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普通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功能固着性
答:功能固着性使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功能上认识它。
2.信号检测论
答:信号检测论是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它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的过程,一是最初的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二是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3.长时记忆
答: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维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4.不随意注意
答: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语言的几种特征。
答: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2 简述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答:所有儿童都要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四个有序的但不是连贯的阶段,分别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3 举例说明两种人格评价方法。
答:测验法,例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投射法,例如主题统觉测验。
4 简述当代心理学的生物学观点。
答:一般假设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都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解释;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
(可以从对人性的假设、对行为决定的看法、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阐述生物学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评述早期的情绪产生理论。
答:①詹姆斯兰格理论。
基本观点:强调情绪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评价: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的作用。
②坎农-巴德学说。
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③简单比较早期情绪产生理论与后来的情绪认知理论的不同,找到早期理论中共同点和不足点。
2 任选两种动机的认知理论进行论述。
答:1)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
托尔曼(To l man ,1932) 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
如看见闪电,就期待雷声,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
期待(expectancy) 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 attribution) 。
海德 (Heider , 1958) 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
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
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 (focus of control) 的概念,并把人分为“ 内控型” 和“ 外控型” 。
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 (Rotter , 1966) 。
韦纳 (Weiner , 1971)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
自我功效理论;
3)成就目标理论:具有取得成功或实现一个渴望的目标倾向性或内部动因。
作为个体的倾向性,它与个体的人格及人格如何影响特定环境下的动机状态有关。
也包含可被评价的任务定向行为,任务定向包含着优秀的标准,可以是个体自己设立或由外部强加。
最早可追溯到 H.A. 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
1957 年 J.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 , 认为人的成就行为由追求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决定 , 同时也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和任务的诱因价值。
D. 麦克里兰德认为一个国家国民成就动机的高低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
当代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看个体的信念、知觉对其成就行为的影响。
20 世纪印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D.P. 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者构成。
(任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