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碗扣式支架计算书

现浇板模板(碗扣式支撑)计算书本标段内K58+288(2-6m小桥)、K60+739(1-8m)小桥、K61+800(1-8m)小桥及6座涵洞的桥面板和涵洞盖板均采用现场浇筑施工,模板支撑采用Ф48mm碗扣式支架搭设,搭设结构为: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及1.5m,立杆纵距l y取0.9m,横距l x取0.9m。

为确保施工安全,现选择支架高度最高,荷载最大的K60+739(1-8m)小桥作为代表性结构物进行支架稳定性计算,以验证该类结构物碗扣式支架搭设方案是否安全可靠,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一、综合说明K60+739(1-8m)小桥现浇板模板支架高度在4.96m范围内,按高度5m进行支架稳定性验算。

设计范围:K60+739小桥现浇板,长×宽=13.91m×6.38m,厚0.5m。

二、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5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 y 取0.9m,横距l x取0.9m。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碗扣支架布置图模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拼接,模板底部的采用双层10*10cm方木支撑,其中底模方木布设间距为0.3m;横向托梁方木布设间距0.9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Φ48 ×3.5钢管,钢管壁厚不小于3.5-0.025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不得发生破坏。

上碗扣、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螺母应采用铸钢制造,其材料性能应符合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模板支撑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方木→可调顶托→立杆→可调底托→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考虑,取模板长1m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

此时,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152/6=3.75×1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1 =0.3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包括板中钢筋自重):x2=0.5×25×1 =12.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3=1×1 =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4=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1 =(x1+x2)×1.2=(0.3+12.5)×1.2=15.36kN/m;q1 =(x3+x4)×1.4=(1+2)×1.4 =4.2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 c2+0.1q1l c2 = 0.08×15.36×0.32+0.1×4.2×0.32=0.147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 c2-0.117q1l c2= -0.1×15.36×0.32-0.117×4.2×0.32= -0.182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

M max=0.182kN·m;(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σ =0.182×106 /(3.75×104)=4.85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4.85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 m =13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 c+0.617q1l c=0.6×15.36×0.3+0.617×4.2×0.3=3.54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 =3×3540/(2×1000×18)=0.295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τ =0.295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4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模板惯性矩I=1000×153/12=2.81×105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f=0.677 (x1+x2+x3+x4)L4/100EI=0.677*15.8*10-3*3004 /100*6000*2.81*105=ν =0.513mm;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ν =0.513mm小于挠度设计值[v]=L/400=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根据第一节荷载分析,恒载g2和活载q2按线性比取值,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2 = g1*0.3=15.36*0.3=4.608kN/m;q2= q1*0.3=4.2 *0.3=1.26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 max= -0.1×g2×la2-0.117×q2×la2= -0.1×4.608×0.92-0.117×1.26×0.92=-0.492kN·m;(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100×1002/6=16.666×104 mm3;σ =0.492×106/(16.666×104)=2.952N/mm2;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2.952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m2,满足要求。

(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 a+0.617q2l a=0.6×4.608×0.9+0.617×1.26×0.9=3.19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 =0.478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 =0.478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9N/mm2满足要求。

(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E=9000 N/mm2;方木惯性矩I=100×1003/12=8.333×106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ν=0.677*(x1+x2+x3+x4)*L4/(100×E×I)=0.935 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 =0.935mm 小于挠度设计值[v] =900/400= 2.25mm ,满足要求。

(三)托梁受力验算根据JGJ130-2001,板底托梁按二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材料自重:0.0384kN/m;方木所传集中荷载:取中间区段单根方木线荷载为q=0.9*(g1+q1)=0.9*(15.36+4.2)=17.6KN/m(2)强度与刚度验算托梁采用:木方: 100×100mm;方木截面抵抗矩W=bh2/6=100×1002/6=16.666×104 mm3方木弹性模量E=9000 N/mm2;方木惯性矩I=100×1003/12=8.333×106 mm4;方木跨中最大弯矩M=0.125qL2=0.125*17.6*0.92=1.782KN·m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根据公式:得σ=1.782*106/16.666*104=10.6N/mm2托梁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 =10.6N/mm2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13N/mm2,满足要求。

⑶托梁方木抗剪强度验算方木中点处剪力Q=0.625qL=0.625*17.6*0.9=9.9 kN,则最大剪应力为:τ=3Q/2bh=3*9.9/2*100*100=1.485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 =1.485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v=1.9N/mm2满足要求。

⑷托梁方木挠度验算ν=0.677*q*L4/(100×E×I)=1.042 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 =1.042mm < 挠度设计值[v] =900/400= 2.25mm ,满足要求。

(三)碗口支架受力验算碗扣支架立杆的截面特性,外径D=48mm,壁厚t=3.5mm,截面积A=489mm2 ,惯性矩I=121900 mm4,抵抗距W=5080 mm3,回转半径i=15.78mm,抗弯设计强度f m=205 N/mm2。

每根立杆所承受荷载按其支撑面积计算,即P1=Lx*Ly*(g1+q1)=0.9*0.9*(15.36+4.2)=15.84KN支架高度按最大高度5m计算,根据规范要求,支架自重按支架高度乘以0.15KN/m 计算,可得单根支架自重:P2=0.15*5=0.75KN/m单根钢管所受最大荷载:N= P1+ P2=16.59KN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N/A=16.59*103N/489mm2=33.93 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抗压和抗拉强度设计值f m=205 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33.93 N/mm2小于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f m=205 N/mm2,满足要求!(四)立杆稳定性验算立杆计算简图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

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为:N= P1+ P2=16.59KN(2)立杆稳定性验算。

按下式验算N/φA≤f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按《规程》附录C采用;A --立杆的截面面积,取489 mm2;f—钢材强度设计值,取f=205N/mm2;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l0=h+2a=1.2+2×0.1=1.4m;则支架长细比为:λ=l0/i=1400/15.78=88.71,根据钢管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表查得:φ=0.667σ =1.05×N/(φA)=1.05×16.59×103 /(0.667×489)=53.4N/mm2;立杆的受压强度计算值σ =53.4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N/mm2,满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