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肿瘤的诊断
良性
中间型
恶性
良性骨骨骨样母瘤骨细侵瘤胞袭瘤性骨母细胞恶瘤性骨骨母肉细瘤胞瘤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良性
软骨瘤 骨软骨瘤 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粘液纤维瘤
恶性
软骨肉瘤 恶性软骨母细胞瘤
骨 组
软骨母细胞瘤
软骨肉瘤
织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性质
来源
纤 维 组 织 附 属脉 组管 织神 经
脂 肪
良性
恶性
骨化纤维瘤 纤维肉瘤 非骨化纤维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血管球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血管内皮瘤 血管外皮瘤 血管肉瘤
恶性神经鞘瘤 恶性神经纤维瘤
脂肪瘤 脂肪肉瘤
良、恶之间 脊索瘤
报告内容
▪ 病变部位大小 ▪ 病灶数目 ▪ 肿瘤边缘 ▪ 骨质改变
▪ 有无骨膜反应 ▪ 有无增生 ▪ 软组织变化 ▪ 临近骨情况
注意基本病变
1、骨破坏方式(地图样,虫蚀样,弥漫性) 2、病变的大小,形状及边界 3、肿瘤有无钙化和骨化等情况 4、病变内外骨小梁情况 5、骨皮质情况(侵袭,穿透,扩展) 6、骨膜反应 7、软组织肿块 8、病变在骨中分布(位置,断面)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良 性恶 性 中 间 型 纤维肉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脂肪肉瘤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淋巴肉瘤
脂肪成瘤纤维性细胞恶瘤性间叶瘤
骨化性纤维瘤
横纹肌肉瘤
平滑肌肉瘤
未分化瘤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尤因肉瘤 神经外胚瘤 非霍杰金淋巴瘤
骨髓瘤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良性
中间型
恶性
血管瘤 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肉瘤 血管球瘤血管外皮恶细性胞血瘤管外皮细胞瘤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潜在恶性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恶性
常见骨肿瘤的诊断
▪ 定义
凡是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 不论是原发性、继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均统称为骨 肿瘤
arise from bone, cartilage, fat, fibrous tissue or endothelium; including primary, secondary or metastatic
骨膜骨化的放射性骨针:日光射线型
骨膜骨化的放射性骨针:立发型(尤文肉瘤)
➢本--琼氏蛋白 ➢嗜伊红细胞 ➢碱性磷酸酶 ➢白细胞计数
骨肿瘤生化测定
溶骨性病损-可有血钙升高 成骨性肿瘤-可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
前列腺癌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 浆细胞骨髓瘤-尿Bence-Jones蛋白阳性
骨肿瘤病理检查
骨肿瘤分类意义
反应骨肿瘤的认识水平 提供统一的诊断依据 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和预后 的分析评估
发病情况 1. 发病率:1.098/10万 10万/国·年
55.7% 5.4%
11.2% 29.7%
良性 肿瘤样病变 恶性 转移性
骨肿瘤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转移性肿瘤
骨 肿 瘤 与 发 病 部 位 的 关 系
性质 来源
良性
恶性
骨
髓 附
属
未分化网状细胞肉瘤 (Ewing 氏瘤)
骨原发性网状细胞肉 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组
织
滑 滑膜瘤
膜 滑膜软骨瘤病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骨肿瘤
起源
基附 本属 组组 织织
性质
特殊
良 恶 低度
瘤
样
病
性 性 高度
变
骨肿瘤
良性
骨瘤 骨软骨瘤
过度
巨细胞瘤
恶性
原发 转移
切开活检 切取式 切除式 穿刺活检
活组织检查
冰冻切片 常规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
良、恶性骨肿瘤区别
疼痛 生长 表面 X线
血沉、AKP 发热、消瘦 肺转移
良性
无/轻 慢
无明显变化
膨胀性生长 边缘清
无骨膜反应 无软组织肿块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良性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恶性
脊索瘤 成釉细胞瘤 恶性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肉瘤
骨转移癌
性质 来源
良性
恶性 良、恶之间
骨瘤
骨 基 本
骨 组 织
骨旁骨瘤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骨肉瘤
骨巨细胞瘤
骨旁骨肉瘤
组
骨软骨瘤
织 肿 瘤
软 软骨病
“三结合” 原则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病理检查 实验室
骨肿瘤临床表现
疼痛、压痛 肿胀 肿块
功能障碍 压迫、梗阻
X 线片 CT及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等, 初步判断良、恶性
2、区分原发或转移,筛选检查 3、确定分期,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目录
▪ 骨肿瘤一般概念
分类(方法,意义) 诊断(三结合)
临床 影像 病理 治疗 (分期,原则,方法)
▪ 常见骨肿瘤影像诊断
骨肿瘤分类
1864年,Virchow,细胞学分类
肉瘤
梭形 圆形 巨细胞形
骨肿瘤分类
1920年,Codman,Ewing,Bloodgood 成骨肉瘤 内皮瘤 骨髓瘤
骨肿瘤分类
1972年,WHO分类
基于组织学标准、来源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骨肿瘤分类
1983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WHO改良分类
骨形成肿瘤 软骨形成肿瘤 骨巨细胞瘤 骨髓肿瘤 血管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肿瘤 其他肿瘤
皮质病变与髓腔病变的比较
地图样骨破坏
虫蚀样骨破坏
弥漫性骨质破坏
基 质 钙 化
骨小梁形成
骨小梁形成“灯芯绒” --血管瘤
粗糙的骨小梁
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
骨 扩 展
动脉瘤性骨囊肿
骨膜形成的隆起--单纯性骨囊肿
单层骨膜骨化--肥厚性骨关节病
多层骨膜骨化(洋葱皮样)
Codman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