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 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目的:设计CO2的制取装置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实验器材: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 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1、思考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2、选择P111上提供的仪器设计出制取CO2的装置,并相互讨论、 交流,选出最佳装置。
实验名称4:分子运动实验现象的探究 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滤纸条、棉花、酚酞溶液、浓氨水 实验过程:1、在一张滤纸条上滴几滴酚酞溶液,把滤纸条放入试管 中。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将试管平放于实验桌上。3、往棉花上滴 数滴浓氨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滤纸条,由外到里逐渐出现一个一个红点 分析及结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断运动,进入到试管中,与滤纸 条上的酚酞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红色物质。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 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 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 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 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
实验名称7: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过程: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 CuSO4溶液,准备3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 m2。 实验现象:1、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 层红色粉末。2、m1=36g m2=36g 分析及结论:烧杯中发生反应: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实验名称:实验室制取CO2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 木条 实验过程: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 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过程: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 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 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 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 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 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①水温是 20 ℃。
约20 mL,用温度计量出水的温②氯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20 ℃。
度。
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是 12 ℃。
3.用药匙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31℃。 ③硝酸铵溶解要吸热,氢氧化钠溶
实验名称5:水的净化 ------ 过滤操作 实验目的: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过程:1、在A、B、C 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2、往 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3、准备过滤 器。4、过滤A得到滤液D。5、比较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实验现象:1、加入明矾静置后,A、B变得比C更澄清。2、过滤后,D 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D、B、C。 分析及结论: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 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 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
实验名称6: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锥形瓶、天平、酒精灯、玻璃管、小气球、白磷 实验过程: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比较
1、在玻璃管的一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将玻璃管插入胶塞中。 2、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一小粒白磷,塞上胶塞使玻璃管 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3、将该装置放于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4、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放回瓶中,塞紧胶塞,将 白磷引燃。 5、冷却后又放回天平上。 实验现象:引燃白磷后,瓶内充满大量白烟,小气球膨胀,冷却放回天 平后,天平依然平衡。 分析及结论:瓶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 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实验名9称:制作简易灭火器 原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器材:可乐瓶、塑料管、小试管、碳酸钠溶液、浓HCl。 步骤:1、装置好仪器、药品。2、使用时倒立瓶口。 结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建议:两种溶液在灭火器便用前是分离的,使用时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在 一起。
实验名称10: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原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器材:集气瓶、植物叶或果皮、502气体、水、锌粒、镁条、石灰石。 步骤:1、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瞒502的休气瓶各加少量水。 2、分别将植物叶、镁条或者锌粒、大理石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观 察。 实验现象:装水集气瓶中无明显实验现象,二氧化硫加水集气瓶中植物 叶(或者果皮)变黄,镁条(锌)、大理石溶解,有气泡放出。 结论:酸雨对植物、大理石等有腐蚀破坏作用。
3、用燃着的木条放于试管口。4、用稀H2SO4代替稀HCl重作以上 实验。 实验现象:1、第1支试管反应最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 第2支试管反 应适中,气泡较多。
第3支试管反应较慢,气泡较小。 第4支无任何实验现象。 2、点火后,可见前3支试管口瞬间出现浅蓝色火焰。 分析及结论:1、Mg+2HCl=MgCl2+H2↑ Fe+2HCl=FeCl=FeCl2+H2↑ Zn+2HCl=ZnCl2+H2↑ Cu与稀HCl,稀H2SO4不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 Cu。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 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实验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2.在有盐的 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名称12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用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药品 烧杯(100 mL)3个、玻璃棒1支,温度计1支,药 匙、洁净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蒸馏水(装于细口 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温度计的烧杯(200 mL)、盛放废弃物的大 烧杯。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 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 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 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1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目的:掌握配制某6%溶液的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50ml)、细口瓶、食盐 实验过程:1、计算:算出配制50g,6%的NaCl溶液中NaCl和H2O的质 量。
2、称量,溶解:用天平称出所需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
需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搅拌。
讨论的结果是最佳装置有两种,分别应包括以下仪器:
①试管、导管、集气瓶。 ②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3、制取并检验CO2 实验现象: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缩小甚 至会消失。2、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1、实验室制取气体应先考虑①选择适当的反应。②反应 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③用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收集气体。2、大理 石与盐酸发生的反应是:CaCO3+2HCl=CaCl2+CO2↑+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到3 解要放热。 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
体溶解。
4. 再用温度计量出溶质溶解后 溶液的温度,向教师报告实验结
果并得出结论。
5. 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实验名称13: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实验目的:1、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 实验器材:试管4支、小木条、稀HCl、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 H2SO4 实验过程:1、分别在4支试管中装入5ml稀盐酸。2、分别投入少量的 Mg、Zn、Fe、Cu。
下册 实验名称11: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目的: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对铁生锈条件的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过程: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2.用电吹风将A 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 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3.在B瓶内装入一 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 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 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 与外部空气接触。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 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 与外部空气接触。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