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认识1单元

圆的认识1单元

圆的认识1单元
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圆的认识
本单元的相关概念:
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圆周率。

圆心: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圆周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值,就是圆周率。

d2 公式:d=2r(或r=) C=2r C=d S= ,,,r2

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特点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圆有
无数条半径。

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圆有无数条直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教科书2、3、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
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 会用圆规画圆。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
活中的简单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难点:
(1) 认识到“在同圆和等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2) 会用圆规画圆。

知识点: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
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会用圆规画圆。

(3) 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会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
活中的简单现象。

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
铺垫知识:在学习圆的认识前,在学生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
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这是
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后续知识:关于圆的认识,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以此为基础
后续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圆锥的
体积。

为以后学习集合做准备。

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可用得最多的思想方法有建模、极限、集合、归纳、
推理、分析等方法。

本节课用到的社会常识:(1)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2)篝火晚会人们为什么排成圆形,
(3)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车轴为什么安在圆心, 练习设计:了解圆的特征。

1、教材第3页“认一认”。

设计目的:通过直观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解题方法:连接圆形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
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2、教材画一画、想一想
设计目的:在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圆规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与半径、直径与直径的关系,并且感受到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
位置和圆的大小的作用。

补充练习:
一、填空题: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

( )决定圆的位置;( )
决定圆的大小。

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2、通过( )并且( )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

3、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 ),用字母( )表示。

4、连接圆心和( )任意一点地( )叫做半径。

5、圆的半径又( )条,圆的直径有( )。

6、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 )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 )。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

8、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 )最长。

9、在一个长8分米、宽4.8分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

1、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 )
2、直径总比半径长。

( )
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 )
4、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

( )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6、在同圆中,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 )
三、练一练。

按要求画图,并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半径是1.5厘米的圆。

2、直径是2厘米的圆。

3、以P点为圆心,并分别画出圆的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P
圆的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目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因为,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预测学生情况:
在学习圆的认识前,在学生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
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圆是生活中最优美的图形,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比如:圆桌、水的涟漪、北师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
光环等,正是由于圆的存在,人类早就开始研究圆。

教材中列出了《墨经》的记载,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对圆的认识进行系统学习,是比较轻松的,但学生在画圆时,自主探索画圆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注意把握这一部分的教学,使教学根扎实,落到实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