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表现为虫蚀状或渗透性骨质破坏的肿瘤、瘤样病变
年龄
良性: 嗜酸性肉眼肿 化脓性骨髓炎 恶性:
神经母细胞瘤(等)骨转移 白血病 尤文肉瘤、PNET 骨肉瘤 淋巴瘤 骨髓瘤
5~15岁 任何年龄
5岁以下 10岁以下 5~20岁 10~25岁 >20岁 >40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 现 为 虫 蚀 状 或 渗 透 性 骨 质 破 坏 的 肿 瘤
骨骺: 软骨母细胞瘤、骨脓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0岁以上骨肿瘤好发部位
骨干: 转移瘤、骨髓瘤、淋巴瘤
干骺端:转移瘤、骨髓瘤、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甲旁亢棕色瘤
骨骺: 巨细胞瘤、骨脓肿、退变性软骨下骨囊肿
横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心性:单纯性骨囊肿、内生软骨瘤
骨纤、嗜酸性肉芽肿
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骨纤维发育异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恶性:尤文肉瘤,骨肉瘤,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以及少见的横纹肌样肉瘤、视网 膜母细胞瘤、何杰金淋巴瘤的骨转移
5岁以下骨恶性肿瘤多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
1.地图样骨质破坏
C:局限性病灶,边缘模糊→侵袭性病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骨髓腔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并有多层骨膜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渗透性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弥漫性小斑点状骨质破坏,病灶无明确边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软骨基质钙化
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继发于骨软骨瘤)
肋骨软骨肉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骨样基质的骨化
斑片致密骨化
云层状骨化 象牙样骨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骨样基质的骨化
骨肉瘤
骨样骨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是否膨胀性生长?
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的肿瘤、瘤样病变
转移性肿瘤,骨髓瘤,脊索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联系改正。
二、定准病灶位置
1.病灶在哪一个或几个骨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 见 骨 肿 瘤 全 身 分 布 情 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病灶在骨骼的哪个位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40岁
良性: 骨巨细胞瘤,内生软骨瘤
软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恶性: 骨肉瘤,骨纤维肉瘤 造釉细胞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0岁以上
良性:畸形性骨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恶性:软骨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继发性骨肉瘤,非何杰金淋巴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看清影像特征
(一)病灶边缘 (二)病灶密度 (三)骨膜反应 (四)周围软组织 (五)单发或多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病灶边缘
骨质破坏的三种类型
{ 1.地图样骨质破坏:
A:边缘清楚、锐利、硬化→非侵袭性 B:边缘清楚、无硬化→非/侵袭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病 灶 边 缘 清 楚 的 骨 肿 瘤、 瘤 样 病 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病灶密度
1.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 2.囊性、实性或囊实性 3.有无钙化、骨化 4.是否膨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成骨、硬化性病变
骨肉瘤
骨肉瘤 骨纤 嗜酸性肉芽肿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平片最具有诊断价值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从年龄入手
绝大多数骨肿瘤好发于某个特定年龄段, 病人的年龄是最重要的临床线索!
基本上可分为3个年龄段 20岁以下; 20-40岁; 40岁以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岁以下
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样骨瘤,
C:边缘不清、无硬化→侵袭性
2.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3.渗透性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地图样骨质破坏
A:边缘清楚锐利、有硬化→良性病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地图样骨质破坏
B:边缘清楚锐利、无硬化→非/弱侵袭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良性
恶性
动脉瘤样骨囊肿 非骨化性纤维瘤 软骨粘液性纤维瘤 甲旁亢棕色瘤 血友病性假瘤
转移瘤(肾癌、甲状腺癌) 浆细胞瘤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
内生软骨瘤 骨样骨瘤 骨岛 皮质旁骨肉瘤 愈合病灶
转移瘤 骨岛
感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钙化或骨化
软骨性基质:钙化 骨性基质:骨化、瘤骨形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软骨基质钙化:斑点状
棉絮样 环状、弓状
内生软骨瘤,斑点状及弓状钙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骨肿瘤并不多见,恶性骨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 瘤的1%
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不 仅能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近骨骼和 软组织的改变,对多数病例还能判断其为良性 或恶性、原发性或转移性
正确的诊断有赖于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的综合分析,最后还需同病理检查结合才 能确定
纵向:骨干、干骺端或骨骺(骨端) 横向:中心性或偏心性,皮质或皮质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骨 干 干 骺 端 骨 骺 ( 骨 端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0岁以下骨肿瘤好发部位
骨干: 尤文肉瘤, 单纯骨囊肿、
骨纤 、嗜酸性肉芽肿 内生软骨瘤 、骨母细胞瘤
干骺端:骨肉瘤、骨软骨瘤、单纯骨囊肿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内生软骨瘤 骨样骨瘤、非骨化性纤维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偏心性:骨肉瘤、巨细胞瘤
动脉瘤样骨囊肿 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皮质、皮质旁:骨样骨瘤
骨软骨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年龄+病灶部位=鉴别诊断范围↓
青少年+骨骺病灶=? 软骨母细胞瘤 青壮年+骨骺病灶=? 骨巨细胞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