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任务和原则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任务和原则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
•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来的。 •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 •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 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
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等,去促进 幼儿的发展。
作业:
课本第25页 1、第二题第一小题 2、第三题第二、三小题 3、第四题第一小题

第二节 幼儿园的任务
深入思考: 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 标?当前影响幼儿园培养目标实现的因素 有哪些?对幼儿园教师有何要求?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人的同意的质量要求。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
国家队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 育机构同意的指导思想。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 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 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树立正确的为家长服务的宗旨,将进一步促使幼儿园的各项教育工作、各种教 育活动的贯彻落实。
二、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 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 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三、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是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教育 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园 教育目标、任务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在总
(四)幼儿园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的意义
1、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制定教育工作计划要将长远的教育目标落实在具体的教育阶段中,使教师的工作合乎 眼前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着眼于未来人的培养,既要有教育的长远目标,又要 有教育的近期目标,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保证教育工作全面系统地进行。 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既要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全,增进儿童的健康,又要发展儿童 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品德行为习惯。任务是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 制定好一个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工作计划,可避免或减少教育工作偏差。 3、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配合。 教育工作计划中,应周密、细地安排好各项教育的协同关系,以便依据计划调节教育 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使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协调、圆满地完成。 4、使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好动、发展变化快,每个儿童有各具特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计划,如能正确反映儿童上述特点,则可减少教育过程的 盲目性、刻板性和千篇一律,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幼儿教育是社会福利事业,幼儿园承担着为生产、社会、家长服务的职能。 因此,方便家长参加工作、学习这个思想不能动摇。幼儿园应努力做到减轻家 长在教育、保育幼儿方面的负担,使他们安心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 做贡献。而要真正达到解除家长后顾之忧的目的,幼儿园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
量,切实保证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生动活泼、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的任务作 了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 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 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 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 供便利条件。
一、幼儿园具有双重任务
(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 (二)幼儿园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六)幼儿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
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
要求: 1、教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
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2、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教 育 目 的
《幼儿园工 作规程》所 表述的幼儿 园保育、教 育目标就属 于这一层次。 它既体现了国 家对幼儿园教 育的一般要求, 又具有本园的 特色。
是我国各级各类教 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 的目标
即幼儿教育阶段目 标。
各个幼儿园具体教 育的目标
是每个幼儿园根据 国家对幼儿教育的 要求,结合本园的 具体情况制定的。
(五)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每一学年的教育 目标
按时间的范围 划分 1、教育目标 分解的方法要 恰当
按教育目标指 导的范围划分
2、学期教育目标
3、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 标
4、幼儿园一日活动、一个 活动或一节课的教育目标
本园的教育目标;指导一个班 级的教育目标;指导不同活动 组的教育目标;指导每个个体 的教育目标,即根据每个幼儿 发展的情况确定目标。
结了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幼儿园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教育的一般原则,是幼儿园、小学、中学
教师均应遵循的,它反映了教育对所有教育者的一般 要求; 另一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根据幼儿园 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幼儿园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 求。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教育的一般原则 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对 象的发展方向。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基本活动是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其出现频 率最高,对人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那 一年龄阶段的活动。 如: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去学校学习是最基本活动; 对成人来说,工作、劳动是最基本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1、教育的活动性 P22 2、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四)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四、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
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 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 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五)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含义: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要根据每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 1、促进和引导每一位幼儿的进步。使每位幼儿都能实 现最佳发展。 2、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儿童。 3、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应难度递增。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5、因材施教。 6、多样化和纵向的教育评价。
*
课本第24~25页练习题
• 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 过程。 2、幼儿身心发展 • 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的特点和可能性
• 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 • 教育是要把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到下一代, 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 3、社会发展的客 • 不同的社会、阶段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 • 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观要求
2、教育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涵盖面要全面
• 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层层具体化的过程,它由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 • 不论分解到哪一层次,都要保证教育目标的整体结构不受损害,其内 容的涵盖面一定要全面,即包括幼儿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方面 的全部内容。
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 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由若干不同的阶段来完成。 • 每个阶段性目标之间要互相衔接,体现幼儿心理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 性;同时,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之间要协 调一致,以保证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朝总目标前进一步,都成为 实现上层目标的有效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