展也有不短的历史,一些发展滴灌较早的地区,不少菜农在安装了大棚滴灌后,使用不长时间即成了摆设,有的拔掉滴灌带(管),但继续使用输水主管道,成了“管灌”;有的则直接放弃不用,又恢复了沟灌。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管理不善。
在一开始筹办滴灌工程的时候,地方领导和群众往往积极性很高,多方筹资,四处备料,尽快施工安装。
一旦工程投入运行或应付上级检查过之后,一些地方领导便不再重视,没有及时组建基层专门技术管理机构,无人组织配套设备的供应,无人进行设备维修和养护等服务工作。
农民对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只能停止使用。
如滴灌对水质要求较高,不但需要配备质量较好的过滤器,还需要定期冲洗过滤网和滴灌带,若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滴灌带(管)的堵塞,导致出水量变小,灌水不均匀,甚至造成整个滴灌系统瘫痪。
另外许多工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参与建成的,产权不清,农民不但不爱惜,还可能进行人为破坏,这也是许多地方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
因此由于管理不善而搁置起来或废弃的工程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设计粗糙问题
有些村镇基层水利部门缺乏技术人员,滴灌工程得不到规范设计,只能模仿粗略设计或根本不设计,直接照搬别人模式,致使工程从设计上就存在诸多问题。
安装时往往又是组织临时队伍进行安装,故很难保证质量。
另外片面追求降低工程造价,往往设计选择低质、便宜的微灌设备或省却一些不该省却的设备,如调压设备、过滤器、施肥器等,导致系统配套性差;输水主管道设计太细,前后压差变化较大导致灌水不均;在较宽的畦面上只布置一条滴灌带(管),使灌水时
间太长,或水分分布不均。
或为搞样板工程,不考虑实际生产水平或经济效益,选用高档设备,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四、使用技术问题
许多工程建成之后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滴灌灌溉制度,仍沿用传统的灌溉制度,一次灌水量过大或灌水时间过长,灌水定额过大,与传统沟灌方式没有多少差别,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优越性。
另外目前大多数农民还习惯于手工追肥紧接灌水的传统,即使设计安装了施肥装置,也很少使用或不用,形同虚设。
对于滴溉的理解仅限于灌水任务上,由于基本上仍然使用固体颗粒肥料,并需事先溶解,不但增加了堵塞灌水器的机会,且由于施肥器一般容量较小,每次施肥量有限,在目前大多数菜农仍采用传统肥量的基础上,显然觉得太少,也太麻烦。
因此使用滴灌后,必须相应改变原有的灌水制度和施肥制度(包括肥料用量、施肥次数、施肥方式、肥料类型选择等),才能充分发挥出滴灌的优越性。
以上四点主要问题都是目前设施园艺配套滴灌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随着温室大棚在农村的发展普及,配套的管理和栽培技术也将得到成熟的发展,滴灌技术作为适用于设施园艺的节水灌溉技术,无疑应该受到重视,基层水利部门也应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把技术带进田间地头,让农民掌握。
附录—托普物联网简介
托普物联网是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项目。
浙江托普仪器是国内领先的农业仪器研发生产商,依据自身在农业领域的研发实力,和自主研发的配套设备,在农业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
托普物联网以客户需求为源头,结合现代农业科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GIS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竭诚为传统行业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产品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主要有:大田种植智能解决方案、畜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食品安全溯源解决方案、食用菌种植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水产养殖管理解决方案、温室大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等。
托普物联网三大系统产品
我们知道物联网主要包括三大层次,即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因此托普物联网产品主要以这三个层次延伸,涵盖了感知系统(环境监测传感设备)、传输系统(数据传输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终端智能控制平台。
)
托普物联网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托普物联网依据自身研发优势,开发了多种模块化智能集成系统。
1、传感模块:即环境传感监测系统。
它依据各类传感设备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完成对异地园区所需数据监测的功能。
2、终端模块:即终端智能控制系统。
它可以完成整个园区或远程控制异地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开启风机,自动补光及遮阳,自动卷帘,自动开窗关窗,自动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各类农业生产所需的自动控制。
3、视频监控模块: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
主要是通过监控中心实时得到植物生长信息,在监控中心或异地互联网上既可随时看到作物的实时生长状况。
4、预警模块:即远程植保预警系统。
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短信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进行预警。
5、溯源模块:即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
该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培育阶段、生长阶段、收获阶段等对作物生长环境、喷药施肥情况、病虫害状况等实施实时信息自动记录,有据可查,在储藏、运输、销售阶段采用二维码或者RFID射频技术对各个阶段数据记录,这样就能实现消费者拿到农产品时通过终端设备或网络就能查看到各类信息,才能放心食用。
6、作业模块:即中央控制室。
可通过总控室对整个区域情况进行监测,包括各个区域采集点参数、控制作业状态、实时视频图像、施肥喷药状况、报警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